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分析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研究热点及趋势

2023-09-14 02:40吴奕宏
循证护理 2023年17期
关键词:发文图谱聚类

唐 芳,吴奕宏

铜仁市妇幼保健院,贵州554300

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1]。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腹泻是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约有52.5万名儿童因腹泻死亡,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2]。我国人口腹泻发病情况为0.17~0.70次/人年,而5岁以下儿童为2.50~3.38次/人年[3]。腹泻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小儿腹泻的治疗非常重要。临床治疗主要以口服补液及药物治疗为主[4],由于小儿脏腑发育尚不完全,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大量或长期使用药物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加重腹泻。外治疗法中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具有操作简便、无副作用、效果显著等优点,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在临床中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关于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相关文献较多,但对于该领域文献的分析利用尚不充分。本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核心文献的发表年度、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选择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文献检索时限为1959年7月30日—2021年10月30日,检索获得1 408篇文献,剔除会议通知、报纸、图书等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纳入1 134篇文献。检索词包括推拿、捏脊、摩腹、按摩、手法、婴儿、幼儿、婴幼儿、小儿、儿童、腹泻、泄泻、胃肠道综合征、肠炎等,检索语种设置为中文,具体检索策略如下。

#1 “推拿”(主题词)

#2 “推拿” OR “捏脊” OR “摩腹” OR “按摩” OR “手法”

#3 #1 OR #2

#4 “小儿”(主题词)

#5 “小儿” OR “婴儿” OR “幼儿” OR “婴幼儿” OR “儿童”

#6 #4 OR #5

#7 “腹泻”(主题词)

#8 “腹泻” OR “泄泻” OR “胃肠道综合征” OR “肠炎” OR “胃肠道功能”

#9 #7 OR #8

#10 #3 AND #6 AND #9

1.2 研究方法

将CNKI中检索的文献题录以“Refworks”格式导出,导出的文件命名为“download_XXX.txt”格式,再导入CiteSpace 5.8.R3软件,对数据进行转化和分析。软件参数设置:1)时间跨度选择1959年7月30日—2021年10月30日,Years Per Slice(时间切片)选择“1”;2)Term Source(主题词来源)默认全选,包含:Title(标题)、Abstract(摘要)、Author Keywords(作者关键词)、Keywords Plus(增补关键词);3)Node Types(节点类型)选择:Author(作者)、Institution(机构)、Keyword(关键词),Top N(阈值)均为50;4)关键词采用Pathfinder(关键路径),Pruning sliced networks(修剪切片网络),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修剪合并网络)图谱修剪算法进行修剪;5)关键词聚类分析选择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LLR)算法进行分析并标记聚类标签。综合各节点的频次、中介中心性、联系程度等信息,绘制文献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及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词等图谱,以实现对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度发文量

分析纳入文献可知,第1篇文献发表于1959年,1960—1976年间断发文9篇,其中1963年1篇,1965年2篇,1966年5篇,1974年1篇,1977年以后每年均有少量发文,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从1981年开始,发文量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1995—2013年,总体发文量较多,已形成一定的研究规模,提示该领域研究持续受到关注。2014—2020年发文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每年发文量均在30篇以上,2019年发文量最高,达87篇,提示该领域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2021年文献只纳入到10月,发文量较2019年有所减少,处于低热度期。见图1。

2.2 作者合作网络

通过对研究的数据分析可知,发表过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文献的作者共有888人,发文量居前20位的作者共发表文献82篇,个人发文量均≥3篇,其中冷丽发文量最高为9篇,见表1。根据作者共线合作图谱(见图2)可知,网络节点数为888个,连线为462条,网络密度为0.004 3,表明作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部分研究者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团队,目前形成以冷丽、丁竹松、曹晓、刘晓明为代表的4个较大的研究团队,其余各团队之间合作比较微弱,且不同团队之间缺乏合作,提示跨团队的合作交流不密切。

表1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研究排名居前20位作者发文量分布

图2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作者合作共现图谱

2.3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

对研究机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参与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研究的机构有742所,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河北省中医院(5篇),其次是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篇)、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篇)、江苏省中医院(4篇)、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4篇),发文量≥3篇的机构仅有13所,表明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集中于少数几所科研机构。见表2。如研究机构共线图谱(见图3)所示,虽然该领域涉及的研究机构数量多、范围广,但各机构均为独立分布,相互之间的合作较少,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

表2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排名前20位的研究机构

图3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研究机构共现图谱

2.4 关键词共现与聚类

2.4.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可发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潜在研究方向[5]。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是衡量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指标,中介中心性值≥0.1的关键词是该网络的重要节点,使用此指标来发现和衡量文献的重要性[6]。。共计547个关键词,统计频次居前20位的关键词和中介中心性(见表3)。结果显示:小儿腹泻(307次)、推拿(298次)、推拿治疗(266次)、腹泻(146次)、小儿推拿(114次)等为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小儿腹泻(0.51)、推拿治疗(0.34)、推拿疗法(0.45)、儿童(0.26)、泄泻(0.24)、疗效(0.21)等中介中心性较高,表明在该领域中这些研究比较重要且为热点研究。本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结果如图4,节点数n=547,各关键词之间连线E=884,网络密度Density=0.005 9,图中圆点半径及字体越大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连线越多则表示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越紧密。

表3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排名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

