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2023-09-06 08:29李华京陈莉
成才之路 2023年24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课程思政高职

李华京 陈莉

摘要:“双高计划”背景下,统筹专业群高水平建设和课程思政改革,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是“双高校”的必然选择。文章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双高”专业群———餐饮管理专业群为例,围绕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专业群课堂教学改革、专业群教师团队改革三个方面,对标“双高计划”的“高水平”“有特色”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通过总结课程思政改革中的有益经验,并基于所发现的困境不足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双高”学校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职;“双高计划”;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餐饮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4-0017-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研究(课题编号:XJK22BZY043)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

2019年3月,教育部、财务部出台《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提出了10条“双高”学校建设任务,其中多项改革任务对课程思政有明确要求[1]。因而,从专业群視角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双高”建设的根基所在,是中国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的必然选择。在2022年入围“双高计划”的56所高水平学校中,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有1个旅游类专业群———餐饮管理专业群入选;在入围“双高计划”的141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中,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餐饮管理专业群入选。对标“双高计划”要求,推进高职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提升旅游类专业群立德树人的针对性,推进旅游类专业群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有效贯通,是“双高”建设校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类“双高”专业群———餐饮管理专业群为例,对“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进行探讨。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经验

1.构建“一体三翼”协同育人课程生态共同体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入分析各专业群对应产业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与合作企业共同对各专业的职业岗位群重新认定,仔细挖掘了各职业岗位的内涵特点和变化,按照“人才定位—职教标准—结构再造”的路线重构课程体系,构建了“双线融合四模块能力递进”课程体系,应用效果良好。按照“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原则,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文素养线,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创新创业素养、信息素养等。根据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按照“课证融通、能力递进”的原则,为确保专业群的共性特征和各专业的个性特征均有足够的知识支撑,构建“平台课共享、核心课分立、拓展课互选”的专业能力模块递进线,包括基本岗位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综合岗位能力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以思想素养、文化素养、职业素养3个课程域构架专业群基础区,以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综合3个课程域构架专业素能区,以专业拓展项目、X证书项目和3个应用实验项目构架专业群拓展区,形成“3区9域”专业群课程结构体系。在整体上形成了以思政课程体系为主体,以专业平台课程思政体系、通识课程体系、公共课思政体系为支撑的“一体三翼”协同育人课程生态共同体。

2.建设“五三三”融合贯通大课堂推进课堂革命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餐饮管理专业群建立以“课堂革命”为引领的“三教改革”的长效机制,建设“五三三”融合贯通的大课堂。首先,打造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网络思政、生活思政“五思”协同育人大课堂。发挥思政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的主体作用,依托省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和思政“金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进”。依托省级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湖湘饮食文化”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将湖湘红色文化、饮食文化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依托4个产业学院及学校创业孵化街,举办“湖湘文化大讲坛”“湖湘工匠校园行”“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开展实践思政。依托国家职业教育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等2个省级教学资源库,构建在线培训体系和认证机制,开展网络思政。其次,坚持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提升“三融合”创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根据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课特点,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赏教论精评拓”“三阶递进、四维探索、五环相融、六心服务、七度考评”“一融三化训战赛创”“双主六步,点线面思政引领”等系列特色教学方法。再次,通过完善优质实践教学基地、优化智慧教学基础设施、高质量开发教学资源,打造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三贯通”的课堂教学环境。

3.打造校市省国家四级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从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能力提升、师德师风过硬、教学团队合理四个维度打造校、市、省、国家四级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一是转变专业群教师团队教学理念。依托1个国家级(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2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施“两项培训”“两项参与”,重点开展课程思政理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三方面培训,助力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使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二是以各类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库、“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课程思政示范课和教学名师、全国旅游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遴选等竞赛项目为抓手,提高了专业群教师团队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三是通过价值引领、选树优秀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使教师队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大幅提高,提升了师德师风建设成效。四是组建“餐饮管理专业群专家智库”,通过引进10余名双师型青年骨干教师,聘请20余名行业企业大师、企业技术能手组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其中餐饮智能管理教师团队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旅游管理教师团队成为省级教学团队。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现实困境

1.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上专业群特色不够凸显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餐饮管理专业群在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上,通过“一体三翼”协同育人专业群课程供给体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但作为职业教育,在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专业教育课程只有“湖湘文化与物产”“职业礼仪与跨文化交际”两门专业群平台课,不足以支撑餐饮管理专业群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公共基础课虽然开设了体现专业群特色的“语文C”“创新创业C”“数学C”“英语C”“信息技术C”等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相应的教材、教学设计和教师团队。实践类课程是职业教育开展课程思政的重点,也是体现特色的关键课程。当前,餐饮管理专业群实践课程各专业自成体系,且部分专业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并未开展课程思政,实践课程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整体而言还没有形成可以在专业群推广的实践课程体系。无论从课程类型来看,还是从具体课程内容而言,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专业群职业特色不够凸显,需要围绕旅游类专业群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2.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离高水平要求还有距离

