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香云纱染整技艺的文创饰品研究

2023-09-13 01:25冯润胜古丽珠王维楷
西部皮革 2023年17期
关键词:香云纱饰品文创

冯润胜,古丽珠,王维楷

(广东白云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510900)

1 香云纱的简介

“香云纱”俗称莨纱绸,黑胶绸或拷绸,经过晒莨后的成品,从北宋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曾这样描述:“《本草》所论赭魁,皆未详审。今赭魁南中极多,肤黑肌赤,似何首乌。切破,其中赤白理如槟榔。有汁赤如赭,南人以染皮制靴。”香云纱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染整真丝面料,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匠人们现在已经开发出传统丝绸之外的电力纺、真丝、细花绸等多种布料用来制作香云纱。香云纱制作工艺繁琐且特殊,有“三蒸九煮十八晒”之称,制作流程如图1 所示,故其生产数量较少。

图1 香云纱的制作流程Fig.1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fragrant cloud yarn

2 香云纱的历史应用

香云纱由于自身面料特性的限制,以及自古以来应用于服装领域,而在文创产品开发上有一定难度,这多少阻挠一些设计师的创新思路。在民国时期,上海就有一批专门经营香云纱批发业务的广东办庄,如裕福祥、隆泰号等,将香云纱从广东运到上海,以上海为中心向其周边的省市如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经销批发。同时,香云纱也是张爱玲以及宋氏三姐妹最爱的旗袍布,由此看来香云纱应用在服装领域的历史悠久。

2.1 香云纱的运用现状

现阶段有香云纱所制作的衣服、丝巾、箱包、鞋子以及家纺用品设计。这是基于香云纱的纺织品属性,多数设计师都围绕这个特点进行设计而且设计风格大多趋于中老年化。

2.2 香云纱运用的新方向

香云纱的生产材料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制作的繁琐工艺从古延续至今。除此之外,它还受顺德当地的河泥地域限制,还有摊雾的不可控性,生产限制多,产量稀少。因此,为了提高香云纱的利用价值,在生产服装时的剩余布料,可以进行文创饰品开发。中华传统饰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由非遗传承人和设计师根据现代设计元素进行改良,让古老的非遗紧跟时代步伐,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创新香云纱的应用范围,为香云纱产品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而更好地推广非遗香云纱。

3 香云纱饰品的设计意义与价值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寄托,经过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世世传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延续至今。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今天仍具生命力,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其核心技艺、文化内涵一直为人们所传承发展,为人民群众所接纳所认可。为此有必要加大对香云纱产品品类开发生产的力度,香云纱文创饰品可以成为香云纱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保护、宣传、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

3.1 香云纱饰品的设计意义

传统工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随着近年来文化自信的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饰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也反映着时代的发展。大批量生产的饰品缺少独特的人文感情,消费者更加关注精神文化。传统工艺文化以多样化的形式综合应用于文创产品。饰品又是时尚界重要的服装装饰品,融入大众的文化精神需求,赋予饰品独有的语言、美学内涵与情感理念,更加生动地展现传统工艺文化、独特审美的基础上,全面提升饰品的艺术品质与文化内涵。香云纱因其独有的特色,非常适合设计系列独具中国古风韵味的各种饰品,款式设计简单但又别具风格。

3.2 香云纱的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富含民族特性的一种时代记忆,其中诠释着许许多多的历史信息,可以说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见证者。香云纱的用料制作与过程取之自然也是体现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香云纱文创饰品制作是利用香云纱服装产品制作剩余的布料进行再设计而使之“物尽其用”,香云纱文创饰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可进一步增加民族文化软实力,大力弘扬优秀传统中华民族文化,促使人们更深入了解非遗传统文化,对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3.3 香云纱的经济价值

伴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守护住中华民族的文化阵地尤为重要。在文创饰品中融入传统文化,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为传承民族文化开辟一条发展路径,故宫博物院文创就是一个很好的解答,自2017 年以来其文创产品收益就达15 亿元。香云纱文创饰品对于深化香云纱的设计应用有一定的意义,可增加香云纱产品的多样性,让香云纱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产品品类的设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刺激香云纱消费品经济的发展,为国产文创产品消费提供新方向。

3.4 香云纱饰品的学术价值

香云纱产品目前集中于服装与服饰领域,少部分应用在家纺领域,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余料,但是基本都做废弃物料处理,为此如何开发香云纱生产余料的文创商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饰品具有体积小用料少的特点,很好地匹配了香云纱余料的应用,使香云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料为企业再创经济效益。香云纱饰品的出现拓展了香云纱价值,扩大了香云纱的应用范围,为蓝印花布、缂丝、云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设计打开创新思路。

