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往还:廉泉及其《南湖东游草》研究

2023-09-04 19:56
地域文化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廉泉南湖日本

王 冉

廉泉为清末民初书画鉴赏界、出版界名流、诗人、社会活动家。其一生曾多次东渡扶桑,与日本各界上流人士有密切往来。但囿于史料,针对廉泉以及其著作的研究成果一直彰而不显。随着近年来廉泉诗歌集、日记等大量边缘、散碎史料的进一步整理与公开,国内外研究成果累出。

从研究现状来看,角度多从廉泉交友展开,李书华《吴稚晖与廉南湖》,还原二人往来年谱①李书华:《吴稚晖先生与廉南湖》,《无锡乡讯》1994年第301期。。邱吉则以《南湖东游草》为中心,揭示其藏品以及与内藤湖南交友情况,揭开了民国初期日本“小万柳堂”流传和收藏的初步面容。②邱吉:《民国初期〈小万柳堂〉书画在日本的流转与鉴藏—以廉泉致内藤湖南书简和〈南湖东游日记〉为中心》,《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纪要》,2021年,第345页。战晓梅分析了廉泉的书画收藏、在日本的活动及他与日本艺术界特别是与大村西崖的互动③战晓梅:《廉泉と大村西崖の交友——『大村西崖宛 廉泉书简』『南湖东游日记』を主な手挂かりに》,《美术研究》第425期。。日本学者铃木保洋则考证小万柳堂命名缘由以及所藏澄清堂法帖的流转④铃木洋保:《小万柳堂と澄清堂法帖》,《书学书道史研究》1996年第9期。,同时以廉泉收藏家身份为线索,探求其在日本的活动,对廉泉来日原因提出不同见解⑤铃木洋保:《廉泉の日本における活动:—収蔵家としての行跡をめぐって》,《书学书道史研究》1996年第6期。。

总体来看,廉泉作为清末民初在中日交流的活跃人士,以往学界对其生平及交友缺乏概括性分析,且《南湖东游草》的刊刻过程、版本流传尚未有专门研究,故在已有成果基础上,试再做探讨,以还原中日近代文化交流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不正之处,敬请方家海涵。

一、廉泉生平经历与交友群体

(一)生平经历

廉泉(1868—1931),字惠卿,号南湖,又号岫云、小万柳居士,斋名小万柳堂、帆影楼。晚年皈依佛门,法名显惠和南。①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9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26页。江苏常州府金匮人,为廉希宪二十九世孙。父廉凤沼,字仲高,以军功累保知府衔同知直隶州,用山东候补知县,随带加二级,赏戴花翎。历署齐河、茌平、利津、长山等县知县,母廉沈氏。廉泉承萌,县主簿注册候铨。

光绪十二年(1886)廉泉娶安徽桐城吴芝瑛。光绪二十年(1894)乡试中式第十名举人。②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台北:成文出版社,第29页。光绪二十一年(1895)参与“公车上书”。光绪二十二年(1897),任度支部郎中。寓京期间,时与康有为谈论国故。③孙道毅:《寒厓集》,北京:中华书局,1923年。复结识苏曼殊、徐锡麟、吴禄贞、李煜瀛、秋瑾等革命党人,后结识孙中山,此后倾向变革。戊戌变法(1898)失败后,他认为欲发奋图强,必先开民智。因此,积极资助杨模、裘廷梁、侯鸿鉴在无锡创办竢实学堂、竞志女学等。

光绪二十八年(1902),廉泉、俞仲还、丁宝书等在上海集股创办文明书局,聘赵鸿雪等知名人士任编辑,编印新式学堂教科书,出版文学艺术译著。后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分号,是晚清重要的翻译出版机构之一。廉泉在任期间曾遣人学习日本珂罗版、铜版印刷技术,使文明书局成为中国最早使用该工艺印刷出版的书局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因不满清廷统治,辞职南归,移居沪上。光绪三十四年(1908),廉泉于上海曹家渡购地筑园,营造别墅,名“小万柳堂”。

