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教研室的融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2023-09-08 08:30程颖慧
科教导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教研室教研融合

程颖慧

(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51)

2021 年7 月发布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旨在建设具有先进理念、功能完备以及全面覆盖的高等教育虚拟教研室。在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迫切需要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就要求高校要从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打造开放性的虚拟教研室,构建融合式教学模式,为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教研室

教学研究室一般简称为教研室,其既是教学组织实体,又是管理组织实体,具备教学、研究、组织、评价等多种职能,主要目的是组织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交流与总结教科研经验,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学水平[1]。

1.2 虚拟教研室

以教研室为主开展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20 世纪90 年代,科研评价日益兴起,教研室的管理功能得到强化,但是实际教学却由集体活动转化为个人活动,削减了教学质量。在“新商科”“新文科”等理念提出的背景下,教研室再次被推上历史舞台。2020 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要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完善教研室功能,积极探索基层教研组织新发展形式。虚拟教研室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对不同领域的学科资源进行整合,组织成员可以是跨学科、跨单位、甚至跨国际的教研工作者,以网络化教学平台为活动载体,围绕教学、科研进行探讨并展开实际活动,担任学术研究、教学改革、组织创新、校验功能更新等职责。高校建设虚拟教研室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问题导向原则、交叉融合原则、前瞻研究性原则以及动态化建设原则,其突破了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打破了学科专业的局限性,促使目标一致的教师联合开展教学学术研究工作。

1.3 高校虚拟教研室的特征

高校虚拟教研室是在“互联网+”模式下提出来的,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与趋势,又符合基层组织建设的规律。其一,高校虚拟教研室是基于“互联网+”对传统教研室的改革与创新,充分运用了新时代科技文明成果,实现了基层教学组织方式的新发展与新转变[2]。其二,虚拟教研室是以信息技术平台为载体,线上模式为主,线下模式为辅融合发展的云端基层教学组织。其三,虚拟教研室具备资源共享、理念先进、全面覆盖、功能完善与灵活等特征。其四,促进教学教研活动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结合发展,构建专业水平高、文化素养好的教科研团队,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全面提升教科研水平。

2 基于虚拟教研室构建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 传统教研室现状

教研室是国家大中小学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各学科、各高校教师开展集体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阵地。在长期的教科研实践过程中,传统教研室已经被纳入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成为“金字塔”管理组织构架的底座力量。虽然传统教研室在教师教学、管理活动中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教学手段缺乏新意、教学方法尚未与时俱进等问题,对实际教科研效果造成消极影响。当前,各高校教研室建设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部分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教师很难将不同学科课程进行有效融合,从而造成学生兴趣缺失,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不高。而基于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虚拟教研室对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建立虚拟教研室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教育管理模式的结构局限性,有利于教研室成员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与学生需求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与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开展更加灵活的教学活动,实现教科研活动工作的良性发展。除此之外,以网络信息化教育平台、资源库为基础的虚拟教研室,为广大学者共同开展学术研讨提供平台,基础专业课教师在此过程中获得“灌溉”与“施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3 基于虚拟教研室的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3.1 实现虚拟教研室与教学模式的创新

3.1.1 加强技术赋能,完善虚拟教研室建设

创新学习环境,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师生交流是学科融合式虚拟教研室建设需重视的问题。当前,高校基础学科课程广泛存在教学发展不均衡、教学内容脱节等问题,学生对所学内容不能彻底领会与理解,这已经成为学科教学的难点。在传统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研室一直秉承着“各扫门前雪”的理念,教师讲述的内容局限于教材,在具体内容上尚未实现交叉与融合[3]。为此,要加强技术赋能,基于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共建共享的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信息化背景下的虚拟教研室并非将传统教研室平移到虚拟网络空间中,而是将不同专业学科进行整合,将课程内容以点、线、面的方式进行优化,最终达到“1+1>2”的教学效果。

3.1.2 创新教师线上教科研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快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全面打造智慧校园。而在科技发展、企业转型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教师需要对传统教研室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课前备课模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课后交流模式,并且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录制教学视频。借助智慧职教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 等移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与交流机会,促使不同专业学科课程发挥最大效能。高校教师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以新理念、新思路、新形势构建基层教学组织,为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增添活力。

3.1.3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融合式教学模式

高校虚拟教研室要实行小班教学,积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且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化、个性化、灵活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要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使其能够自由选择课程内容、安排学习进度等。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结合状态下产生的教学模式,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线下教学以课堂为主渠道,线上教学结合网络教学平台。教师要将教学课件、微课视频、拓展学习、问题讨论、课后习题等内容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中,让学生在课前与课后利用课余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与复习。例如,医学专业可以结合中医脉诊、中医药知识数据库、饮片标本室等展开形象化、生动化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研讨兴趣,助力自主性教学的实现。抑或在展开专业教学时,教师可以特别选取特定章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进行具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商科背景下,各个专业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原则的重要手段[4]。

3.2 实现虚拟教研室资源的共享

虚拟教研室作为信息化教育时代的新兴事物,使教学形式由面对面教学研究转变为跨越时空的教学教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高校建设虚拟教研室不仅需要优质的师资人才,还需要范围广、种类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在广大高校协同构建虚拟教研室时,首先,高校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整合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其次,基于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微课、制作电子课件、编制课后习题、设置课堂讨论,结合时事热点选取教学案例等;最后,打造虚拟仿真实践项目与实践实训内容。在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构建教学资源库之后,教师也要及时对资源库内容进行更新,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促进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课堂教学的共享与互补,提高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率。

3.3 建立健全虚拟教研室建设保障机制

3.3.1 构建群体协同教研机制

机制是影响高校教育管理功效的核心因素,起到管理、约束、引导与规范的作用。高校建立协同教研机制既离不开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健全的管理制度,又需要群体成员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开展互动交流与协作。从外部层面来讲,要不断加强虚拟教研室的宣传与推广,高校以及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扩大协同教研对广大教师学者的吸引力;从内部层面来讲,要加强对群体成员的激励与驱动,促进协同育人持续性发展。同时,出台的相关政策要对政府、高校、企业等外部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平衡,并且对高校教育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等内部主体的关系进行协调,转变各方主体认知[5],发挥自身作用与优势,最终达成共识。还可以借助社会第三方服务机构架起政府、高校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达到平衡教研关系与促进教研发展的作用。

3.3.2 强化师资保障力量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政策,高校在设置虚拟教研室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高校虚拟教研室的相关负责人必须是国家级一流专业教师、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等高水平高素养教师,从根本上保证虚拟教研室的顶尖设计与发展。二是虚拟教研室的成员不得少于12 人,避免出现人员过少而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三是高校要在获批“一流课程”的基础上设置虚拟教研室,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与课程基础。四是虚拟教研室要在传统实体教研室的基础上开展,为其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

3.3.3 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虚拟教研室的考核体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研室组成成员进行考核,根据跨单位的特点,建立专门的教学监督小组开展后续的教学评价,以保障虚拟教研室的教学质量[6]。教学监督小组还要定期组织教师听课、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等活动,向教师反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其积极改进;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专业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与模式。

4 结语

高校教育模式与教学形态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对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虚拟教研室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新兴事物,在创新教学形态、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师资建设等方面为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实现路径,以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推进虚拟教研室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教研室教研融合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