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需求视阈下融媒体记者的核心素养

2023-09-11 06:38赵燕
今传媒 2023年9期
关键词:记者融媒体受众

赵燕

摘 要:在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今天,作为传受两端非常重要的一方,受众对新闻信息各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立足于问卷调查结果,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受众需求视阈下融媒体记者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专业化、全能型、解读力、受众意识、呈现力是融媒体时代记者必备的核心素养,旨在为融媒体记者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受众;融媒体;记者;素养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9-0055-04

基金项目:山西传媒学院2020年度校级青年基金项目:“融媒体记者核心素养研究”。

一、引 言

从推动融合到加快推进深度融合,当前媒体融合发展已进入全面发力、深化改革、构建体系的新阶段,为了更好地适应变化、迎接挑战,媒体在保证新闻报道正确政治方向的同时,还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受众对新闻报道各方面的需求,进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与宣传目标。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笔者特投放问卷进行调查。问卷题目为:“融媒环境下受众新闻信息需求的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202份;公共设置问题15个,分别从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内容需求、新闻的报道方式、呈现方式等问题入手,了解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鉴于目前自媒体发展迅速,该问卷还设置了受众使用自媒体情况的相关问题。本文以受众需求为着眼点,分析融媒体时代记者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二、专业化: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提高信息辨别能力

在问卷中,相比较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获取渠道,84.16%的受众平时主要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新闻信息,由此可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对于各种媒体渠道提供信息的信任程度方面,74.26%的受众更加相信由传统媒体主办的网站及新媒体,因此,加快创建一批具有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非常重要。

如图1所示,在如何看待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优势方面,81.68%的受众认为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可信度高、内容权威”;61.39%的受众认为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优质、有深度、有见地”;41.58%的受众认为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原创”。由此可见,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加快技术赋能之外,还是要牢牢立足于传统媒体在真实权威、深度调查等方面的优势,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技术的加持,打造专业、权威、优质的主流媒体品牌。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新京报等传统媒体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融媒体产品,并成为引导舆论、弘扬主旋律的主阵地,其中,人民日报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报、网、端、微、屏等10多种载体,用户覆盖量超11亿的新型主流媒体。

新媒体具有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成本降低、信息传播迅速等特点,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内容,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范围,但是也加大了新闻信息把关的难度。在问卷中,69.8%的受众认为新闻报道中的虚假新闻应该得到管理。由于自媒体远离把关人,虚假新闻泛滥也成为媒体生态的一大特点,甚至完全失实的虚假新闻所占的比例也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真實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石。有74.26%的受众更加相信由传统媒体主办的网站或新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由此可见,公信力对媒体发展的重要性。面对众声喧哗的媒体生态,新闻记者不仅要练内功,强脚力,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创作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还要强眼力,去伪存真,明辨真伪,激浊扬清。

三、全能型:成为全能型背包记者,掌握多种媒体的报道手段

就喜欢的新闻报道方式而言,78.22%的受众喜欢“文字、图片”形式;75.25%的受众喜欢“音频、视频”形式;28.22%的受众喜欢“直播”形式;19.31%的受众喜欢“H5新闻”形式;14.85%的受众喜欢“VR新闻”形式;18.81%的受众喜欢“动画新闻、游戏新闻”形式(如图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文字、图片、音视频的报道方式依旧是受众在阅读或观看新闻时比较喜欢的方式;同时,受众对新闻报道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这对融媒体记者全方位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背包记者在记者主导型融合新闻的报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仅要具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的采集与制作能力,还要能够熟练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报道。背包记者将与网络相连接的相机、摄像机、笔记本、录音笔等采录设备放入背包里,背上这样的背包即可去新闻现场采集多媒体素材。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次使用5G+4K超高清便携式背包参与了亚洲博鳌论坛的转播。在融媒体时代,要求记者身兼传统媒体时代多种记者的角色,熟练运用多种媒体的设备与软件,这无疑是时代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

