新时代高校音乐类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目标与策略

2023-09-03 07:54师会娟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课程思政

摘  要: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高水平音乐人才的重要手段,高校音乐专业是分化和深化音乐人才培养的教育根基,高校各类音乐课程是优化音乐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音乐教育目标的核心条件和必要路径。文章基于4953份“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系统分析了高校音乐类课程思政建设“四重四轻”的现状特征和突出问题,以培养新时代“德艺双馨音乐人才”为根本任务,从双育共进、守正创新、文化浸润、师生共享四个核心维度,探寻协同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效融合的支撑维度,立体构建音乐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基于构建的音乐课程思政四个目标,分层分类设计五条具体实施策略,为推动新时代音乐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音乐育人;双育共进;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7-0026-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超星尔雅集团公司2021—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高校音乐类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容研究——以声乐表演为例”(课题编号:CQGJ21A034);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推进高校声乐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教学策略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B2021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师会娟(1984—),女,硕士,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与学术。

高校是培养新时代高质量人才的主阵地,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和使命。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心理素质差等教育问题亟待解决。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石”。音乐具有反映现实生活、艺术审美、文化传承、休闲娱乐以及宣传教育等多重功能。如何突破音乐课程学科局限,把思政价值贯穿到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文件为高校音乐类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方向和任务。

一、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新时代高校音乐类课程思政建设是解决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立德树人”根本问题的唯一途径。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深化思政课程改革政策的推动下,各高校实施了音乐课程思政的大胆尝试, “不论在认识上、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1-2]。 然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3],必须注重“音乐艺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4],下列四个方面的现实问题是设计与实施音乐类课程思政目标的基点:一是高校师生对音乐类课程思政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和隐形渗透力重视不够;二是音乐类课程思政体系的理论研究不足,课程思政的目标不清晰、内容不具体和实施策略不足;三是音乐课程与思政课程缺少有效融合路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脱节现象严重;四是音乐类课程思政的支撑维度亟待构建,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为深入调查高校音乐教育现状,本研究团队制作了“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问卷”,通过对回收的4953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当前我国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重音乐智育、轻音乐德育”“重知识技能、轻情感体验”“重专业提升、轻文化价值”“重知识传输、轻审美引领”的“四重四轻”现象;二是音乐专业学生受其惯性思维、学习模式影响,引发求知欲低、好奇心弱、缺乏激情等不良学习心理,并最终导致音乐文化积淀不够,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创新程度不足;三是目前高校音乐教育大多以西方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为主,导致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认同感偏低,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意识不强。

目前,高校音乐专业存在的这些现象和教育问题,既是音乐教育中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更是构建新时代高校音乐类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音乐类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基于目前音乐类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特征,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德艺双馨”音乐人才为课程核心,从双育共进、守正创新、文化浸润、师生共享四个核心维度,协同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效融合,分层分类设计音乐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见图1)。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双育共进:德育美育协同推进是音乐类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推进落实学校音乐美育的重要政策依据。在音乐类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始终把培养“德艺双馨音乐人才”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德育美育协同共进的教育理念,协同规划、分类设计、全面落实新的课程目标,高校应遵循以下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德育艺术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理想信念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音乐人才培养目标;二是美育思政化构建以美育人、思想育人、文化育人的“大美育”课程思政体系,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审美素养的高素质音乐人才;三是“双育”共进自觉化培养学生借助音乐表演灵活的艺术形式,传播中国优秀音乐文化,最终达到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创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材设计、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素质、实施路径等建设内容[5]。

(二)守正创新:着力破解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难题

立足音乐类专业课程的艺术性、审美性、实践性、人文性优势,以师生互动的活态教学过程为载体,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课程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哲理性内容,采取多重教学策略、设计互动环节、注重课堂创新的课程思政设计,协同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机融合。全方位夯实音乐类课程思政的“守正创新”目标,需從以下三方面发力:一是以思政案例设计为策略,有效提升教学技能;二是结合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爱岗敬业和工匠精神,既突出育人价值,又“润物无声”;三是在音乐类学生见习、实习及毕业音乐会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

(三)文化浸润:深挖专业课思政元素,把文化传承融入音乐课堂

音乐巨大的社会传播力和强大的文化浸润性是新时代音乐课程思政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力。音乐是特定社会的文化产物,音乐传播天然携带文化基因。音乐的核心特质是审美情境下的情感浸润[6],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美育效应[7]。音乐教育教学中,创设情景交融式的审美鉴赏,诱发沉浸式的审美共情,引导青少年对特定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情绪进行识别与体验,有利于形成音乐教学风气的良性循环。音乐专业教学中,立足中国民族音乐,尤其是传统礼乐,挖掘“移风易俗,莫善于乐”[8]的德育价值,明晰中外音乐的文化浸润性,可以使学生在吸收和学习外国音乐文化艺术时能够明辨和判断国外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自觉抵制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言行,增强中国音乐文化自信意识和爱国精神,铸牢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师生共享:铸牢民族音乐认同意识,融入音乐育人全过程

