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周炎病人根管治疗术前牙科焦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2023-09-14 02:40康曹阳
循证护理 2023年17期
关键词:根尖周炎牙科患牙

许 曼,康曹阳,孙 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苏210000

慢性根尖周炎是由于根管内长期感染或病原体刺激,导致根尖周围出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的形成及牙槽骨破坏[1]。随着显微镜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根管治疗材料的改进,根管治疗可清晰地探查髓腔与根管形态和结构,手术操作准确性高,能全面、彻底地清除根管内感染的牙髓组织,并通过填充和封闭根管系统,修复牙冠,为根尖周组织愈合提供优良的环境,继而实现对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据报道,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成功率超过85.0%[2-3]。焦虑症是指过度、持续的紧张、担忧、恐惧,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是指病人在牙科诊疗过程中出现了紧张、担忧、恐惧等心理。DA将导致病人配合依从性下降、治疗耐受程度降低、环境刺激敏感性增强,引起逃避、抗拒等行为,不利于牙科手术的顺利开展[4]。目前,DA的研究多集中在种植牙、拔牙领域[5-6],且研究对象以儿童、青少年居多[7],对于成人慢性根尖周炎DA状况并不清楚。本研究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病人根管治疗术DA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影响因素,旨在为成人慢性根尖周炎DA的识别和干预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学会批准(南医口院伦审-PJ2021-151-001)及认可,研究类型为横断面调查研究,调查对象均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门诊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病人,调查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7月,调查方式为现场发放问卷。纳入标准:病人均符合《牙体牙髓病学》[8]中关于慢性根尖周炎的诊断标准;手术类型为根管治疗术;年龄18~80岁;具备理解与填写调查问卷的能力;知情并同意研究内容。排除标准:伴牙体牙髓、牙齿折断、隐裂、颌面肿瘤、口腔黏膜疾病、颌面部畸形等其他牙周病变病人;非手术治疗病人;伴人格分裂、精神分裂、癫痫、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精神疾病;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根管治疗术相关禁忌;拒绝研究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社会人口学资料

采用我院牙科设计的社会人口学调查表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婚姻状况、医保支付方式等信息。

1.2.1.2 疾病特征调查

采用研究团队开发设计的慢性根尖周炎疾病特征调查表调查,该量表包括患牙位置、咀嚼无力、患牙疼痛3个条目。患牙位置条目配有恒牙名称图,切牙包括上下中切牙、侧切牙共8颗,尖牙包含上下尖牙共4颗,磨牙包含1~3磨牙共12颗,由病人根据患牙位置对应恒牙名称图确定,无法明确或存有疑问者可由护士口腔检查后确定。咀嚼无力:患牙无力,无法用力咬物,或用力咬物后出现不适感,由病人根据量表描述,确定是否有相关症状。患牙疼痛:由病人根据经历的主观疼痛状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病人过去3 d的整体疼痛状况,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分为重度疼痛。

1.2.1.3 焦虑状况

采用修正版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9]评价,MDAS包括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评价,“轻松”“有一点不安”“紧张”“害怕或焦虑”“很害怕或很焦虑,以至于身体会出汗或感到很不舒服”分别计1分、2分、3分、4分、5分,总分为5~25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其中MDAS≥12分为DA,12~15分为轻度DA,16~18分为中度DA,≥19分为重度DA。该量表经检测Cronbach′s α系数为 0.831,重测信度为0.714[10]。

1.2.1.4 既往根管治疗失败经历

由口腔科医生结合病人既往接受根管治疗术后患牙的情况确定,既往根管治疗失败标准参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拟定的根管治疗技术规范与疗效评价标准[11]确定:患牙经根管治疗3个月以上,主要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或表现为患牙叩痛、触痛、窦道或肿痛反复性发作,经X线片检查提示根尖周病变无缩小甚至增大。护士通过读取病历获取相关资料。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前向病人做必要的调查目的、方法、隐私保护解释,告知病人测评整个过程耗时7~10 min,由病人自主决定是否参与调查。取得病人同意后,向病人发放社会人口学调查表、慢性根尖周炎疾病特征调查表、MDAS量表,由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进行χ2检验;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R)值与95%置信区间(CI),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

共发放364份调查表,回收328份,剔除多项选择、无法判定等问题问卷8份,前后矛盾问卷11份,规律性作答问卷14份后,有效回收295份,有效回收率为81.04%。

2.2 术前焦虑状况

295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人MDAS得分为5~23(10.96±4.12)分,117例(39.66%)病人MDAS≥12分,被诊断为DA。其中70例(59.83%)为轻度DA,29例(24.79%)为中度DA,18例(15.38%)为重度DA,根据术前DA诊断情况分为DA组(n=117例)与Non-DA组(n=178例)。