经过两年多的“双高校”建设,长沙商贸旅游职業技术学院餐饮管理专业群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上,构建“五三三”融合贯通大课堂推进课堂革命,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打造校、市、省、国家四级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初步形成。但对标“双高计划”要求,在顶层设计上,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中对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明确,从文字解读上更多的是对应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在技术技能上要达到的要求。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无论是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还是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只涉及专业群部分课程,“金课”建设成效不明显,同时虽然建设了专业群平台德育课程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餐饮管理专业群德育课程与其他专业并无差异。在课程思政实施上,部分课程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相对于整体而言,课程思政示范课比例较低,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对课程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育人责任的课程思政建设氛围没有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还没有形成。整体而言,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离高水平要求还有距离。

3.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贯通融合还要加强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餐饮管理专业群在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建设上,一是实施党建三大工程,完善“一总支一特色”“一支部一亮点”格局,打造“湘菜义工”等品牌,基层党建质量大幅跃升。二是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双高计划”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双高计划”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三个基地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成立红色文化育人研究院,发挥红色基地和省级红色资源库育人功能。但对标“双高计划”要求,通过实证调研,结合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中期绩效自评报告的文本分析,一方面,各类考核评估评价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还没有形成,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并未纳入“双高计划”评价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组织领导上,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专业群特色不鲜明,虽然在学校层面教务处单设了“双高计划”建设领导小组,但是二级学院、教研室层面并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与之对应,各专业依然是单枪匹马、各自为政,给专业群课程思政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整体而言,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贯通融合还要加强。

四、“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对策

1.构建凸显旅游类专业群特色的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体系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思政体系。[2]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发展的契机,因此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和课程思政内容供给重点是关键。首先,凸显高职院校专业群“职业特色”。餐饮管理专业群以培养满足餐饮、旅游和会展业三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因此要深入挖掘实现餐饮、旅游和会展业三业融合目标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不断细化和分类,形成体现专业群特色的课程思政供给体系。其次,要实现餐饮管理专业群为长沙建设“美食之都、会展名城和世界旅游目的地”提供优质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这一目标,在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上就要深入挖掘长沙餐饮、会展、旅游三大产业的优质课程思政资源,体现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体系的地域性特色。再次,构建以湖湘地域文化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红色资源丰富的湖湘地域优势,是体现职业教育地域性特点的又一特色。这就需要深入挖掘和提炼餐饮管理专业群在办学历史中形成的育人文化,并据此打造系列校本文化课程、校级公众号等教育载体,营造浸润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建设凸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双高计划”的重要内容,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3]。高职院校要适应从单门课向课程群建设的转型,挖掘专业群内所有课程思政的知识点,由点连线,构建本专业群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4]。餐饮管理专业群要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凸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一是在高水平专业群课程思政团队建设方面,应在结构上增加校企合作单位企业导师、思政教师、校党委成员、优秀党员等代表,组建以校党委成员为引领、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为骨干力量、各专业负责人为代表的高水平专业群课程思政团队,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与产教融合的贯通融合。二是围绕时代发展趋势和学生诉求,打造专业群共建共享的课程思政主题课程、课程思政讲坛课程、课程思政活动课程、课程思政移动课程,创新和丰富专业群课程形式,促进专业群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建立专业群教师团队“手拉手”集体备课制度和课程思政名师“结对子”传帮带制度,提升教师团队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打造专业群课程思政“金课”。“金课”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提升专业群教师团队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打造高水平课堂势在必行。

3.推進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贯通融合

课程思政建设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的一项系统工程,推动旅游类“双高”专业群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同推进,必须构建与人才培养体系贯通融合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一是完善专业群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确保课程思政落实到专业群内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材选用和编写、教案课件、作业实践等各个环节,实现从“教师—课程组—专业群教师团队”到课程思政师资团队改革模式的创新,健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管理体系。二是优化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要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双高计划”评价的重要内容,细化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中的课程思政评价要求,实施立体多元全程考评方式,并构建对应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对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课程思政方面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员加大职称晋升力度,并在薪酬待遇上给予倾斜。三是构建具有专业群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如在组织领导上,成立专门的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保障思政教育改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EB/OL].(2019-04-01)[2023-01-2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04/t20 190402_376471.htm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3-01-2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李珺.“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建设目标与推进[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1):9-14.

[4]何丽丽.目标贯通与融合:高职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9):39-44.

Explo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Tourism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ouble High Plan"

———Taking the Catering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Group of Changsh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erce and Tourism as an Example

Li Huajing, Chen Li

(Changsha Commerce&Tourism College,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116,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ouble High Plan", 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Double Universities" to coordinate the high-level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groups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courses,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high-level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alent cultivation capabilities. The article takes the "Double High" professional group of Changsha Commerce&Tourism College -Catering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Group as an example, focusing on 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professional group,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professional group, and the reform of the professional group teacher team. The article aim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 Level" and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Double High Plan". By summarizing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in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and proposing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identified difficulties and shortcoming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majors in "Double High" school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Double High Plan"; tourism professional group;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cateringmanagement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课程思政高职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