高校师生是落实高校音乐课程思政目标,贯彻“双育共进”理念的唯一力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贯彻实施音乐课程思政目标的引领作用,构建师生共建共享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对教师自身而言,建立音乐课程思政监督机构,采取定期培训、常态督查、学术研讨、经验总结、案例分享等形式,优化完善师生共享督促机制。一是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课程思政”的思维自觉;二是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大纲、教案编写、教学实施等音乐教育全过程。对待学生方面,教师应树立“德艺双馨”的使命意识,以双育共进为核心,多维度和多基点深挖音乐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元素。一是建立奖励机制,增强学生对“双育共进”目标的认同意识,引导学生自觉自发地探寻传承创新音乐艺术的新形式新路径;二是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把音乐专业知识技能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和创新赋能。

三、高校音乐类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策略

音乐课程思政需以音乐课堂为育人主渠道,着力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既要培养“德艺双馨”的音乐人才,更要实现知识传输与立德树人的协同发展。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推进高校音乐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实施策略是完善音乐人才培养,实现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具体的实施策略有:

(一)以教师为核心,推进双育共进,构建复合型育人共同体

教师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核心,更是高校“德才兼备”音乐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音乐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深度、重视程度以及“终生学习”思维的养成,直接决定着高校音乐类思政课程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施。必须采取“引导+考核+奖惩”的研修模式,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思政认同与思政自觉,把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自觉落实到教学大纲、教案编写、教学实施过程中。从思政教育的源头出发,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将音乐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思政教育作为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和专业进步的基石,以“双育共进”为核心,对课堂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后续优化,始终将思政教育引入课堂,达到育人和育才的统一。

(二)深挖思政元素,协同构建全时空育人新格局

首先,以美育为核心,多维度多基点挖掘音乐专业教学内容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挖掘国家大德、社会公德和公民美德等思政元素;最后,发挥地域文化、校园文化和学科文化等育人功能,打造全时空育人文化環境。例如结合专业学习组织学生深入基层社区、文教卫生单位、城镇农村等,通过演唱为扶贫攻坚助力,把爱国、爱党、爱家、歌颂美好生活的主旋律奉献给基层百姓,用朴实真挚的歌声传达真善美的感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真正发挥出音乐演唱的全方位育人功能。联合音乐艺术团体及企业,让社会舞台成为思政教育的平台。通过“沉浸式”互动教学,开展“音乐厅里的思政课”;深入工厂、社区、乡村等开展艺术实践,讴歌新时代。

(三)优化教学设计,推进多元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建设

重视创新音乐课程思政教材设计,保证教材的深度和适切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讴歌新时代为主线,设计、编写新时代“音乐类课程思政”系列教材。引入具有思政元素的红色音乐、经典歌曲、优秀民族音乐、时事热点歌曲等,使音乐教学在“活水源头”中找寻专业育才与思想育人的契合点。可构建常态化“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教育学教师+校外专家+学生”组成的教材开发组,采用科学分工与协作模式推进教材建设;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注重校本教材开发,加强数字化教材、网络化教材等立体化、新型化等精品教材体系的协同建设。

(四)以现代科技为手段,构建多元立体的育人新模式

当代大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智能化、数字化是现代科技的显著特性。注重学生的成长环境,基于“双育共进”的育人目标,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多元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新模式是落实音乐类课程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音乐类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发挥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优势和学术积累,熟练利用慕课、微课等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引入新型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网络资源、微信平台等延伸音乐课堂,多渠道、多手段、多途径地将具体生动的音画形象与课程思政融入音乐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

(五)注重教学反馈,构建综合性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课堂和课程反馈是检验和评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落实情况的重要环节。发挥教师、学生的互动优势,建立“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教学反馈评价机制,为综合构建教学评价体系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设计。具体教学反馈途径有三种:一是对教师教学采用同行评价、自评、学生评价相结合方式;二是对学生学习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是注重社会实践音乐会、专题音乐会等多元化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全面测评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四、结语

基于当前高校音乐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特征和突出教育问题,坚定不移地贯彻“双育共进”“守正创新”“文化浸润”“师生共享”四个目标,是推进音乐类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支撑。抓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层分类实施五个具体路径,是培养“德艺双馨”音乐人才的重要抓手。

唯有立足新时代中国音乐教育实际,不断探寻高校音乐类课程思政的新格局新模式,才是优化音乐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立足新时代音乐教育的初心使命和内生转化,以培养“德艺双馨”音乐人才为核心,综合运用智能化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音乐教育的创生性发展,全方位多层次构建高校音乐教育新格局。

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中,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把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作为音乐课程思政的第一要务,协同推进美育和德育,使其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夯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文化强国赋能。

参考文献:

[1] 韩宪洲. 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与实践反思[J]. 中国高等教育,2021(23):20-22.

[2] 袁昊昱. 中国音乐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J]. 中国音乐,2021(02):158-163.

[3] 蒲清平,何丽玲.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J]. 思想教育研究,2022(01):109-114.

[4] 黄茜,刘旭光. 音乐艺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73-74.

[5] 郝文捷. “课程思政”背景下歐洲音乐史课程的教改探索[J]. 四川戏剧,2020(11):150-152.

[6] 刘潇林,郑茂平,石欣宇.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尚悲”的美育效应[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01):181-192.

[7] 刘潇林. 正念冥想影响音乐审美情绪加工的作用机制[D]. 重庆:西南大学,2021.

[8] 蔡仲德. 中国音乐美学史[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103.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