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2023-09-04 19:59马玉莲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机具植保全程

马玉莲,肖 夏

(1.保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云南保山 678000;2.腾冲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云南腾冲 678000)

0 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已成为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问题。以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农业,逐步成为过去;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的推动力量。

1 腾冲市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比例

全市主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3万hm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8.3万hm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万hm2。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水稻2.96万hm2、玉米2.58万hm2、油菜2.13万hm2、大麦1.4万hm2、马铃薯0.6万hm2。主要农作物种植比例:水稻22.26%、玉米19.40%、油菜16.04%、大麦10.53%、马铃薯4.51%。

2 腾冲市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

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综合水平55.09%。其中: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62.85%,油菜耕种收机械化水平59.71%,玉米耕种收机械化水平45.6%,大麦耕种收机械化水平67.11%。主要农作物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7.68%、谷物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1.15%、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57.56%。

2004~2021年,腾冲市完成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8819.086万元,其中,中央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8522万元,省级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297.086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农机总量稳步增长,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农机化作业水平大幅提高,为腾冲市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21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45.97万kW。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55台,耕整地机械35888台,水稻成套育秧播种设备5台,水稻插秧机74台(其中高速插秧机15台),联合收割机353台(其中联合收割机配套秸秆粉碎还田装置150台),玉米播种机4台,小麦油菜播种机1台,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22台,谷物烘干机4台(日处理粮食烘干75 t),玉米收获机械1台,玉米青贮饲料收获机15台(套),油菜播种设备32组,马铃薯播种机具5台,马铃薯收获机具5台,中药材收获机具6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9台,灭茬机1台,果蔬烘干机1800多台(套)。多措并举,着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2.1 地方政府重视农机化工作

2015~2017年,腾冲市级财政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期间共投入150万元),农业机械装备得到加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得以标准化。召开了机械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病虫害机械化防治、测产验收、秸秆粉碎还田等现场会和培训会,初步形成农机管理、推广部门、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多方协作、合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局面。

2021年,腾冲市人民政府印发腾政办发〔2021〕19号文件(《关于印发腾冲市2021年玉米青贮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实施方案》),对实施主体新购置机具按2021年中央农机购置补贴额标准的2倍再进行补助。

2.2 农机服务组织能力得到增强

通过购机补贴政策、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项目补助等,引导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购置先进适用农机具及主要农作物生产薄弱环节机具与装备(如建水稻育秧大棚、购买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秸秆还田机、谷物烘干机、玉米青贮饲料收获机等),全市农机服务组织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市现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19个,其中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组织9个,具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的有7个,具备麦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的有7个,具备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的有8个,具备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的有5个,具备生产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的1个。

2.3 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基本形成

近年来,腾冲市先后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水稻机插秧示范县和云南省农机化综合试验示范县之一。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探索出了水稻软盘育秧、大中型拖拉机整地、插秧机插秧、喷雾器病虫害防治/植保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植保、联合收割机收获及秸秆粉碎还田、谷物晒干/谷物烘干的全程机械化技术,并形成了机插秧稻鱼共栖集成推广应用模式。

油菜机械化生产方面:推广应用机械除草、大田撒施厩肥、大中型拖拉机耕整地、大田施肥(化肥)、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机械播种、人工芽前除草、苗前人工病虫草害防治、中耕管理(田园管理机培土)、植保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植保、人工割晒/机具割晒、谷物联合收割机分段收获、菜籽晒干等全程机械化技术。

麦类(大麦)机械化生产方面:推广应用机械除草、大田撒施厩肥、机具旋耕、人工/机具播种(撒播)、机具浅耙(旋)、人工/机具分墒、中耕管理、机械化收获、晒干等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

玉米机械化生产方面:推广应用大田撒施厩肥、大中型拖拉机耕整地、大中型拖拉机垄墒/垄墒施肥/垄墒施肥播种/垄墒施肥播种喷药、手推滚轮式播种机播种、中耕管理(田园管理机培土)、植保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植保、背负式玉米青贮饲料收获机收割/履带式玉米青贮饲料收获机收割等全程机械化技术。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方面:推广应用大田撒施厩肥、大中型拖拉机耕整地、中耕管理(田园管理机培土)开沟、人工播种、田园管理机复土、大中型拖拉施肥播种、田园管理机中耕培土、植保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植保、小型或大中型拖拉机收获等全程机械化技术。

