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项目法人组建模式

2023-09-14 21:30戴君洁
治淮 2023年7期
关键词:项目法人市级资金

戴君洁

(蚌埠禹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蚌埠 233000)

1 引言

项目法人是指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一般是政府机构或者公司。它通过合同关系对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实施管理,保障工程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多年来,一级项目法人组建模式在中小型、区域性建设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线”状工程、跨行政区域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因体制机制等原因,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管理层级相对多、统筹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多级项目法人模式有效解决或改善了一级项目法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2 一级项目法人组建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级项目法人组建模式往往是地方主管部门与项目法人合二为一形式,由主管部门兼任项目法人代表,抽调有关方面业务骨干组建项目法人机构,在工程建设期间专职从事建设管理工作,工程结束后撤销机构。

2.1 管理层级相对较多

一级项目法人组建模式一般需要设立现场建设管理机构,容易出现机构臃肿、办事复杂且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现场建管机构为临时组建,人员往往都是兼职,无论是在专业技术力量方面,还是在工程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很难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易造成管理水平和工程建设进展不一问题。

2.2 统筹协调难度大

一级项目法人组建模式的人员配置有限,在工程实施、财务管理等各种问题的统筹协调难度大,全盘掌控整个工程的建设实施困难,在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和资金等方面易出现问题,难以促使项目实施有序开展,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所投入的精力庞大。

3 多级项目法人组建模式

3.1 多级项目法人组建模式概况

以跨县区的市级工程项目为例,多级项目法人组建模式,由市、县项目法人按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协作配合”的原则,共同履行项目法人职责。市级项目法人即是工程一级项目法人,是工程“总牵头、总协调、总督导”单位,主要负责工程前期立项手续办理和工程建设中的综合协调、检查指导工作;县级项目法人是工程二级项目法人,具体承担本市境内工程的具体建设管理工作,对辖区内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资金管理等负总责。

3.2 多级项目法人组建模式的优点

3.2.1 调动地方积极性强

县级法人获得本县境内工程建设管理的自主权,负责本县工程招投标和移民迁占、配套资金筹措、外部施工环境保障协调等工作,体现了“投资、受益、实施”一体的原则,有利于因地制宜深入扎实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协调推动作用,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2.2 管理层级得到优化

机构臃肿、办事复杂且效率低下等问题得到优化解决。在人员配备上,县级项目法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代建模式,配备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既保证了工程项目得到专业化的管理,又能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资金进行有效的保证和控制。

3.2.3 统筹协调难度降低

市级项目法人仅需调度县级项目法人就能对工程建设进行整体统筹协调和全盘综合考虑,在协调处置各层面问题和关系方面具备优势。市级项目法人能够将更多精力放在规范基建程序、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工程建设监督检查等方面,可整体有序推进工程建设。

3.3 多级项目法人组建模式职责分工

3.3.1 招标投标

市级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工程勘察设计、设施专项验收、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专项验收等招标,招标投标由市级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县级项目法人负责组织本市建设项目的监理、施工、检测及材料、设备采购等招标,招标投标由相关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

3.3.2 质量安全

市级项目法人负责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落实质量安全责任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督促各方履职到位,主要工作方式为抽查、现场巡查、专项检查和委托技术服务等。县级项目法人对辖区内的工程质量安全负总责,并做好施工建设质量安全的过程管理。

3.3.3 资金管理

市级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资金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县级项目法人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报市级项目法人。使用市级以上资金支付的,各用款单位按照相关工程价款结算办法和资金核算内容要求及时报送资料,由市级项目法人审核后办理支付。使用县级以下资金,由县级项目法人根据各县财政部门的具体要求进行支付。

3.3.4 设计变更

对于工程重大设计变更,由市级项目法人组织县级项目法人编制,统一汇总后上报市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一般设计变更,由县级项目法人组织设计单位编制变更设计文件或变更通知单,必要时组织审查,经县级项目法人确认后实施,并报县级行政主管部门核备,同时抄送市级项目法人。

3.4 多级项目法人组建模式主要工作措施

3.4.1 一级项目法人

一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通过公开招标形式择优选择勘察设计单位,严格工程前期工作研究与论证,保证前期工作深度和质量。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项目招标投标、合同管理、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保证工程建设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定期举办建设管理培训班,不断提高参建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四是加强现场督导检查。建立常态化现场督导检查机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实际需要,赴工地现场进行督导检查。五是关注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重点做好前期审批、工程验收等重要节点和设计变更、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的各项工作,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3.4.2 二级项目法人

一是及时落实配套资金。积极协调市政府争取配套资金,为全面完成工程任务提供资金保障。二是积极开展迁占工作。通过召开部署、调度、专题会议,明确迁占任务和时间要求,督促推进迁占工作。三是着力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制”管理,强化现场建设管理。四是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建立并落实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终身责任制,积极推进标准化工地创建。五是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措施,推行安全生产规范化及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

3.5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5.1 解决重难点问题时间滞后

县级项目法人在遇到进度、质量、安全、资金等重难点问题需要协调解决时,因市级项目法人不常驻工程现场,不能快速了解情况,需单独安排人员再次进行现场查看,影响了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协调、解决各类重难点技术问题时间相对滞后。

3.5.2 工程设计变更管理不严格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了某种目的(利益或者方便)经常要求县级项目法人对工程进行设计变更,县级项目法人往往由于各种原因,顶不住压力,同意改变项目功能,缩小或者扩大规模,降低或者提高标准,存在资金剩余或超过投资概算的隐患。

3.6 意见与建议

3.6.1 推行工作专班工作机制

一级项目法人应推行工作专班工作机制,选优配强驻现场工作人员,深入一线,认真协助,做好在建项目施工现场巡回检查指导工作,及时发现、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进度、质量、安全、资金等问题,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有关重要工作及时向省级法人报告反馈,跟踪落实上级有关具体推进措施要求。

3.6.2 严格工程设计变更管理

一、二级项目法人要高度重视设计变更管理工作,严格控制重大设计变更,确需变更的要按照有关规定编制设计变更文件和履行变更手续。同时,还要及时开展设计变更项目的调查核实与上报工作,凡不按照规定程序及时核查、上报工程设计变更文件或未经审批擅自实施设计变更的,出现问题由直接责任人承担。

4 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法人组建模式的选用,应注意采取有效措施以“扬长避短”。多级项目法人组建模式在跨行政区域、“线”状、多投资方等工程项目中运用效果较好,各级项目法人都能名副其实、权责相当,工程建设管理过程更顺畅,进度、质量、安全更有保障,对实现工程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项目法人市级资金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浅析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广东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分析和探讨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市级电视新闻报道中同期声使用的技巧
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重要性、问题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