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1年驻马店市发热患者疟原虫血检情况分析

2023-09-05 02:47田丽魏爱平杜燕飞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疟原虫驻马店市疟疾

田丽,魏爱平,杜燕飞

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曾广泛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数十年的综合防治,疟疾发病率明显下降。2010 年我国启动了《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 年)》[1],2017 年全国首次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报告,2020 年全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国家消除疟疾标准,2021 年6 月30 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我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2-4]。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的发热患者血检工作是实现疟疾消除的核心措施之一。虽然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方法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但病原学检测即血涂片显微镜检测疟原虫(简称血检)仍然是疟疾诊断的金标准,发热患者血检仍是当前最常用的筛查方法[5-6]。为此,本研究对2011—2021 年驻马店市发热患者疟原虫血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消除疟疾后阶段疟疾病原监测和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发热患者血检资料 收集2011—2020 年驻马店市各县(区)所有开展“三热”患者(即临床诊断为疟疾的发热患者、疑似疟疾发热患者和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检工作的综合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疟原虫血检工作资料,包括每年各县(区)疾控中心上报的疟原虫血检月报表、镜检复核登记表、疟疾防治工作调查表和各县(区)消除疟疾资料等。2021 年血检对象调整为发热并伴有近2 年内疟疾流行国家旅居史,或有近2 周内输血史,或有既往疟疾发病史,或发热原因不明的发热患者,血检资料的收集方式与上述相同。人口学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系统。

1.2 血检阳性病例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血检阳性病例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来源于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疟疾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调查处置报告。病例资料和流调资料主要包含病例的基本信息、感染来源、虫种类型、诊断治疗和报告情况等。

1.3 阳性病例复核 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疟原虫中心镜检室对各县(区)送检的全部阳性血片和部分阴性血片进行血涂片镜检复核,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进行镜检及PCR 复核确认,省、市两级均形成复核报告。

1.4 县(区)分类及血检比例 二类县、三类县的划分和不同阶段血检比例的确定依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 年)》[1]和《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2015版)》[7]。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Excel 2007 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使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进行描述,计量资料使用M(Q1,Q3)进行描述。

2 结 果

2.1 总体情况 2011—2021 年,驻马店市9 个县(区)188 家医院共血检发热患者435 748 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49例,平均血检阳性率为1.12/万。历年平均血检率为0.63%,其中2011—2012年、2013—2015 年、2016—2020 年的平均血检率分别为1.34%、1.01%、0.24%,2021年血检对象调整后,全年血检人数仅为587人·次,血检率为0.01%。见表1。

表1 2011—2021年驻马店市发热患者疟疾血检结果Table 1 Results of malaria blood smear exam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fever in Zhumadian City from 2011 to 2021

2.2 血检阳性者分布情况 49 例血检阳性者中,恶性疟26 例(占53.06%),间日疟17 例(占34.69%),卵形疟3 例(占6.12%),三日疟2 例(占4.08%),恶性疟、间日疟混合感染1 例(占2.04%)。性别分布上,男性45 例(占91.84%),女性4 例(占8.16%)。阳性者的年龄范围为23~62 岁,年龄中位数41.0(33.5,46.5)岁,其中30 岁及以下9 例(占18.37%),31~40 岁15 例(占30.61%),41~50 岁20例(占40.82%),50 岁以上5 例(占10.20%)。不同职业中,境外务工人员33例(占67.35%),单位外派干部职工12 例(占24.49%),维和军人2 例(占4.08%),商人和学生各1 例(各占2.04%)。阳性者中有44 例(占89.80%)为境外输入,其中41 例(占83.67%)来自非洲,2例(占4.08%)来自东南亚,1例(占2.04%)来自印度,其余5 例(占10.20%)为2011年报告的本地病例。

2.3 不同县(区)血检情况 全市9 个县(区)均有疟疾血检阳性病例报告。其中驿城区、西平县和泌阳县血检阳性数较多,分别为14 例、12 例和10例。不同时期各县(区)血检率存在差别,2016 年之前所有二类县年均血检率均大于1.00%,2016 年之后所有县(区)年均血检率均不低于0.10%,符合国家规定的血检要求。见表2。

表2 2011—2021年驻马店市不同县(区)发热患者血检情况Table 2 Statistics of blood smear examination in febrile patients in different counties from 2011 to 2021 in Zhumadian City

2.4 血检结果复核情况 2011—2021 年,市级共复核血片12 886 张,其中阴性血片12 833 张,复核率2.95%;阳性血片53 张,复核率100.00%。阴性血片中复核为阴性12 830 张,复核为阳性3 张,阴性符合率99.98%,此3 例阳性经省、市两级复核后均及时上报;阳性血片复核为阳性46 张,复核为阴性7 张,阳性符合率86.79%。复核一致血片共12 876张,加权后总符合率99.16%。

3 讨 论

自2010 年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以来,驻马店市所有县(区)年度血检率均达到消除疟疾要求。随着消除疟疾进程的推进和血检比例的调整,血检人数和血检率逐年下降,2011—2014 年每年血检率均保持在1.00%以上,2016 年后下降至0.20%左右,这与王伟明[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血检检出的阳性病例由于发现、诊断和治疗及时,并未引起本地疟疾的续发传播。从疟疾血检阳性病例情况来看,患者主要为青壮年男性人员;检出虫种以恶性疟为主;感染主要来源地为非洲,这与同期全国监测结果基本一致[9-11]。驻马店市以农业人口居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援非项目的陆续开展等,赴非洲务工人员增多,且以男性为主。建议制定专门针对非洲和东南亚归国人员的防控策略,对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防范和就诊意识,避免由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病例。

从不同县(区)血检情况来看,血检阳性数较多的县(区)为驿城区、西平县和泌阳县,其中驿城区位于驻马店市主城区,医疗资源相对丰富,患者的就诊倾向性较高;西平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每年赴非洲务工归国人员较多;泌阳县作为最后一个疟疾消除县,2011 年仍有本地病例报告。各县(区)在不同时期的血检率也存在差异,其中三类县在不同时期的血检率均远高于消除疟疾要求。2021 年对血检对象进行调整后,全市血检人数较少,但血检阳性率高达34.07/万,说明消除疟疾后境外流行区回国发热人员已成为当地疟疾防治工作的主要对象。

血检复核结果显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仍存在血片误判、漏判的可能,因此积极推进市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网络建设,开展镜检和核酸检测复核,提升疟疾诊断水平,才能为规范治疗和处置输入性疟疾提供依据。

随着驻马店市达到消除疟疾目标,防控重点已转为对输入性病例的监测,防控工作仍不容松懈。由于间日疟的适宜传播媒介还广泛存在,一旦有病例输入其继发传播风险相较恶性疟更高[12]。云南省腾冲市[13]和湖南省隆回县[14]分别于2008 年和2018 年报告了由东南亚(缅甸)输入的间日疟而引起的继发病例。因此,在今后工作中,要按照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 个部门联合下发的《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管理办法》要求,继续高度重视疟疾防治工作,强化多部门联防联控,防止境外疟疾输入再传播,持续保持无疟状态[15]。

利益冲突声明全部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田丽负责资料收集、数据整理分析和论文撰写;魏爱平负责论文撰写指导;杜燕飞协助收集资料

猜你喜欢
疟原虫驻马店市疟疾
送伞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驻马店市
能迅速杀死传播疟疾蚊子的转基因真菌
驻马店市锦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2019 年世界疟疾日
——“零疟疾从我开始”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
非洲“两苏”地区疟疾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