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与产业链现代化提升

2023-09-12 03:39彭劲松廖玉姣
中国西部 2023年4期
关键词:专精特新专精双城

彭劲松 廖玉姣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奔涌,正在深刻地改变传统生产组织方式。国际政治经济贸易持续动荡,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面临重新调整优化。近年来,全国各地围绕补短板强弱项,聚焦专业化、精细化和特色化,梯度化培育一批本土优质企业,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2022年9月,他在给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活力和潜力较强,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优化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引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统筹国家发展和安全等方面,均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013年,工信部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概念,指出“专精特新”企业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产业支撑作用强的企业〔2〕。随着国际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产业升级和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的确立,国家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详见表1)。

表1 近年来国家关于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及主要内容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设,构建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发展新生态,为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一、相关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是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由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综合体〔3〕。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力量。受此影响推动,有关“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与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互动及都市圈产业链的现代化建设相关研究正成为热门话题。相关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专精特新”企业选址布局偏好问题。区位理论认为,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约束条件下,企业将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最佳区位。傅十和等(2008)发现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分别受益于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4〕,陈建军等(2011)认为不同类型企业区位选择有别,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倾向于城市化经济向特大城市集聚,劳动密集型企业偏向于地方化经济向大城市集聚〔5〕。黄晓东等(2021)发现地理、技术、制度的邻近性是创新企业跨区域集聚的影响因素,“专精特新”企业更在意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以及知识、信息和创新资源的交汇等因素,并成为入驻布局的重要选择依据〔6〕。陆岷峰等(2022)发现“小巨人”企业向东部沿海、中西部发展较快省市集聚明显,以制造业、科技领域行业企业居多,科技人员占比高,这在客观上改善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构、强化了区域发展中的极核集聚效应,推动了以中心城市、都市圈为主要形态的区域经济的形成〔7〕。

二是有关“专精特新”企业对区域产业链现代化的推动问题。顾乃华等(2023)认为,区域产业链现代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8〕。张其仔等(2022)认为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是创新的生成能力,产业链的现代化需要创新型技术和产业支持,突出表现为“高精尖特”等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产业基础能力的显著提升、运行模式的持续优化〔9〕。在微观层面,即表现为大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企业围绕着产业链现代化的不断生成与完善,在地理空间的集聚壮大并形成高质量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过程〔10〕。“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区域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1〕。

三是区域高质量发展与高精尖产业集聚互动融合关系问题。相关研究表明,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与产业链现代化是产业与要素在特定区域空间适配性选择的结果,是一个互动促进融合提升的过程〔12〕。这种选择进一步强化了都市圈、城市群以及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13〕。城市经济理论认为,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在于集聚。现代化都市圈以“专精特新”企业为重要力量,构筑形成区域实力雄厚的现代科技产业集群。推进以产业链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空间高质量发展〔14〕,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并对提升我国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起到了显著带动作用〔15〕。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应是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重要路径〔16〕。“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提升国际国内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17〕。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到以都市圈、城市群为重要特征的发展新阶段。大力推进都市圈高精尖产业集群培育,提升以都市圈为重要载体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对都市圈创新能力生成、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升经济现代化水平、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新空间的作用机理等相关的文献讨论还不多,在理论解释与实证探索中仍存在不少空白点。本文以国家区域协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基于微观层面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对我国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内在推动力形成的意义,并寻求其推进都市圈产业链现代化构建的相关路径机制。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意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在提升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为突破口,有利于更好地优化成渝地区产业结构,提升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韧性,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助力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强化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能力。

1.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令经济全球化面临严重挑战,国际竞争力量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处于产业链调整和优化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在全球产业技术竞争新格局下,我国在产业创新领域的一些核心技术还没有实现质的突破,产业链上“断点”“堵点”较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杀手锏”技术较为缺乏,在核心技术层面,多个领域还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18〕。部分西方国家仍以冷战思维对抗中国的崛起,在全球贸易、产业、科技等合作中处处给中国设置壁垒和障碍,以对抗代替合作。另一方面,部分发达国家基于供应链安全和重构本国产业链,纷纷将国外制造业回迁本国,供应链布局更趋于本地化、邻近化和分散化。一些西方国家针对中国所采取的一系列遏制、封锁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全球产业链的构建造成冲击和影响。

