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保路运动诱发时代更迭

2023-09-11 09:26朱荫贵
中国收藏 2023年9期
关键词:股票铁路

朱荫贵

川汉铁路公司于1904年由四川总督锡良倡议创办,后吸收部分民间资本,变为官商合办,19 07年改为商办。今天介绍的这份股票(图1),是19 09年商办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其与中国近代第一股——轮船招商局的股票(图3)相比,无论在形制、设计还是印刷方面,可以说都有了飞跃性的变化,甚至可以称得上精美。

图1 光绪改宣统川汉铁路股票正面

一改股票固有模式

该股票的设计一改过去官方文告的固有模式,图案庄重大方,上方是云龙图案,两条相对的瑞龙在祥云缭绕中拱卫着“商办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几个正楷汉字,图案下方是这份股票的编号,再下面是竖排汉字,从右至左分别是公司成立的缘起和集股总数及大小股的说明(标点为笔者所加):“本公司蒙 督部 奏准商办,先集股本银叁千伍百万两。股票分大小两宗。大票计伍十万股,每股库平银伍拾两。小票计贰佰万股,每股库平银伍两。息单附给”。

然后是对股东和股东所在地的说明:“股东任德厚正昌系 省铜梁县”。中间是大号字“大股 壹股票”。再往左是该公司“总理 驻川 驻京 驻宜”的三个代表人的名字。最后是“年月日”。这里的年份原来印的是“光绪”字样,现在用红色的“宣统元”三个字戳盖在原“光绪”的字样上,看来是光绪皇帝去世后仍然采用原来印好的股票,但在年号上进行了改动的代用品。月份处填的是“全月三十日给”,“全月”应指的是农历十二月。

股票的这些内容用很精巧的深绿色花边圈围成长方形,四个角分别各有一个大写的“壹”字表示是一股。图案下方正中有横排小字“上海商务印书馆制造”。股票正文通过锯齿孔与息单相连,息单共分十期,第一期处留下了“息银支讫”的印戳。在股票和息单的两边各盖有大红的篆字骑缝章,以起到防伪的作用。在股票和息单中间处,还留有一行“铜梁县租票戳记”的红色印戳。

这份股票背面(图2)右方是有关利息方面的几种规定,总称为“息单须知”。左边上方是标志这份股票性质的一个火车机车行驶的图案。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图案下方用中英文对照印制了一段话:“此股单照定章不得转售或抵押与非中国人,如不遵章,此单即作废纸。”这体现了股票发行时正与外国进行“商战”,抵制外国势力侵入,“收回利权”和“振兴实业”的时代背景。背面的右上角还有一个“第四次股东会验讫”的红色印戳,表明这份股票的持有人已经参加过四次股东会了。从形制上看,这份股票不算存根,仅股票正文和息单相连部分的尺寸就有27厘米×35厘米,足有1.5平方尺,可以说是一份印制精美、凝聚若干时代特点的股票。

图2 川汉铁路股票背面

图3 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股”的1872年轮船招商局股票

可就是这样一份设计印刷都十分精美的股票,竟会成为清朝统治灭亡、进而导致中国封建帝制灰飞烟灭的导火索——由其引发的清末铁路“保路运动”。“保路运动”也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

仅凭热情集资修路

众所周知,甲午战争前,从吴淞铁路到开平铁路,近代中国铁路建设一波三折。甲午战争惨败的事实,震惊了各个阶层的中国人。在痛定思痛的过程中,思考日本何以能够打败清王朝的原因自然成了无法避免的课题。在此过程中,“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弱转强的看法很快达成共识,而修建铁路又被看成是日本转强的核心。

19世纪末2 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修铁路的高潮。由此,中国的铁路数量出现了飞跃,从甲午战争前的3 6 4 公里增加到19 11年的9 618公里,16年时间增加了2 6倍。除晚清政府筹集资金和借外债修建的铁路外(图4),此时还放开了民间集资成立公司修建铁路的禁令。19 0 5年前后,全国有15个省份先后创设了各种铁路公司,筹办各省境内的铁路修建。

图4 1887年开平铁路招股章程开滦博物馆藏

其中,江浙、四川、湖南、湖北几省境内的苏浙、川汉、粤汉、湖广铁路公司是民间集资修路的几大主力。川汉鐵路公司于19 0 4年成立,是成立较早的铁路公司,先是官办,后改为商办。

在集资修路成立的铁路公司中,晚清政府为实行“宪政”而设的各省地方咨议局的议员,也就是各地的“绅商”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号召“人人营路事若家事”,为广泛动员民众筹集资金,除采用公开招股、自由认购的方式外,他们还根据当地情况设想了种种办法,例如在普遍采用增加米捐、盐捐、谷捐、茶捐等办法抽收外,川汉铁路公司重要的集资方式是按收租时的租谷多少派股(图1股票和息单中间处有一行“铜梁县租票戳记”的红色印戳,表示这份股票就是在铜梁县收租时增收租谷折成的股票,而且是几个人“集成合”的一股)、加抽(鸦片)灯捐、土(即鸦片)厘(金),以及官股作补充。