1914年受日本驻华公使山座圆次郎的盛邀,携小万柳堂书画,以民间学者身份东渡日本,参加是年四月大正博览会。1914—1919 年期间五次东渡扶桑。1915 于神户成立“南湖扇面美术馆”,重点出版和介绍扇面。1927 年,出任江苏省教育经费管理处处长。1931年,独走北平潭柘寺养病,信佛教出家为僧。同年10月病逝。后葬于北京潭柘山麓。孙寒厓为其题挽,曰:

一切化灰尘,善哉解脱。

万峰拱潭柘,魂矣归来。④龚近贤主编:《民国邑报博采》,2011年,第148页。编者按:此联为预挽联,作于1931年。“南湖来书曰:‘请写一小联见赐,他日刻石墓门,生死交情,如是如是。’”

回顾廉泉一生,出身“旧浪”涉足“新潮”,在中日近代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

(二)交友群体

廉泉生平结友广泛,交友对廉泉的品行为人、处事原则、思想特点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群体大可分为中、日两国。根据《南湖东游草》可知其国内往来有:爱新觉罗·善耆;政治家吴稚晖、郑孝胥、盛宣怀;外交家胡平子、稽涤生;学者罗振玉;书法家孙寒厓、杨了公;书画家吴观岱、吴昌硕;诗人杨楚孙;民主革命者汪文溥、吕公望;爱国人士张一麟;进步人士林寒碧;篆刻家秋山白岩等。因本文侧重讨论廉泉于中日交流史实,兹不再赘述国内友人,现考证其与日本人士往来。

1914年廉泉应邀东渡日本参加大正博览会,正因此次出使日本为其日后广泛结友提供了坚实基础。凭借廉泉自身精诗文、善书法、嗜画作、爱金石的优势,在神户开设扇庄,经营字画,借此交游王公贵族。平素介绍中国书画,与日本文化界名流一起切磋诗文,推敲金石,在当时颇有影响。交友使廉泉为人愈发清雅、愈发精益。现根据《南湖东游草》略述一二。

三岛毅(1831—1919),字远叔,号中州,日本著名儒学家、教育家,曾任东宫侍讲,东京大学教授。师从日本著名汉学家山田方谷。与重野成斋、川田江并称为“明治三文宗”。廉泉与三岛毅时常评书读画,互赠唱和之作,三岛毅曾将《中洲文稿》赠阅廉泉。1914年廉泉觐谒三岛毅,并与其门下高弟细田、谦藏野口、多内黑木、安雄冈田、三山川早、儿岛献吉、池田四郎等会饮,并作《次韵奉中洲先生》一首。三岛毅曾将廉泉妻吴芝瑛手抄《楞严经》进呈天皇。为此,廉泉以“中洲先生以芝瑛楞严写本进呈日本天皇皇后御览,蒙两宫嘉赏不已”为由作答谢诗一首,辑录于《南湖东游草》中。

松方正义(1835—1924),政治家、财政改革家。曾为日本第四任、第六任首相。为推进日本地租修正、殖产兴业政策,以及日本银行的创立、兑换制度的确立等做出重要贡献。松方正义八十寿辰时,廉泉以诗祝寿,此后又示王右军六十帖与廉泉澄清堂对观品评,并许作书见贶,足见松方正义对廉泉的赏识以及二人过深的交往。

竹添进一郎(1842—1917),名光鸿,字渐卿,号井井。日本外交官、汉学家。曾任日本驻天津领事、驻华使馆书记、驻朝鲜公使等职。驻朝期间与朝鲜开化党人共谋“甲申政变”,事后被迫引咎辞职,改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专心从事学术研究。主要著作有《栈云峡雨日记》《纪韩京之变》《左氏会笺》《毛诗会笺》和《论语会笺》等。廉泉曾为竹添进一郎作题,是为《题井井居士独抱楼诗文稿》,笔触充满惺惺相惜之感。此外《南湖东游草》又录其《寄井井居士相州居》一首,表达浓烈念友之感。