4 香云纱饰品的创新应用

目前,很多的香云纱设计师针对目前的困境与现状都在寻找新的突破口,以香云纱品牌“莨庄”为例,该品牌设计了许多香云纱文创产品,如茶席、沙发罩等,积极开发香云纱在服装以外应用的产品,但在饰品领域香云纱的设计还是非常稀少的。

香云纱服装制作时由于款式的不同,剩下的原料大小也不尽相同。如何利用这些剩余材料成为香云纱品牌设计师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香云纱开发文创饰品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此外还可以用拔染的手法,对于比较大块面的香云纱进行图案设计。利用服装制作剩余的原料去设计,不但是对香云纱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迎合了绿色消费的趋势。

4.1 香云纱饰品的设计方向

用传统的面料,做中国的设计。以现代的艺术语言结合香云纱雅致的美感,让现代思维与非遗文化有机结合,通过独特的香云纱面料载体让饰品更显精彩。香云纱的工艺特性及文化特征都有其独特个性,将香云纱与文创饰品的市场价值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浓厚的传统特色和现代气息、市场认可度较高的文创饰品,设计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香云纱饰品设计流程图Fig.2 Flowchart of Xiangyun Yarn JewelryDesign

在如今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让人目不暇接,“佛系”“躺平”等词汇的出现反映人们开始对宁静平和的需求。设计师可以根据香云纱背后的理念、特点结合客户要求去进行相关设计定制,从设计理念开始紧扣香云纱“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三蒸九蒸十八嗮的过程、薯莨的外形与颜色、香云纱的肌理等都可以是设计的灵感来源,如表1 所示。通过与不同材料的搭配组合制作出具有创意与文化品位等多层深度的香云纱饰品。

4.2 香云纱饰品的制作

通过走访香云纱品牌“莨庄”实地考察,观摩香云纱的制作过程,了解其文化理念,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香云纱文创饰品进行开发设计。一是轮廓运用。自然堆叠结合香云纱布料具有天然质感的悬垂特性,可将其进行规律地堆叠或挤压;二是香云纱与木材结合。利用香云纱的丝织物的动态流感,添加木材,在形态上形成完美的动静对比,在色彩上也能够形成柔和的色阶对比;三是香云纱与金属结合。通过材质之间不同的硬度对比把金属的硬与柔凸显出来。在文创饰品工艺设计方面的创新性思考模式,为香云纱文创饰品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创新工艺设计使其更符合市场需求。

5 互联网+香云纱

香云纱家纺用品、商品包装香云纱产品品类一直都在更新,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该被束之高阁,而应把它融入到人民的生活之中,香云纱一直跟进时代的脚步,但是在传播方面还是有不足之处。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建立了数字化博物馆,还对一些馆藏进行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开发,并借助物联网传播的优势,使香云纱文创饰品突破地域限制与文化认知限制,真正把香云纱传播出去。线上经济目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互联网+”的关键就是创新与传播,要实现创新传承,就得把内容丰富起来,讲好香云纱的故事。互联网的发展给非遗传承人和设计师更多的思维碰撞,激励设计师以创新的思维,推动香云纱产品品类的开发,为香云纱文创饰品的发展而做出积极努力。香云纱实践成果传播新的形态,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借助互联网去宣传非遗传统技艺与文创产品,线上平台的出现降低了作品与思想表达的门槛,使得更加优质的内容呈现在线上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将香云纱非遗文创饰品充分融合,即“非遗+互联网”的创新概念,用互联网赋能香云纱饰品时尚传播,使其成为重要的助推力量。

6 结语

香云纱作为一种独具艺术魅力的传统丝绸织物,由于其工艺难度大、成品价格高等特点,其受众发展较缓慢。基于饰品消耗原料少、价格相较于纯香云纱产品更便宜,更加能够让消费者接受,但也需要设计师在材料与工艺中找到平衡点。因此,如何更高效地将香云纱特有的传统文化特色运用到现代文创饰品设计以及如何更好地传播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香云纱材料和工艺特征的分析研究以及对香云纱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运用形式的探索,期望能够为今后香云纱在文创饰品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借鉴意义,同时也能为其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香云纱饰品文创
张震隆:非遗传承看少年
陶溪川文创街区
非遗传承理念下香云纱服饰的年轻化创新设计研究
BLOOMHUB饰品买手店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饰品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的历史与现代发展思路
饰品与灵感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