2.4 广泛开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和宣传培训,着力推进全程机械化发展

自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以来,首先满足农户耕种收先进机具的购买申请。其次是结合腾冲区域气候特点,每年在19个乡镇(街道)中的北部乡镇界头、明光、滇滩和猴桥,中部乡镇和顺和腾越,南部乡镇蒲川和新华9个乡镇,通过示范片召开全市机械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植保、机械化联合收割、秸秆粉碎还田等现场会,并及时进行电视宣传报道,有力推动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三是积极争取省级和部级农业生产专项资金,2017年和2018年在油菜种植大镇(界头镇)成功示范推广油菜生产全程机械技术66.67 hm2和666.67 hm2,通过辐射带动作用,有效增强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四是发展马铃薯订单农业,先后在猴桥镇和明光镇举办全市马铃薯播种和收获机械化现场会,通过现场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进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五是先后在曲石、北海、新华和蒲川等丘陵山区推广小型稻麦联合收获机械化培训会,促进丘陵山区小型机械化的应用及发展。六是联合种植、畜牧等部门联合开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开展玉米机械化收获青贮;禽畜养殖机械化技术等。七是积极争取部级农业生产专项资金,2019年在全市9个乡镇举办秸秆还田566.67 hm2,新购置秸秆还田机17台(套)。其中,水稻秸秆还田样板66.67 hm2,分别在滇滩、和顺、腾越和猴桥4个乡镇实施。万寿菊秸秆还田500 hm2,分别在界头、曲石、明光、滇滩、中和、固东和腾越实施。八是积极争取省级和部级农机深松作业项目资金,于2015~2020年连续在明光镇和滇滩镇开展山地深松作业,不断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九是2021年分别在明光镇、猴桥镇、固东镇和芒棒镇举办千亩青贮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样板会。协同腾冲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对秸秆还田田块撒施秸秆腐熟剂,提高秸秆腐熟变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溶重、提高土壤含水率与持水能力、培肥地力,促进秸秆机械化还田肥田技术推广应用。

2.5 加大农技推广,助推全程机械化发展

全市市级现有研究员9名,副高级农艺师、副高级畜牧(兽医)师、副高级农机工程师共计82名,农艺师、畜牧(兽医)师、工程师等若干名,对加大基层农技推广提供了源动力。农机类的推广、管理人员63人形成了农机技术合力。全市农机维修服务网点199个,涉及农机作业的合作社8家,从业人员1784人。乡村农机从业人员13529人,广大农机手“耕耘”在广袤的田野,形成了多方协作的全程机械化推进工作局面。并组建了农机、农艺技术骨干为成员的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推进机械化农业发展。

3 县域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全市农机化专业人员缺乏,区域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制约着农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

2)农机工业研发能力不足,产学研推用不紧密,不能满足农民群众购置农机发展农业生产或发展产业需求。

3)主要农作物生产短板环节农机具保有量低,购置量少,不利于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4)特色产业发展所需农业机械(设备)匮乏,无先进性、适用性、实用性、地域适应性的机具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制约衔接乡村振兴发展。

5)县级农机人员无外出参观学习机会,很难引进推广先进农机化技术,制约着区域机械化农业发展。

6)农机服务未形成产业化,一家一户购买农机具突出,造成资源浪费。

4 发展建议

1)加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招录,充实基层一线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指导好广大农民群众购机用机需求,不断提高机具使用效益,增大农民群众经济收益。

2)加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高端人才培养,提升农机化科研水平,不断推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产品),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购机需求。

3)建议省市(州)县(市)人民政府对购买粮食作物生产“短板环节”的农业机械,除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外,给予省市(州)县(市)补助,加快粮食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4)建议给予基层科研经费投入,加强农机产学研推用联合攻关和部门联动发展,解决农业生产“短板环节”“薄弱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可用”困局,着力解决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发展。

5)办好农机博览会,投入经费鼓励县级农机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引进推广先进农机化技术,加快区域机械化农业发展。

6)加大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以政策引导,鼓励广大农机手成立农机合作社或加入农机合作组织,避免家家户户购买农机具造成资源浪费。

5 下步工作

农业发展靠科技,农业科技的实施靠农机。不断加强机、电、液、气复合农机具及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的推广应用,以高新技术投入和科学管理取得对自然资源的最大节约和利用,促成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1)紧紧围绕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短板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可用”问题,加强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引进推广及产学研推用联合攻关和部门联动创新发展。

2)积极开展好农机装备补短板调研,及时向上级提交农机装备补短板需求清单。

3)积极争取国家基本农田项目资金,加快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

4)积极争取国家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好农机“下田难”“作业难”问题。

5)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库建设,解决好农机“存放难”问题。

6)积极推广绿色、低耗、环保、智能型农业机械。如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精量施肥播种施药机、化肥深施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机、灭茬机、深松机、复式联合作业机、设施农业机械、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机械、热泵型烘干设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械、节能型动力与机械等保护农业生态的低污染(低排放、低噪音、低振动)动力及机械,少污染高效低毒农药施药技术与装备;农业保护性耕作(含少耕、免耕)机械,秸秆综合利用装备,有机肥、缓释肥、控释肥等施肥机械及果园与蔬菜生产所需的收获机械。

积极争取农业绿色发展区创建,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提高农业资源(水、肥、种、农药、土壤及能源等)利用率的技术与装备引进示范。推广农产品的工业化、工厂化生产技术与设备,尤其是特种畜禽及水产品的工厂化高效养殖设备,畜禽与水产生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以及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及加工过程中副产品高价值综合利用机械。从而加快机械化农业发展,逐步实现农业机械作业的精准化、高效化与自动化。

6 结语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要加强研究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农业机械新产品开发。跟踪世界农业机械技术发展动向,采用高新技术、逐步实现农业机械作业的精确化、高效化与自动化;重点研究机电液一体化、微电脑技术、航空航天技术(GPS、GIS、RS)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发展精细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机械自动监控水平以及舒适性与安全性。加强研究农业机械共性新技术(如研究保护农业生态的低污染技术),加强研究农业机械关键零部件、配套件的可靠性,农业机械工作部件与物料相互作用的机理,农业机械现代设计方法与试验技术、仪器、设备研究等。农机农艺融合,以农机新科技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向天要产量、向地要效益”。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猜你喜欢
机具植保全程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