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

2023-09-11 06:38刘青青杨阳马文军
今传媒 2023年9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科技期刊

刘青青 杨阳 马文军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法,分析了《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2022年92期共1332篇论文的载文特征。结果表明:《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2022年的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在更名摸索阶段(2004-2011年),多途径争取高质量稿件,多渠道提高识别度,组建高水平办刊队伍;在上升发展阶段(2012-2018年),积累办刊经验,提升编辑策划与把关能力,“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开放办刊水平;在转型跨越阶段(2019年至今),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学术引领能力,深挖投稿系统及开通网络首发加强服务能力建设,采用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构建多渠道传播。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文献计量学法;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9-0010-06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三秦卓越期刊培育项目(2022-3-3-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人文社科类项目(300102503604)。

一、引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编辑要认真学习和领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奋力推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让“期刊强国”梦想照进现实。2021年5月,由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指出:“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科技期刊的主体,中文科技期刊肩负着传播中国科研成果的使命,既能体现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又是争夺国际科技创新话语权和知识产权的重要平台。

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时代背景下,中文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备受重视。李世秋等以《航空学报》为例,以助力“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为目标,探析了中文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举措[1];刘莹等通过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基础研究类和工程技术类梯队中文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因素,探讨了如何建设高质量中文科技期刊的路径[2];何卓铭等以中国激光杂志社为例,提出采取集群化办刊模式可以促进中文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3];马文军等以344种自然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为调查对象,统计其2021年出版的专刊期数、专刊发文量、专刊内容等信息,定量评价专刊出版活跃度,并结合办刊实践,就一流专业性、一流综合性、非一流中文科技期刊专刊选题策划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4];马文军还调查了地质学类33种中文核心期刊2012-2021年出版的专刊/专栏名称、个数、发文量、论文起止页码等信息,探讨了出版态势,并为不同层次的地质学类中文科技期刊专刊/专栏出版给出有针对性的选题策划建议[5]。然而,大部分中文科技期刊存在“小、散、弱”的问题[6],学术影响力有限,导致他们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于1979年,2004年变更为现名,2018年9月首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1年首次入选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显著提升了《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文统计了《学报》2004-2022年92期共1332篇论文的载文信息、作者信息、基金项目、出版时滞、学术影响力特征,系统总结了《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提升策略,以期为我国同类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资料来源及分析方法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学报》官方网站(http://jese.chd.edu.cn/),采用数值统计法和文献计量学法[7-8],统计了《学报》2004-2022年92期共1332篇论文信息。统计指标主要包括:论文题目、作者人数、第一作者信息(所属单位、单位属性、单位所属地、职称)、通讯作者信息(所属单位、单位所属地、职称)、基金项目、收稿日期、出版日期、篇页数、文献数、下载次数、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其中,下载次数和被引频次数据源自中国知网,统计截止日期为2022年12月1日;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数据源自《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05-2022年版。

三、载文特征

(一)发文量、篇均页数和篇均文献数

对2004-2022年《学报》发文量、篇均页数和篇均文献数进行统计,结果表明:2004-2022年《学报》共发表1332篇論文,年均载文量70篇;为了尽快提高影响因子,2004-2012年《学报》载文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近年来,随着《学报》学术影响力的逐步提升,高质量来稿增长明显,《学报》载文量又整体呈现增长趋势;篇均页数由2004年的4.54页/篇持续增长到2022年的14.05页/篇,篇均文献数由2004年的10.19条/篇增长到2022年的52. 06条/篇。

(二)作者信息

从2004-2022年《学报》第一作者职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第一作者具有正高职称的论文占比总体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说明编辑部的组约稿工作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一作者具有正高职称的论文占比超过25%的年份别为是2011-2019年、2021年,说明编辑部在这些年份的组约稿工作取得了更好的效果;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占比整体呈现显著上升态势,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学报》已逐步被硕士研究生群体认可;第一作者为副高职称、中级职称、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占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这几类作者都有评职称、项目结题、博士毕业等压力,更需要高质量的SCI论文,在《学报》刊发论文的需求不高。