面对国际严峻的发展环境,需要筑牢产业链现代化的“底座”。成渝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政治的战略大后方,国家稳定发展的“压舱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成渝地区经济发展在中西部领先。2020年10月,中央政治局审议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20〕。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专精特新”企业代表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已成为我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6.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西部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电子信息和汽车两大产业全域配套率超过80%,具有较为完整的区域产业链体系构建特征,在全国甚至国际上占有一定地位。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是成渝地区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重要一环。“专精特新”企业长期专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具有技术工艺水平先进、企业治理体系完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等特点。以“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而形成的产业创新力,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升产业核心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工业软件系统等“卡脖子”环节,推进产业铸链、补链、延链和强链,稳定经济发展大盘,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底盘,加速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成渝地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2.提升成渝地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时期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发展模式和发展动力开始转型。高质量发展更加强调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内生动力。“专精特新”企业聚焦核心主业,创新投入较大、创新能力较强,也是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杆示范。据工信部统计,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研发人员占比超过25%,平均研发投入超过7%,创新活动活跃、创新后劲充足,已经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22〕。

从典型国家和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看,大力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是推进国家或地区现代化转型,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的战略举措。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均将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提振本国经济、推进产业升级、抢占科技产业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德国在二战后重新迅速崛起为制造业强国,正是通过大力打造适宜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推进“双元制模式”专业人才培养等举措,大力培育制造业“隐形冠军”,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在德国近400万家企业中,有超过1400家是隐形冠军企业,占世界总量的将近一半,已经站在各细分行业的价值链顶端,为德国保持世界领先制造业强国地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23〕。日本通过实施“一町一品”计划造就了大批坚守本业、持续创新的“长寿企业”,极大地提升了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小企业成为日本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国家经济腾飞的一支重要力量〔24〕。

截至2022年末,我国已经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万余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近9000家,主要集中布局于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中高端产业领域。通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形成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等优质企业梯度发展的优化布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技术创新进入多点突破、群体迸发的新阶段,为成渝地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强大而良好的成长“土壤”和“雨露”滋养。截至2021年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共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6家,占全国的6.8%,在引领成渝地区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成渝地区应紧抓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机遇,顺势而为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激发市场微观主体的创新创造能动性,形成源源不断的内生性、体系性创新力量,带动提升我国整体科技创新动力、活力,助力我国加速构建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和网络强国,助力成渝地区培育发展新动能,有效支撑并带动我国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3.推动成渝地区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

“专精特新”企业是诸多产业在细分领域的标杆,也是衡量区域和城市创新能力及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创新生态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壮大具有重要涵养作用。“专精特新”企业的整体发展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投资环境和企业成长环境优劣。

东部地区典型城市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的开放创新生态营建问题,通过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进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贸易监管规则,大力保护知识产权,为“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营造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成渝地区地处西部内陆和长江上游地区,相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在开放平台构建、开放政策体系创新以及国际化营商服务环境水平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从平台、政策等诸方面系统考虑“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政策与要素供给问题,将更好地推动成渝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支撑产业链现代化存在的主要短板

对照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定位要求,成渝地区提升区域产业链基础水平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撑和枢纽节点,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

1.“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与产业链的配套及价值跃升耦合度不高

工信部在评选专精特新“小巨人”时,对“专精特新”企业及主导产品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符合工业“四基”发展要求、符合建设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方向、符合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要求。东部沿海城市“专精特新”企业普遍对本地产业链的铸链强链贡献十分突出。如深圳169家“专精特新”企业主要分布在半导体、新能源、医疗器械、软件和信息技术、新材料及智能制造等产业技术前沿领域,抢占了行业发展制高点。相较而言,成渝地区“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在装备、汽车、电子等传统产业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属于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较少,一些核心零配件不能本地化生产,对新动能培育形成的支撑力较弱。成渝地区以创新为核心填补技术空白、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不多。如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智能传感器等关键零配件,很多都需要在沿海采购或者从国外进口。成渝地区的行业龙头企业对“专精特新”企业引领带动力不强,一些创新型中小企业难以进入所在区域大型骨干企业的生产配套网络。