从2018年开始,中国新闻奖首次增加了媒体融合奖项,鼓励融合新闻报道方式。比如,由新华报业集团旗下的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推出的《6397公里的守护》,获得了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该新闻产品紧扣生态文明思想,采用H5的形式,将文字、图片、视频、绘画、歌曲、诗歌等形式很好地融合到了新闻产品中———手绘的长卷全景展现了长江流域的生态图景,长江水流原声与儿童朗诵的古韵诗词等音频更是丰富了报道形式。该产品得到了多家党媒与优质平台的转发,参与互动的受众达10万+,甚至得到了海外网友的关注与互动[1]。

在问卷中,40.59%的受众认为目前“新闻报道方式单一、不生动”,因此,熟练掌握多种媒体报道手段,并将它们灵活地运用于新闻报道中,成为融媒时代对记者提出的核心要求。

四、解读力:提升政策解读能力,实现权威化塑造与贴近性建设的结合

在新闻报道内容方面,81.19%的受众会经常关注时政新闻,53.47%的受众希望看到新闻中有关于党和国家政策解读的内容。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本身就是新闻事业的根本,而如何将党的理论阐述得深入人心,如何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凝聚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与前进方向,是新闻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目标。

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群众性原则是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新闻报道要善于将二者有机结合,实现权威化塑造与贴近性建设的结合。既传播了党的声音,又为群众喜闻乐见;既引导了舆论,又能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接地气”的方式把党的声音传播到群众的心坎上。

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新媒体品牌,“侠客岛”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时政新闻的解读与言论建设,大部分稿件的点击量在10万+以上,2020年底,用户突破千万,甚至受到了很多境外媒体的关注。“侠客岛”微信公众号的选题定位于国内外重要的时政新闻,确保了选题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借助于母媒的资源优势,邀请资深记者、高校学者、智库机构的研究人员给予稿件专业且深刻的见解。在确保权威化塑造的基础上,“侠客岛”微信公众号在内容呈现和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很好地做到了贴近性建设。为了提升新闻报道的呈现效果,“侠客岛”微信公众号多次与在地理类公众号中独树一帜的星球研究所合作,在《中国靠什么养活14亿人》这篇推文中,将多幅高清、精美、角度独特的新闻图片与简要的文字说明紧密配合,把我国解决粮食问题的壮举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出来,使受眾在愉悦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切实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做的努力,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此外,“侠客岛”微信公众号在语言文字方面一改官媒语言,大胆使用年轻化、通俗化语言,从《为啥要对“眯眯眼”说不?》《某些“金融大V”,是怎么割韭菜的?》这些标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闻报道通过使用轻松、如话家常的语言来帮助人们提升认知水平,进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在问卷中,68.32%的受众希望可以通过媒体得到调剂与放松,满足自身的娱乐需求。因此,作为融媒体记者,要善于在新闻报道中将党的主张生动地讲述出来,将重大主题形象地呈现出来,让亲民化、具有烟火气的报道更好地起到解疑释惑、引导舆论的作用。

五、受众意识:重视用户生产的内容,巧用互动特性反映民情民意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用户生产的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下,一些新闻客户端在设计之初就会将用户生产的内容直接嵌入到新闻产品中,比如,封面新闻APP专门开设了“青蕉”频道,用户可以随时将自己拍摄与制作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上传至该客户端。

国际上,用户生产的内容已经被广泛使用。比如,从2006年起,用户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新闻稿件、音视频等新闻素材上传至CNN网站,CNN也会对用户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把关,避免出现侵权与虚假内容。同样,BBC也拥有自己的UGCHUB,专业记者可以通过用户生产数据库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核实后对信息进行再加工。