末松谦澄(1855—1920),号青萍,日本京都郡福冈县人。曾为内阁大臣,历任法制局长、通信大臣、内务大臣等要职,后派驻英国任外交官。末松谦澄素与廉泉交好。1914年,闻廉泉赴日之讯,将其多年汇辑的诗稿《青萍诗存》,留呈廉泉阅览指正,廉泉也因之赋诗《读青萍诗存赋呈末松子爵》一首以赠,称扬末松的诗稿。《南湖东游草》多收与末松谦澄的唱和之作,如《次韵酬青萍》,此外赠别诗如《叠聚星堂韵留别青萍》等,也足以证明二人“诗交”深厚。

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后以“湖南”之号行于世,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1914 年廉泉访日后,曾多次于京都与内藤湖南、狩野直喜、京都大学文科学长松本文三郎等品评书画。内藤湖南还与廉泉协商,将小万柳堂收藏书画24寄存于帝国大学图书馆。《南湖东游草》有多篇与内藤湖南的往来记录。

服部宇之吉(1867-1939),日本中国学学者、近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开拓者。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哲学科毕业。历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哈佛大学教授,曾被清朝授予文科进士。1902年应当时清朝政府之聘,任北京大学师范馆的主任教习。在此期间与廉泉相识。1904年服部宇之吉回国,惜别于北京。1914年廉泉赴日,服部宇之吉促成东京帝国大学展览小万柳堂所藏书画,此后廉泉多次到访服部宇之吉涩谷日本居所,曾题:“燕市昔同醉,樱花负好春,何当初尘鞅,千万卖芳邻”颂其情义。

大村西崖(1867—1927),日本著名雕塑家、美术史家、美术批评家、考古学家、画家。著有《中国美术史(雕塑篇)》《中国古美术图谱》《中国美术小史》。廉泉对大村西崖所著《中国美术小史》评价:“中国名画源流、派别、论说至为精约。”①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2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127页。大村西崖与廉泉相识较早,二人经常品评欣赏名迹。廉泉来日后,曾将所藏书画于东京美术学校展出,《南湖东游草》甲寅卷收赠诗一首。

狩野直喜(1868-1947),字子温,号君山,日本汉学家,历史学者,日本近代的大儒。1900年,狩野直喜赴清朝留学,与廉泉相识。启程之时,廉泉作诗送别,勉其友人,《南湖东游草》甲寅篇收赠别诗二首。1914年廉泉至东京,受狩野直喜、内藤湖南、松本文三郎招饮,席间包括矶野惟秋、西村时彦在内的诸多学者。

泷精一(1873—1945),日本著名美术史学家,曾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与大村西崖同为关东地区研究传统中国文人画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国华社画选》《文人画概论》。因兴趣所投素与廉泉交好,廉泉对其《国华社画选》,给予了“审定极精”②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2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第107页。的评价。此外,廉泉与泷精一、服部宇之吉二人常以品评书画相约,以《澄清堂帖》为甚,廉泉尝作赋陈谢。廉泉所藏书画也多被泷精一选定入其编印《国华杂志》中,《南湖东游草》中收录多篇赠诗。

除以上交友外,廉泉还与日本各界名流,如藤堂氏、佐藤富子、日华贸易会会长星野锡、大阪商船会社社长一中桥德五郎、汉学家西村时彦、诗人矶野惟秋、木苏岐山、土居香国、东京美术学校校长正木直彦、日本近代书道之父日下部鸣鹤、大仓美术馆馆长大仓喜八郎、东京帝室博物馆股野琢以及高丽音乐家吴小坡等往来甚密,在《南湖东游草》中多有相赠、唱和之作留存。