2.“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化储备不足,对区域产业创新链贡献较弱

“专精特新”企业往往由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成长而成,各类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是“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后备力量,孕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的摇篮。成渝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数量占据90%以上,贡献了60%左右的营业收入、70%左右的利税和就业。但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中坚力量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还较少、层次不高,有70%以上的中小企业还属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行业。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所在的川渝两省市高新技术企业约为1.5万家,其中重庆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为5108家,主要集中在重庆主城都市区;四川超过1万家,其中近80%集中于成都市,其它地级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不及成都的1/4。而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市场环境良好、市场主体活跃,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数量上远超内陆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如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6万家,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3.7万家,成渝地区仅相当于广东省的25%、江苏省的40%左右。代表一个地区企业专业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水平的企业及产品偏少。以制造业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及单项冠军产品为例,启信宝注册信息数据显示,成渝地区的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仅有8家,其中重庆2家、四川6家;仅有单项冠军产品15个,其中重庆7个、四川8个,远低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省市的水平(详见图1)。“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也有待提升,如成渝地区重要城市重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发明专利仅有6项,低于全国平均11项的水平,而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明专利有效量超过50件(含)的企业有18家,发明专利有效量超过10件(含)的企业达到201家,占全部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的69.6%(1)根据工信部网站、启信宝公布的有关数据进行整理而得。。成渝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缺乏创新的“独门绝技”,企业盈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25〕。

图1 我国四大城市群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产品数量情况

3.“专精特新”企业资本化运作程度不高,价值链创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专精特新”企业在成长壮大过程中,由于面临着新产品研发、国际国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有持续巨量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对流动性的需求更为迫切。通过企业上市融资等资本化运作,将有利于企业更加便利地获得融资渠道,找到战略合伙人,更低成本地获得发展资金。在全国前三批累计获批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已有近300家在A股上市。截至2021年底,成渝地区“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仅有19家,占比全国6.4%,其中四川15家、重庆4家。成渝地区上市“专精特新”企业指标也远低于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详见图2)。反观江浙地区,市场比较发达活跃,“专精特新”企业的上市水平发展的占比较高,如江苏省有28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A股上市企业就有56家,占比达19.6%(2)根据互联网发布的各城市“专精特新”企业报道的有关数据整理而得。。成渝地区不少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押物少,无法获得市场化担保公司有效支持,财政性担保各类信用贷款往往申请条款繁琐、资金落地慢、使用效果并不好。同时,成渝地区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充分,使得“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的服务支撑不强,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推进缓慢、效率不高,主要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较小。

图2 我国四大城市群重点城市“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情况

4.基于产业链构建的“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专精特新”企业在成长的初创期需要政府发挥好平台纽带作用,为其创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提供周到完善的资源支撑。成渝地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规划和系统性培育起步晚于沿海地区,起点低于一些发达城市,创新发展、知识创造和产业成果转化导向的发展环境仍不完善。相关政策设计还存在碎片化、分散化,没有结合国家对产业链供应链升级的要求以及各部门支撑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全局统筹、靶向用力,使之发挥最大效应。如新能源汽车是成渝地区正在大力发展的产业方向,但新能源汽车“大小三电”、先进汽车电子、网联终端系统等关键零部件还存在本地配套能力不足,相关政策对“专精特新”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支持没有及时跟进。各级主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企业意识不强,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运营不够规范,对“专精特新”企业在孵化成长阶段的帮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由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整体财政实力与东部沿海地区尚存一定差距,因此对进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企业给予的财政性奖励补助也略低于东部城市水平(详见表2)。银行和担保机构对企业开展信用贷款所需的数据分散在经济信息、发展改革、工商税务、海关、科技等部门,出于信息安全保密等要求,可供金融机构作为信贷担保评估依据的数据整合难度较大,加上银行受制于审计、监察和业绩考核等指标制约,惜贷、限贷现象仍较为普遍,融资贷款落地难。

表2 我国部分城市对进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奖励政策标准

各梯次高精尖人才和能工巧匠是“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创新的宝贵财富。成渝地区部分城市针对激励制造企业自身积极引才、留才、用才的办法还不多,在人才的激励标准和针对性上还有待进一步细化,一些城市各大高校和高职院校不能有效满足企业需求,对训练有素的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招聘困难,既有存量人才向外地流失的比例也不少。在调研中,成渝地区一些中小企业反映,对企业技术研发发挥关键作用的高端骨干人才能够享受的子女入学入托、职称评定等倾斜性政策有限,很多企业亟需的高端人才不想来、不敢来。

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与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的路径举措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紧扣全球科技、产业竞争变化发展趋势,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为切入点,以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先进性、完整性和辐射性为导向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建设,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现代制造业高地,在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重要位置。

