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亚运 杭州博物馆带你溯源中华文明

2023-09-11 09:26杭州博物馆提供
中国收藏 2023年9期
关键词:特展博物院中华文明

杭州博物馆提供

新石器时代 五节玉琮杭州市临平博物馆藏

5 0 0 0 多年前,良渚文化在此生发;2 0 0 0多年前,越文化在此起源;10 0 0多年前,宋文化在此兴起……这里是杭州。9月2 3日至10月8日,杭州亚运会(第19 届亚洲夏季运动会)即将在此举办,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杭州也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

作为杭州亚运人文体验点,杭州博物馆计划于9月16日至2 0 2 4年2月2 5日推出“与古为新:从中原到江南——中国礼制与尚古文化的源与流”特展,展现杭州历史变迁和文物珍藏,为国内外观众奉上一场有关文明的盛宴。

本次展览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主办,杭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院(筹))承办,同时得到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湖南博物院、苏州博物馆、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武义县博物馆、临海市博物馆、余姚博物馆、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等16家单位的支持。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50 00多年来一脉相承,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有关这一点,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英国哲学家罗素等均在其著作中有过相关论述。研究还发现,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其中,“连续性”是最为鲜明、最为基础且居于首位的特性,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古老文明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本次“与古为新:从中原到江南——中国礼制与尚古文化的源与流”特展的主题。

夏 铜斝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藏

资料显示,杭州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成为长江下游重要的文明区域,其区域文明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连续性,以5 0 0 0 多年前的良渚文化、2 0 0 0多年前的越文化与10 0 0多年前的宋文化为三个发展高峰。而本次特展就将以中华文明发展史为脉络,以杭州为视域,从“古”与“古物”的维度,将与尚古文化相关的一系列事件串联起来,以文物、文献与图像互相印证的方式,分五个单元展现中华文明传承中的杭州故事。

战国 原始瓷甬钟杭州博物馆藏

北宋 大晟“黄钟清”钟湖南博物院藏

想要讲好5 0 0 0 多年来的杭州故事,展览的脉络与展品的选择尤为重要。该展览以5 0 0 0多年文明史的时间为轴,通过对“古”的不同认知与实践方式及其对应的不同阶层,阐释“尚古”这一展览主题。比如,展览将夏、商、周三代的中原青铜器与春秋战国的江南原始瓷进行对比展示,进而探讨作为仪礼与秩序的载体;从金石收藏家、研究者在收藏、研究、著錄与讨论的过程入手,审视金石学从宋代产生到清代繁兴的过程;通过研究宋室南渡后的鼎彝之物,以证其对明清时期的收藏观念所产生的影响。元明以后,“ 古物”不只是被当作物品,也被视为事物的“ 替身”,及至明清时期,鼎彝古物已不再是有具体形态的“ 物”,而是成为繁多图样的其中一个视觉部件与要素,与各种长久流传于民间的祥瑞图案一起,被不断变化与重新组合成各种古器图形与博古纹样,构成传统文化的视觉意象,隐含着对德政、高雅身份、生活品位、家庭财富与家族命运的美好象征。

在规划与布置方面,该展览聚焦“作为考察对象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作为审美对象的历史”“历史知识的生产与流动”“历史知识的消费与消逝”。

而在展品选择方面,展览以古代鼎彝礼器、金石古物、陶瓷以及书画、古籍善本为主要展品,追溯先秦至明清的仿古传统与尚古观念,包括仿古的对象、方式,以及在传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衍生物、图像与文本,从对“往昔”的发现、模仿到憧憬与幻想,进而阐释其中所隐含的“天人合一、古今相宜”的尚古观念。

此外,从该特展中还牵引出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思考——“中华文明何以能够延续五千年?”“以杭嘉湖为代表的江南文化腹地何以表达传统文化?”前者关涉文明的“整体性”特点,后者聚焦“在地性”的表达,以回应此次展览的特殊契机,向全世界阐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值得关注的是,在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杭州博物馆还将策划系列公教活动,推出与展览相关的配套文创产品,以观众为中心,凸显地域特色,全方位、多维度地向世界展现“中国特色、杭州风采”。

猜你喜欢
特展博物院中华文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博物院寻兔记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现代化之路:共和国70年特展
参观河南博物院
与时代同行:河北博物院的创新使命
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