与廉泉交往之人,多为有识之辈,侧面反映了廉泉淳厚的学识与精进的人品,中日两国文人间惺惺相惜,对于文化交流的主张不断趋同,成为19世纪末期不可忽视的价值群体。

二、《南湖东游草》的编纂与流传

(一)创作背景及编纂题材

1914 年,正值民国初期,旧政刚除,新政甫立。南北政治力量呈犬牙交错之势,战乱仍频。执政者对于民生、文化事业无暇顾及。一战爆发前国际体系暗流涌动,中国期待调整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跻身国际社会,适逢日本举办万国博览会。遂以“为笃念邦交,注重实业起见”理由参加大正博览会。该届博览会中国各界积极参展,参赛出品人达120余名。廉泉应驻华公使山座圆次郎邀请,以访问学者身份,携带小万柳堂所藏书画,携吴芝瑛之小楷,与吴昌硕等人一同东渡日本参会,这些美术品在展览期间受到日本观客的广泛好评,究其原因,是为:“日本与我同文,美术嗜好,大率相似”。最终中国“得纪念奖章七十余人”,在当时的东京引起不小轰动。

自1914年赴日参加大正博览会,再到1919年,廉泉共计五次东渡日本,以在神户所设的“南湖扇面美术馆”为平台,同日本文学界、美术界、政界等上层人士频繁接触交流。这个阶段与日本文化名流咏诗作赋之作以及对日本当时社会风貌的描写,共同构成了《南湖东游草》的主要内容。

《南湖东游草》现存诗歌共计420首。从编排体例来看,以干支纪年方法命名诗稿,每卷内容则以写作时间顺序编排。且文体、篇幅大致相当。全书共分为五卷,甲寅卷共收诗77 首。乙卯卷共收诗50首,丙辰卷共收诗67首,丁巳卷共收诗122首,戊午卷共收诗104首。

从录文题材上来看,全书并没有明确分类,但大致可分为山水登临,抒情感怀;友人唱和、赠别、酬燕之作;书画提诗三类。每首诗前必有题解说明写作缘由,条例清晰,便于查阅。诗歌结构精巧,多为律诗,其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是显著特点,形成了文学性和史学性兼具的意义。反映了廉泉的交游情况。表达了人生价值。内容深入浅出,简洁易懂,针对时局提出较为游历的评述,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对人物记载详略得当,感情沉郁真切,是为民国初年文人思想动态,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二)《南湖东游草》的刊行情况

《南湖东游草》最早于1915 年在日发行,但流传不广,且收录内容较少。1918年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刊本,是目前传播最广、使用最多的单行本。此后,《南湖东游草》便附于廉泉文集,作为子集出版发行,如1924年中华书局版《南湖集》便将《南湖东游草》录入卷一、卷二。所存版本如下:

一为1914年日本著名珂罗版印刷专家小林忠治刊印,单行本巾箱本形制的《南湖东游草》。该版本为藤田绿子写本,国内并不多见。线装一册,内分甲乙两卷,厚度约0.9 厘米,开本为8.8×12.7厘米,卷首附小像两幅,印刷精良,使用美浓纸印制,磁青纸封面、绿布函、骨签。共收录1914 年至1915年廉泉创作的115首诗歌。

二为1918年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刊本影印的单行本《南湖东游草》,共5卷,凡诗382首。扉页有廉泉之妻吴芝瑛题签,此诗集经其妻吴芝瑛一一校理而成。

三为收录入1924 年中华书局版《南湖集》卷一、卷二的《东游草》,该合集共两册。封面有敬恒篆书南湖集,附廉泉照片一张背有自题《皷泷濯足图》,文末有俞伟㞢印。上册为目录及《南湖集》卷一,下册为《南湖集》卷二、《南湖集》卷三、《南湖集》卷四,后附补遗八首。其中卷一收《南湖东游草》甲寅卷至丙辰卷共计诗194首,卷二收《南湖东游草》丁巳卷至己未卷诗259首。卷三收《拈花集》99首,《潭柘纪游诗》41 首,《翦淞留影集》51首。卷四收《拈花集》壬戌至甲子八月共计182 首,为此前《拈花集》未刻,用1918年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刊本汇印。《南湖集》后附补遗八首:《哭瘿公》《景山谣》《街走谑而虐矣爰广其意为赋景山谣四章》《夜坐翦淞阁有怀》《病骥表弟寰球旅行记征题次韵》。

四为2018年朝华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南湖东游草》,该本系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本翻印。