1.聚焦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强化“专精特新”企业联合培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涉及两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统筹,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是一项重要任务。应从立足于国家战略定位和要求,加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提升产业链和供业链过程中的跨区域政策整合,优化“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的顶层制度设计,加强资源要素的统筹协调布局。可充分发挥川渝两地政府间高层次协作议事机制,共同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政策体系和发展方向,及时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纳入现代化产业体系板块建设的重点任务。构建成渝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图谱,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等领域,加大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的梯度培育。将“专精特新”企业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合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与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等任务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加强成渝共享的标准、检测、计量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互联网建设。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互助互通的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建设,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全方位、及时化的周到服务。

2.聚焦区域技术“卡脖子”问题,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定向梯度培育

围绕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科技战略大后方和国防科技产业力量的重要布局地等任务,深化“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理念,发挥“专精特新”企业对催化成渝地区科技资源潜力和活力的重要作用。要将解决国家在关键技术和战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作为成渝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发挥成渝地区科技创新中心的独特优势,争取国家对成渝地区科技产业发展关键领域的短板加大投入,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领域作为成渝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重点方向,以之为依托形成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簇”,打造更多的专精特新“独门绝技”,为构建国家自主安全可靠的产业链贡献成渝力量。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分级培育机制,加大既有存量企业提档升级培育力度,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储备培育一批、提升壮大一批、示范引领一批的思路,健全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加快培育形成引领型战略型“小巨人”企业“顶天立地”、创新型专业化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局面。

3.聚焦融资不足资本参与度不高,推进产融结合提升关键要素供给针对性

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统一的无障碍市场,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质技术、资金、人才等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充分融合。完善成渝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统计监测体系,构建统计、税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之间畅通的数据共享机制,为“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融资和资本化运作提供增信支持。健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灵活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加强对获得专项奖励补助的企业考核评估和跟踪帮扶,确保政策扶持取得明显实质性效果,对连续考核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应退出奖补范围。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落实情况评估,及时补齐政策空白点,及时取消不适用的政策并采用新的替换政策。支持国家证券机构在成渝地区打造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的综合性服务窗口,储备一批拟上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鼓励上市券商加强跟踪辅导,大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路演。积极引进并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集聚发展,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战略性投资支持。

4.聚焦“专精特新”企业价值链升级,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成渝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应承担起产业创新策源和引航的重要功能。基于从创新成果向产品转化过程的长周期和巨量投入的风险,更需要从提升创新生成能力和成长能力的角度,加强对成渝地区“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助力成渝地区的企业价值链战略性升级。要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对国家级、省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加强重大技术创新产品首制首试首用激励,以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优先采购等措施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精特新”储备库企业名录,对进入名录内企业获得的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给予一定支持奖励。优化成渝地区创新链区域布局,鼓励“专精特新”与成渝地区链主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组成联合体,强化产业在创新链上的节点联系,提升产业链创新链韧性。建立宽容创新失败的文化环境和创新创业损失补偿及援助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支持,提高融资的可获得性。建立“专精特新”企业风险担保基金和融资综合服务平台,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出口信用等金融保险服务,推进信用增进机构与融资担保、信用衍生品等机构开展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联合协同服务。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引领我国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区域经济板块。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为重要牵引力,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正当其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挥区位、产业、人才、科技等优势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有利于推进产业协同、化解区域“卡脖子”技术难题、提升区域要素配置水平,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的重要方略。本文分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进“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存在的突出短板,初步提出了以“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建设的举措路径。

由于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与产业链的现代化构建是一个动态变化和多目标约束条件适时调整的过程,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作为举措路径也将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的变化做出必要的优化完善。在我国统筹安全和发展进程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承担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载地、产业链战略枢纽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使命责任。未来,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的提升,还应进一步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关注并研究。一是在国际国内宏观发展形势的动态变化背景下,我国现代化都市圈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业链枢纽节点的内涵与价值特征是什么。二是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构建都市圈企业发展新生态,大力促进“专精特新”企业亟需的关键要素自由双向流动与优化配置的环境条件,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的内向集聚度和对外辐射力、牵引力。三是在现代化都市圈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过程中,如何发挥“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在创新策源力量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升区域创新集成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猜你喜欢
专精特新专精双城
聚焦硬科技领域 765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已上市
山西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44户
“专精特新”轴承企业之检测与试验初探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一图读懂“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实践及建议
新常态下鲤城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突围发展探析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实体书店多元经营的创新尝试及思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