在问卷中,84.16%的受众拥有自己的微博、抖音或是快手账号,说明目前自媒体的发展迅猛,受众广泛;“经常”和“有时”在自己账号上发布作品的受众,分别占比7.92%和18.32%,所占比例并不高(如图3);而42.08%的受众有通过媒体“表达个人意见或发表个人作品的需求”,说明我国用户生产的利用程度仍需加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融媒体记者需要转换思维,充分有效地将用户生产的内容补充到专业生产当中。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与新媒体平台在加强传受双方互动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问卷中,看到感兴趣的新闻信息,“经常”“有时”“偶尔”会点赞、转发、评论的受众分别占比27.72%、38.12%、26.24%,占比之和高达92.08%,由此可见,受众是十分愿意参与媒体互动的,这也对我们的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澎湃新闻的“问吧”版块致力于为受众打造互动交流的平台,围绕热点新闻、热议话题,邀请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这种互动不仅表达了民情民意,增强了受众黏性,各领域的专家在提供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很好地引导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融媒环境在加强互动性的同时,也为群众表达自身需求、帮助政府与媒体切实了解百姓诉求提供了更加便利快捷的平台。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在设计新闻产品时就专门开设了“问政”栏目,从物业乱收费、大货车噪声扰民,到工程款拖欠、社保退费未解决,百姓可以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出来。媒体在实现信息上传下达的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有效地加强了政府与百姓的紧密联系,实现了更大程度上的民主,成为政府民意回应常态化的重要手段[2]。

六、呈现力:优化新闻的呈现方式,提升阅读新闻的愉悦体验

面对相同的选题内容,新闻报道呈现方式的创新与优化也成为吸引受众的有效方式。在传统新闻学的认知中,新闻价值要素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人们习惯性地将趣味性放置于最后。而随着受众的媒体意识不断加强,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新闻产品时更加注重受众在阅读观看新闻时的感受与体验。在问卷中,65.84%的受众更愿意看到新闻“数据呈现得直观、形象”;75.74%的受众希望“新闻的现场感、体验感强”;45.54%的受众更愿意看到“故事性强”的新闻;41.09%的受众更加倾向于“互动性强”的新闻(如图4)。由此可见,不断优化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已成为融媒体时代对新闻报道的更高要求。

获得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融合报道《2021,送你一张船票》,通过融合多种呈现方式,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形象地展现在受众面前,实现了呈现方式的创新与重大主题宣传的有机结合。该新闻以H5的形式呈现,将文字、音乐、国潮插画、闯关游戏等形式融合于一体,受众将党诞生的年份与自己出生的年份输入之后,就能身临其境地走入党百年的发展历程。除了丰富的呈现方式之外,该新闻产品还非常重视与受众的互动,受众可以发射神舟飞船,可以生成纪念海报,在整个闯关答题的过程中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很好地将现场感、体验感、互动性结合于新闻中,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如今,H5新闻、VR新闻以及数据新闻已经被广泛使用,受众对新闻呈现方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媒体更好地将优质内容与先进的数字技术有效结合,不断提高受众的阅读与视听体验,呈现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产品[3]。

七、结 语

综上所述,在问卷中,认为媒体的新闻报道“完全满足”和“基本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受众,分别占比16.83%和66.34%,说明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方面获得了大部分受众的认可;而“部分满足”和“无法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受众,分别占比12.87%和3.96%,说明媒体的新闻报道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因此,在媒介融合深度发展的今天,专业记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灵活掌握多种报道方法、呈现方式,提升新闻报道的解读力,强化受众思维,成为专家型、全媒型记者。

参考文献:

[1] 刘传熙.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路径探析———兼评第30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获奖作品[J].新媒体研究,2021(3):104-106.

[2] 唐启方,姚旭.人民日报客户端政治传播的三重维度[J].新闻爱好者,2022(3):44-47.

[3] 雷跃捷,何晓菡,古丽尼歌尔·伊力哈木.“融合报道”的概念、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基于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融合报道”作品的比较分析[J].新闻战线,2019(13):40-47.

[责任编辑:李婷]

猜你喜欢
记者融媒体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