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家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2023-09-03 13:42钟柳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家训中的典范之作,钱氏家训内容涵盖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层面,对应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蕴含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义,充分蕴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容,是全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关键词:钱氏家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和根本,把握立足点和根本,也就是把握其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逻辑关系[2]。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钱氏家族素有“苏南望族”的称号,诞生了“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从家训家风中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钱氏家训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影响力和感召力。钱氏家族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与钱氏家族所秉承的家训不无关系。钱氏家训是钱家先祖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它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是值得每个中国人学习的宝贵精神遗产。

一、钱氏家训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十大报告一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进行了阐释,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中华传统文化,指中华民族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的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为传统的文化,主要是“在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文化,它具有宗法、封建等级制的烙印,但也包含人文价值的精华”[3]。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融汇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兵家文化、各家文化、佛家文化等,他们彼此间相互融合,共同铸就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逐步形成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在5000多年历史过程发展中,中华民族孕育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求同存异、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和精神实质,即核心要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决定了中国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

作为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家训典范,对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义,钱氏家训都有体现。钱氏家训国家篇提出“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义之“天下为公”的思想。现今,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都是“天下为公”主张的体现;钱氏家训国家篇提出“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社会篇“救灾周急,排难解”,均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义之“民为邦本”的思想。“民为邦本”与中国共产党坚持的“人民至上”的理念融为一体,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结合,也是中国取得一个个胜利的法宝之一。钱氏家训国家篇提出“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社会篇“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等体现为政以德;国家篇“进贤使能则国强”,体现“任人唯贤”;国家篇“交邻有道则国安”体现“亲仁善邻”;家庭篇“信交朋友,惠普乡邻”“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体现“讲信修睦”;国家篇“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体现“厚德载物”;个人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体现“天人合一”;个人篇“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家庭篇“子孙虽愚,诗书须读”,体现“自强不息”。社会篇“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体现“革故鼎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在钱氏家训中一一都有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一方面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深厚影响,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家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可以通过研读家训家风,充分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手册。

二、钱氏家训充分蕴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容

任何社会都要有与社会本质相适应、与社会形态相匹配的核心价值体系。自从20世纪50代中后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来,我国就开始了培育和塑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进程。从60年代开始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到80年代开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质上都是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大推进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優秀思想文化的现代继承和发扬,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4]。

钱氏家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其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层面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存在关联。钱氏家训国家篇提出“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提出了国家富强的策略;社会篇提出“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一定程度上提倡公众利益,发扬民主;家庭篇提出“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提出的“文明”“和谐”的写照;个人篇提出“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某种程度上反应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自由”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的基础上;国家篇提出“爱民如子,去蠹如仇”,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平等”的描述;社会篇提出“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公正”;国家篇提出“执法如山,守身如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法治”的写照。钱氏家训从个人修身到创造和谐家庭,安定社会以及建设富强国家,爱国思想贯穿其中;个人篇提出“持躬不可不谨严”,国家篇提出”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敬业”,对“敬业”提出了要求。社会篇提出“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提出的“诚信”的描绘;社会篇提出“救灾周急,排难解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友善”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因此,一方面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成为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家训家风是落实到每个具体的个体的重要载体。钱氏家训流传1000多年,其表达的思想和当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反映出泱泱中华民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三、钱氏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24字,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一方面要对其历史文化渊源进行溯源,另一方面也要对其本体进行分析,同时也要有接地气的典范,利于大众践行。家训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内核 [5]。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反复强调,“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文化传统尽管失去一些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东西,但是其精神内核和精华并没有失去,而是得到了更好地诠释、继承和创新[2]。我们必须遵循文化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传承性,珍惜和利用各个时代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构筑强大的价值体系和精神根基,“涵养”“滋养”和“营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曾多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代子孙。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继续发展依旧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孕育与形成,蕴含着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积淀着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滋养着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擘画出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核。纵观上下5000年中华文明,中华民族流传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传统。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伦理,强调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命运与社会、国家、天下的发展与命运紧密相连,要求每个人必须承担个人、社会、国家的多重责任。

不同时代背景下,一些思想精髓,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等,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且一些思想随着时代发展重新被阐释、更新,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要求,就是对传统价值观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的创新性发展和现时代解读。所以,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着一以贯之的逻辑关联,而时代精神又为这种关联提供必要的养分[2]。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思想和理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层面都有着深刻影响。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齊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中华文化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立足国家思想;强调“民惟邦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是对美好社会的具体描绘;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言必信、行必果”“仁者爱人”等,体现个人修身的几个方面。面向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也将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三)钱氏家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和有效升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共识、精髓要义和思想基础。一方面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是提炼的24个字,怎么来把握这24个字;另一方面在行动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具体到实际生活,从宏观来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微观来看,要以具体的家训家风为指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钱氏家训延续千年,长盛不衰,影响着一代代钱氏子孙成长成才,造福社会,奉献国家。究其原因在于它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以钱氏家训为典型的家训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如家训家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见行见效涵养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2-26(1).

[2]韩美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与融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 245(5):85-89.

[3]钱逊.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几点想法[J].学术月刊,1996,(5).

[4]宇文利.价值观与人类文明进步[J].思想教育研究,2022,341(11):19-23.

[5]马金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逻辑管窥[J].思想教育研究,2016,264(7):69-73.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2021LZS047)。

(作者简介:钟柳,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