通过比对以上版本及内容,可以发现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选材以时间为节点,严格收录廉泉1914年至1919年五度东游作品。而1924年中华书局版《南湖集》收《南湖东游草》内容更为全面,回国后所创与东游相关作品,也收录在内。

三、《南湖东游草》的史学价值

《南湖东游草》是廉泉东渡扶桑所创,通过上述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可认为《南湖集》所具有的史学价值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南湖东游草》为反映是时日本风土风貌的重要史料。1905年前后,中国掀起了向外学习的热潮,外出考察成为了解外国最直观的方式。大批游历先知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了自己对于日本的观感,为我们了解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经济、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南湖东游草》收录了廉泉自1914年到1919年五次东渡扶桑所做的诗篇。除详细载录了与三岛中洲、内藤湖南、服部宇之吉等诸多名流的唱和之作,也有对长崎、京都岚山、有马等日本本国风貌的描写和对当地华商、商业的如实记录,更有对在日外籍人士,如高丽音乐家吴小坡的交往记录。不仅如此,还有宗教界人士光遍上人的一手史料。这是他国人士对日本是时风貌的宝贵历史见证。

2.《南湖东游草》是研究清末民初中日活跃交流期的重要史料之一。通过解读《南湖东游草》,有助于全面了解清末民初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廉泉存史意识较强,凡有交往,必加记录,作品承载的两国文化友人的友谊,印证了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佳话。《南湖东游草》所载其交友甚广,作为亲自到访日本且频繁接触日本名流的学者,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是时日本各界对于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态度,这种与当时政治环境相异的友好气氛,补充和丰富了中国学者对于清末民初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国人了解邻国思想动态。邱吉认为:廉泉所藏赴日展出,“一定程度上成为近代日本学者寻求文化认同、复兴‘文人画’的‘精神食粮’,客观上也促进了日本‘艺术汉学’的发展。”①邱吉:《民国初期〈小万柳堂〉书画在日本的流转与鉴藏—以廉泉致内藤湖南书简和〈南湖东游日记〉为中心》,《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纪要》,2021年,第345页。同时廉泉在东京艺术大学承展一事,被载入《东京艺术大学百年史》,不但为日本研究中国美术史提供了坚实范本,也为中日美术交流史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3.《南湖东游草》是研究海外华人创作的重要史料之一。在宏大中国近代史叙事背后,还存在许多未被重视的局部日常与细节。身处变局中的个体接物、处事伸曲、思想起落,都是一个时代的个人纪录。明末清初一批批使臣以及大量先知游历日本,与多数着眼于考察进而反省本国劣势的史料不同,廉泉赴日,更多是在筑牢中日友好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文化向外播散。其作品中不乏“共赏”“品评”“共鉴”等词汇,成为海外华人对于中国文化传播态度的缩影。

惠于廉泉后人对家族史料的整理,其著作《南湖东游日记》于近年重新面世。该日记记载了1914年3月30日至同年8月9日间,廉泉东游日本的活动始末。内容翔实,载录与商界、学界、贵族、实业界等上层人士的往来,并且加入个人心路历程,对当地的社会人文风貌也多有描写。其与诗集《南湖东游草》所录甲寅卷年代相呼应。此外,郭建鹏、姜绍泽根据《申报》《民国日报》《顺天时报》等整理而成的《廉泉遗札续拾》②上海中山学社编:《近代中国》总第31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第314页。《廉泉书札拾遗》③上海中山学社编:《近代中国》总第30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第313页。,是史学界整合稀见史料两篇成果。与此前问世所刊行内容不同,成果多为廉泉往来信札,对于研究廉泉民主思想动态,是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

但要注意的是,利用晚清民初所存日记、书信、笔记、诗文集等时,应与其他史料对照,增强可信度,避免因个人视角、立场不同所带来的偏差。

猜你喜欢
廉泉南湖日本
探议廉泉穴※
廉泉致内藤湖南未刊书札
南湖之春
日本元旦是新年
南湖的船
在南湖,我画下幸福时光
探寻日本
廉泉穴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进展※
《黄金时代》日本版
南湖早春(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