此外,笔者按发文量对《学报》2004-2022年第一单位进行了统计发现,排名前列的第一单位分别为长安大学(375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52篇)、成都理工大学(48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6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6篇)、西北大学(35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2篇)、吉林大学(28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7篇)、南京大学(25篇)、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25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19篇),均为国内地学领域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

(三)基金项目特征

基金论文比与基金项目级别是衡量科技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标准。分析2004-2022年《学报》基金项目来源可以看出:1.基金论文比大幅增长后趋于稳定。2004年基金论文比为69.88%,2009年增长到94.03%,之后基金论文比平稳增长,其中,2016、2017、2019、2021、2022年的基金论文比均为100%。2.国家级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占比大幅增长后趋于稳定,2004年占比仅为36.14%,2018-2022年年均占比高达84.81%,其中,2019年高达94.64%。

(四)出版时滞特征

出版时滞是指论文发表日期与收稿日期之间的间隔,它是衡量期刊时效性的重要指标[9],因此,缩短出版时滞可以全面提高学术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利用价值。图1展示了《学报》2004-2022年出版时滞的变化,从图1可以看出:《学报》出版时滞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2013年开通在线投稿网站以来,实现了期刊编辑传播管理网络化,提高了编辑办公效率,显著降低了出版时滞;2017-2022年平均出版时滞为129d,实现了从来稿到印刷出版的平均周期为四个月,优秀稿件甚至一个月之内即可印刷出版。

(五)学术影响力特征

1.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

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是评价学术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两个评价指标,它们可以客观地表征学术期刊的受重视程度和期刊学术思想传播的广度[10]。本文中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数据源自《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05-2022年版。图2展示了《学报》2004-2021年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从中可以看出:《学报》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整体呈现增长态势;2004年影响因子为0.277,2021年达到1.174,增长了423.8%,近几年影响因子保持在1.0左右波动;2004年总被引频次为183次,2021年为879次,增长了380.3%。

2.单篇论文被引频次

单篇论文被引频次是指截止统计日期,《学报》发表的论文被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引用的次数[11],可以客观地反映该论文被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它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截至统计日期,《学报》2004-2022年发表的1332篇论文总被引频次为20314次,篇均被引频次为16.05次/篇,被引频次为0的论文有106篇;在1226篇产生被引的论文中,被引频次为1-10次的占比49.17%,被引频次为10-20次的占比21. 62%,被引频次为21-40次的占比13.66%,被引频次为41-60次的占比4.28%,被引频次大于60次的占比3.30%。

四、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

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是指科技期刊对其所处领域科研活动影响的广度和深度[12]。学术影响力是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是科技期刊主办单位和办刊人的不懈追求[13-14]。多年来,《学报》始终将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作为自身追求的最大目标,并在出版实践中结合《学报》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探寻最佳的提升策略。依据2004年更名、2012年马文军被聘为编辑部主任以及2018年《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重要节点,其发展阶段主要分为更名摸索阶段(2004-2011年)、上升发展阶段(2012-2018年)和转型跨越阶段(2019年至今)。在更名摸索阶段,《学报》主要存在优质稿源不足、识别度和显示度低、学术共同体参与度低、责任编辑年龄普遍偏大等问题;在上升发展阶段,《学报》主要存在优质稿源不足、编辑策划与把关能力有待提高、开放办刊程度不够等问题;在转型跨越阶段,《学报》主要存在学术引领能力不够、服务内容和方式有待加强、传播渠道有限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编辑部积极应对,并采取了更多卓有成效的提升策略。

(一)更名摸索阶段(2004-2011年)

《学报》于1979年创刊,1998年由《西安地质学院学报》变更为《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又更名为《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學版)》,2004年变更为现名。由于《学报》7年内3次变更刊名,导致《学报》识别度和显示度非常低,从而导致优质稿源短缺。虽然《学报》变更为现名后组建了第一届编委会,但是由于国内科研评价体系开始看重SCI论文,导致学术共同体参与办刊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此外,责任编辑年龄普遍偏大,年龄结构不合理,导致提升《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工作创新性相对有限。