图4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关键词共现图谱

2.4.2 关键词聚类

关键词聚类可更清晰地展示该领域的热点主题,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Q值)、模块化Q值及聚类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S值)反映图谱结构性能[7]。本研究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采用对数似然比算法(log-likelihood ratio,LLR),对纳入关键词共现图谱的547个关键词进行聚类标记,共形成18个聚类标签(见图5),分别是:#0小儿腹泻、#1伤食泻、#2儿童、#3推拿治疗、#4泄泻、#5推拿疗法、#6足三里、#7腹泻、#8小儿推拿、#9小儿泄泻、#10中医推拿、#11婴幼儿、#12小儿、#13临床观察、#14推拿法、#15临床研究、#16寒湿型、#17大肠俞、#18大便常规。每个色块代表1个聚类,得出Q值为0.810 3(>0.50),S值为0.952(>0.30),表明聚类结构清晰且聚类合理,可行度较高。对18个关键词聚类标签分别进行描述(见表4),聚类编号与聚类规模成反比,节点数越多显示聚类研究热度越高,剪切值越大表明该领域关键程度越强[8]。通过表4可知,应用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疾病分型多为伤食泻、寒湿型,较为关注推拿穴位和临床观察等研究。

表4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关键词聚类列表

图5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关键词聚类图谱

2.5 关键词突现词与时区图分析

2.5.1 关键词突现词分析

关键词突现词是在某个时间段内出现频次较高的词,能有效反映该领域研究主题随年度变迁的趋势[9]。鉴于此,运行CiteSpace在关键词共现基础上选择控制面板上的“Burstterms”得出关键词突现图。图6为该领域22个突现强度关键词一览图,可以看出该领域历年的研究热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测未来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发展趋势。突现时间最长的关键词是“推拿治疗”,从1959—2001年,突现词包括“推大肠”“小天心”“外劳宫”等,表明该领域早期的研究多为推拿穴位。近5年来突现的关键词有“疗效”“穴位贴敷”“免疫功能”,表明推拿治疗效果和推拿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其中免疫功能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图6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关键词突现图

2.5.2 关键词时区图分析

关键词时区图可以反映该领域研究主题随着时间进展主要研究内容的演变,也能够反映该领域在某段时间内的研究发展趋势[10]。因此,运行 CiteSpace 在关键词共现基础上选择Timezone View以时区视图布局生成关键词时区图。由图7可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热点也在不断转变,该研究领域研究热点从早期的推拿治疗(穴位、手法)到中期的联合中医外治法(艾灸、中药敷脐、针刺等),后期主要集中于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的研究。

图7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关键词时区图

3 讨论

3.1 研究作者及机构合作薄弱,需加强交流与区域合作,形成多中心的紧密合作网络

通过对作者合作图谱分析,发现关于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人员有888人,核心作者462人,主要研究学者有冷丽、彭玉、刘丽、焦平、张军、孙安达、刘建平等,个人发文量均≥3篇,其中冷丽发文量最高为9篇。从图谱中可以看出作者之间形成众多分散的研究团队,团队合作较大网络是以冷丽、丁竹松、曹晓、刘晓明为主的团队,但所有的合作团队,只有内部合作紧密,其余各团队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单独作者节点较多。该状况不利于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研究的持续发展,易造成科研成果的深入性和全面性不够,阻碍该领域未来发展。故应加强各个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共享资源,博采众长,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研究机构分析发现,参与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研究的机构有742所,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河北省中医院(5篇),其次是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篇)、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4篇)、江苏省中医院(4篇)、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4篇),发文量≥3篇的机构仅有13所,表明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集中于少数科研机构。从研究机构间合作关系来看,各机构为独立分布,相互之间缺乏合作,不利于学术交流发展。因此,各医学院校、研究机构之间应该进行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互相分享推拿经验、推拿技术,为规范和完善该领域的知识理论结构提供桥梁,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3.2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研究范围广泛,但基础研究薄弱,有待深入研究

根据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来看,相较于药物治疗,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有明显的优势,疗效显著。如窦现飞[11]应用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结果显示,推拿组患儿体温、呕吐、腹痛、大便等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和治疗有效率均短于对照组。刘宏伟[12]研究显示,推拿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对关键词列表及图谱列表进行分析发现,“小儿腹泻”“推拿治疗”“推拿疗法”“儿童”“泄泻”“疗效”等出现频次和中介中心性较高,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从聚类分析来看,“伤食泻”“泄泻”“足三里”“临床研究”“大便常规”等为该领域的研究主题,这些关键词反复出现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形成了多个聚类,相关文献数量也较多,研究成果丰硕。结合关键词、突现词出现时间节点可以看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已从最初的推拿治疗,转移到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免疫功能的研究,近几年突现词以“疗效”“穴位贴敷”“免疫功能”为研究热点,但对于推拿穴位作用机制等基础研究较少,该方向缺少高频的关键词,无爆发值出现,研究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3.3 研究领域蓬勃发展,继续完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结合时区图可将我国推拿治疗小儿腹泻领域的发展历程客观地展现出来。推拿治疗于1959年第1次出现,在其后的65年间得到充足的发展,按时间可将腹泻治疗小儿推拿的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基础时期(1959—2001年),此阶段以“推大肠”“小天心”外劳功”“七节骨”为主要研究内容,重视推拿穴位的选择。第2阶段为发展时期(2010—2014年),这一时期推拿治疗小儿腹泻领域研究逐渐丰富,尤其在推拿联合中医外治法如“艾灸”“中药敷脐”“针刺”等方面的发展。第3阶段为繁荣时期(2015年至今),这一时期将推拿与穴位贴敷结合起来探讨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改善情况,为进一步阐明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今后可进一步完善高质量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分析不同年龄段推拿治疗的效果差异。

4 小结

本研究基于科学计量学与数据和信息可视化的基础,采用CiteSpace 5.8.R3对纳入的1 134篇文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图谱的形式,直观地反映了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但该领域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对于具体研究方法、作用机制等需要进一步探究,继续开展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为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使用提供可靠证据。此外,本研究仍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仅纳入知网单个数据库,今后可进行多个数据库的横向比较,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趋势等。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聚类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