湖南以路权关系“全省人民身家性命财产”“权利义务宜均享均担”为号召,除了议定路线所经田地“准按价作股”,佣雇人工“准照工算股”,应用各地材料“准以时价作股”外,还采取了随粮带征的“租股”,充任公职的湘人按廉薪多寡酌量出资的“廉薪股”,以及每年酌提房铺租一月的“房铺租股”作为补充等。浙江、江苏等省工人、农民、中小工商业者以及学校师生中许多人激于义愤,节衣缩食,踊跃认股。各省先后成立的铁路公司由于筹集资金方式的多种多样,许多从未参与过这种事情的百姓成了股东。由此,各省铁路公司的股东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但是,修建铁路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科技工作,并非仅凭热情就能成功的事情。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其中的破坏,也由于参与各铁路公司“绅商”的品质良莠不齐,以及有的怀揣个人的小算盘,因此在这期间各省铁路公司筹集的资金虽然不算少(各省筹集的资金总共近6 0 0 0万元,其中四川一省就有2 3 0 0多万元),但铁路实际建设进展的情况却不乐观。至1911年,各省铁路公司建好的铁路总共只有4 2 2公里,许多地方甚至停顿了下来,而资金账目不清、滥用和被挪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图5)。

图5 川汉铁路鄂境股票

保路风潮愈演愈烈

此后,晚清政府对民间铁路公司的态度发生变化,在邮传部大臣盛宣怀等人的鼓动下,准备改变为铁路“干路收归国有”,保留“支路商办”的政策,将过去民间铁路公司的权力收回。19 11年5月9日,“干路国有”上谕发布,川汉、粤汉等铁路都属于干线范围,在收回之列。11天后,盛宣怀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代表签订借款合同。尽管盛宣怀通过债券借到了巨额资金,但他并没有准备用这笔钱去兑换各省路权。

铁路收归国有并非由清政府兴办,而是通过上述“洋债”请洋人修建,因而遭到各省强烈反对,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都出现请愿、游行和罢课罢市等保路抗争活动。但是,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收归国有的补偿办法很不合理,尤其是在对川汉铁路收归国有时的资金补偿方面,被认为存在存款不还、倒账不问,商股不与湖南、湖北同等还本等问题,“对待川民,种种均以威胁从事,毫不持平”。

清政府拒绝了四川铁路股东偿还现金的诉求,准备比照湖广铁路(图6)借款模式由朝廷另借洋债,而这笔洋债必须以四川财政收入作抵押。四川民众认购川汉铁路的股票资金,主要来自田租,尤其是那些十石以上的地主,田租收入越大,认购的铁路股票越多。川汉铁路股东中有一半为地主,这些人在地方极具影响力。在这些人的领导下,四川保路风潮愈发强烈。

图6 英文版湖广铁路债券100英镑,上有盛宣怀签字。清政府拒绝了四川省铁路股东偿还现金的诉求,准备比照湖广铁路的借款模式由朝廷另借洋债。

1911年8月24日,川汉铁路召开全体股东大会,斥责盛宣怀等人是“夺路劫款,行同盗贼”,并宣布此后“全蜀股东不完捐税,不纳丁粮,无论政府如何逼借外债,川民概不负担”。9月2日,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端方在朝廷严旨催迫下率一部分鄂军入川镇压。9月7日,护理川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军首领数人。当日下午,数万成都民众前往督署衙门请求释放被捕人员,赵尔丰悍然下令开枪,屠杀数十人,伤无数,酿成大血案。此后川民奋起,9月8日,保路同志军围攻成都,附近十余州县响应,起义者不下2 0萬人。9月13日,同盟会组织卭州巡防营第八营士兵发动起义。9月2 5日,同盟会员吴玉章等在荣县起义,宣布独立。

由于一部分湖北新军随端方入川,武汉空虚,10月10日,革命军武昌起义成功,各省响应起义,纷纷宣告独立。10月2 6日,晚清朝廷以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为“干路国有”及湖广铁路借款“祸首”,被清廷宣布革职,“永不叙用”。11月2 7日,四川宣布独立,四川军政府成立。该年清王朝灭亡,绵延数千年的封建帝制灰飞烟灭。

当然,清朝的灭亡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诸种矛盾发展激化的综合结果。但是,它的灭亡却是由收归民间铁路公司的权利,直接伤害了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引发的。今天,当看见这份股票,想到那轰轰烈烈的时代变迁竟是由此引发开来时,一定会使人感慨万千。

(注: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猜你喜欢
股票铁路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承载网常用接口协议转换应用研究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连续上涨3天以上的股票
近期连续涨、跌3天以上的股票
近期连续下跌4天以上的股票
近期连续上涨4天以上的股票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