针对上述问题,编辑部多途径争取高质量稿件、多渠道提高识别度、组建高水平办刊队伍。在争取高质量稿件方面,编辑部通过发邮件、打电话、登门拜访、发动专家等方式开展约稿工作,出版了很多精品论文[15]。例如,主编刘建朝教授为《学报》组约到洪增林教授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于2006年出版,该文被引频次高达295次;编辑部通过发邮件或打电话组约到舒德干院士的《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树的成型》,并于2009年出版,该文被引频次高达42次,下载频次高达2385次。在提高识别度方面,编辑部通过制定有特色的办刊定位、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来实现。例如,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编辑部提出要重点聚焦“西部大开发”中的资源勘察、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工程地质等重大地质科技问题;同时,编辑部还通过积极参加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年会、全国工程地质大会等地学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大力宣传《学报》。在组建高水平办刊队伍方面,长安大学对科技期刊出版工作极度重视。随着编辑部三位责任编辑先后退休,《学报》于2009年、2014年、2017年分别引进3位年轻责任编辑入职,完成了编辑部责任编辑的年轻化。如今,3位新入职的责任编辑已逐渐成长为《学报》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上升发展阶段(2012-2018年)

经过更名摸索阶段(2004-2011年)的探索,尽管《学报》学术影响力有所提升,但是依然存在优质稿源不足、编辑策划与把关能力有待提高、开放办刊程度不够等问题。科研人员投稿选刊行为最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是毕业、考核、职称评聘等要求,而受现有科研评价体系的限制,作者普遍比较注重期刊级别和出版时滞[16];同时,《学报》还不是中文核心期刊,出版时滞较长,导致优质稿件不足。此外,责任编辑的入职时间整体较短,导致选题策划与把关能力相对不足、年轻编辑走出去办刊的意识不强、与专家的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呈现出开放办刊程度不够的特征。

针对上述问题,编辑部通过更多途径争取高质量稿件;通过积累大量实践经验,提升编辑策划与把关能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提升开放办刊水平。在争取高质量稿件方面,编辑部在传统的发邮件、打电话、登门拜访专家等约稿方式的基础上,尝试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并开展专栏出版工作。例如,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 0级地震,编辑部积极参与到这一突发事件的组稿实践中,通过精确选定组稿对象、真诚与专家沟通、严把审稿关以及加快论文的出版和传播等编辑策略,在2013年第2期(6月)成功发表了3篇高质量论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17]。此外,编辑部从2012年开始通过逐步提高稿件录用标准以及逐步增加期刊页码的方式,降低稿件发表等待时间,从而极大地压缩了出版时滞,吸引更优质稿件。例如,北京大学陈斌教授得知我刊稿件处理速度非常快之后,主动将团队撰写的《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带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等多篇高质量稿件投给我刊,并于4个月内见刊,极大地提升了《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在提升编辑策划与把关能力方面,编辑部先后策划了系列专刊,比如,2013年第2期芦山地震专栏的出版,与汤中立院士团队于2014年第1期出版的“汤中立院士八十华诞暨‘小岩体成大矿与找矿战略突破”专栏等。编辑部于2013年启用投审稿系统,完善了审稿专家库,制定并发布了出版伦理指南,从而大幅提升了编辑把关能力。在提升开放办刊水平方面,編辑部通过登门拜访、邀请专家到编辑部指导工作、添加专家微信等方式来加强与专家的联系,促进《学报》与学术共同体的互动与交流。

(三)转型跨越阶段(2019年至今)

2018年9月,《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随着学术水平的提升,《学报》来稿量猛增,稿件学术质量整体显著提升,但是依然存在学术引领能力不够、服务内容和方式有待加强、传播渠道有限等问题。虽然《学报》稿件学术质量有所提升,但是特别优秀的高质量稿件依然不足。从2015年至2020年,《学报》第一作者为正高职称的论文逐年降低,由2015年的24篇降低到2020年的8篇,说明《学报》学术引领能力不够。虽然编辑部于2013年启用了投审稿系统,但是网站构架和功能老化,限制了服务内容和方式的转变。比如,英文科技期刊通过与Elsevier、Springer等的合作,在传播渠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学报》作为中文科技期刊,传播渠道单一,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针对上述问题,编辑部通过打造《学报》自主品牌,提升学术引领能力;通过深挖投审稿系统的附加功能,开通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服务,加强服务能力建设;通过网站动态消息、微信公众号、微信专家群、编辑个人朋友圈等,构建多渠道传播矩阵。在提升学术引领能力方面,编辑部基于上升发展阶段积累的专刊出版经验,成功策划出版了“庆祝长安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专辑”“庆祝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建六十周年专辑”“纪念刘国昌先生诞辰110周年专辑”“《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更名二十周年纪念专辑”等精神传承型专刊,打造了“坚守初心,传承精神”的自主品牌,极大地提升了《学报》学术引领能力。其中,“庆祝长安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专辑”得到了长安大学教师、校友以及关心学校发展的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极大支持,该专辑分上、中、下三册(2021年第1期、第2期和第3期),共精选发表了39篇论文,两院院士论文有2篇,第一作者为正高职称(教授、研究员或教授级高工等)的论文有25篇[18]。在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在更换投审稿系统有难度的条件下,编辑部通过深挖投审稿系统的附加功能(比如预出版等),开通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服务,进一步加快了稿件的出版速度,提高了服务能力,增加了用户黏性。在构建多渠道传播方面,编辑部通过网站动态消息栏目建设、微信公众号内容建设、微信专家群聚拢交流等,构建了《学报》多渠道传播矩阵,增加了《学报》的曝光度。

五、结 语

本文对《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2022年间刊发的92期共1332篇论文,从载文量、作者信息、基金项目、出版时滞、学术影响力角度进行了载文特征分析。回顾《学报》2004-2022年的发展历程,发表论文的学术质量不断提高、出版时滞不断缩短、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双双显著增长,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学报》坚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刊方向,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和出版法规,以反映我国地球科学领域最新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繁荣我国地质教育、地质科技与地质找矿事业,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为长安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及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世秋,蔡斐,李明敏.聚焦一流学科,培育高质量中文科技期刊———以《航空学报》为例[J].出版广角,2022(22):64-69.

[2] 刘莹,彭越,王滨滨.建设一流中文科技期刊路径思考———基于“卓越计划”梯队中文科技期刊的调研分析[J].科技与出版,2022(2):27-33.

[3] 何卓铭,杨悦,张雁,等.中文科技期刊集群化办刊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激光杂志社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33(11):1462-1469.

[4] 馬文军,程琴娟.中文科技期刊专刊出版活跃度、类型及选题策划分析:基于344种自然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的调查[J].科技与出版,2022(5):75-81.

[5] 马文军.地质学类33种中文核心期刊2012-2021年专刊/专栏出版态势及选题策划建议[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2,44(5):870-876.

[6] 初景利,王译晗.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与作用再认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33(1):1-7.

[7] 屈李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2019年载文及作者群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9):155-164.

[8] 耿庆斋,程晓陶,张伟兵.《水利学报》1956-2018年学术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J].水利学报,2019,50(10):1268-1281.

[9] 厉艳飞.数字化背景下科技期刊缩短出版时滞的路径探析[J].编辑学报,2016,28(4):354-356.[10] 刘雪立,魏雅慧,盛丽娜,等.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构成中的自引率比较———兼谈影响因子的人为操纵倾向[J].编辑学报,2017,29(6):602-606.

[11] 任艳青.基于引证数据的中文期刊综述论文组稿策略分析———以《自动化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7):752-759.

[12] 何学锋,彭超群.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动态评估模型[J].编辑学报,2002,14(4):238-240.[13] 张铁明,颜帅,佟建国,等.关于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0,22(2):99-102.

[14] 亢列梅,赵大良,霍振响,等.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策略[J].编辑学报,2022,34(3):267-273.

[15] 马文军,孙守增,刘洪涛.《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2010年载文信息及被引频次统计分析[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33(3):326-330.

[16] 王娟.科研人员投稿选刊影响因素差异研究———基于学科和职称维度[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34(1):32-38.

[17] 马文军,程琴娟,赵文义,等.《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应对芦山地震组稿的编辑策略[J].编辑学报,2013,25(6):594-595.

[18] 马文军,杨阳,刘青青.《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出版“庆祝长安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专辑”的编辑策略[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1,43(3):632-642.

[责任编辑:李婷]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