2.3 慢性根尖周炎病人临床资料

295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人中,男143例(48.47%),女152例(51.53%);18~29岁72例(24.41%),30~39岁72例(24.41%),40~49岁76例(25.76%),≥50岁75例(25.4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3例(41.69%),高中及中专99例(33.56%),专科及以上73例(24.75%)。DA组与Non-DA组在性别、年龄、个人收入、既往根管治疗失败、咀嚼无力、患牙疼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见表1。

表1 DA组与Non-DA组基线资料比较 单位:例

2.4 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DA的单因素Logistic分析

自变量赋值:性别(男=1,女=2);年龄(18~29岁=1,30~39岁=2,40~49岁=3,≥50岁=4);个人收入(<5 000元=1,5 000~10 000元=2,>10 000元=3);既往根管治疗失败(无=1,有=2);咀嚼无力(否=1,是=2);患牙疼痛(无=1,轻度疼痛=2,中度疼痛=3,重度疼痛=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个人收入、咀嚼无力、患牙疼痛、既往根管治疗失败是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DA的影响因素(P<0.05)。详见表2。

表2 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DA相关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分析

2.5 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DA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见表3)

表3 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DA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3.1 慢性根尖周炎DA发生状况

DA是牙科术前较为常见的负性心理,DA易在医患/护患认知不对称情况下引起沟通问题,还可降低手术配合依从性,增加手术难度,不利于手术顺利开展;同时DA还可蔓延至术后,易引起病人对手术的怀疑情绪,导致医患矛盾。研究发现,DA病人术前、麻醉即刻、高速钻孔、根管器械置入时的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波动更大,病人经历手术过程的体验更差[12]。Cianetti等[13]对36篇涵盖了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关于牙科DA报道的Meta分析显示,DA发生率为10.0%~20.0%。陈青娅等[14]报道了121例种植牙手术病人DA发生率高达60.3%。常忠福等[10]调查发现,上海138 例年龄16~62 岁种植修复病人的DA发生率为59.42%。Silveira等[15]一项纳入了31篇关于成人DA的Meta分析显示,72 577例成人轻中度DA、重度DA与极重度DA的发生率分别为15.3%、12.4%、3.3%,总发生率高达31.0%。梅妹等[16]调查了150例根管治疗术前病人DA状况,轻度DA、中度DA、重度DA分别占23.3%、12.7%、6.0%,DA总发生率为42.0%。Olivieri等[17]调查96例根管治疗术病人的DA发生率为31.4%。本组295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人MDAS得分为(10.96±4.12)分,117例病人诊断为DA,其中轻度DA、中度DA、重度DA分别占59.83%、24.79%、15.38%。

3.2 慢性根尖周炎DA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个人月收入、既往根管治疗失败、咀嚼无力及患牙疼痛是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DA的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个人月收入、患牙疼痛、既往根管治疗失败是慢性根尖周炎DA的影响因素。

3.2.1 性别

Murillo-Benítez等[18]研究发现,根管治疗术中50%的男性有轻度焦虑,70%的女性为中度或高度焦虑,女性焦虑程度高于男性(P=0.017)。Do Nascimento等[19]研究也证实了该结果。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DA风险是男性的1.587倍,说明女性慢性根尖周炎病人DA发生风险更高。女性慢性牙周炎病人,口腔机械性异常感觉水平更高,且女性对疾病带来的生理、心理、社交感知能力更敏锐、持续性更久,是导致DA发生率更高的重要原因。

3.2.2 年龄

White等[20]研究认为,成人牙科病人DA发生风险与年龄关联不大。本研究对年龄因素进行分层对比发现,40~49岁DA风险是18~29岁的0.804倍,>50岁DA风险是18~29岁的0.783倍,30~39岁DA风险略高于18~29岁慢性根尖周炎病人。原因可能为:18~39岁年龄段的慢性根尖周炎群体为社会的中间层,抚养和赡养压力较大,经济负担较重,慢性根尖周炎引起牙科不适症状、给工作与生活带来负面影响。此外,该年龄段发生慢性根尖周炎或可引起其对自身口腔与身体健康更大的担忧,继而引起DA。

3.2.3 个人月收入

随着医保覆盖范围的逐渐扩大,根管治疗术已被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病人在根管治疗术中所需个人支付的金额并不大,个体的经济收入水平和DA关联效应较小。本研究显示,月收入>10 000元的病人DA风险是月收入<5 000元病人的0.772倍。表明慢性根尖周炎病人个人月收入越高,经历的DA风险越低。原因可能和高收入者社会阅历丰富、认知水平与能力更高,对慢性根尖周炎有更大的容忍度,心理弹性更高,更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轻慢性根尖周炎对健康心理的刺激。

3.2.4 患牙疼痛

反复肿痛、咬合痛是慢性根尖周炎的常见症状,Pereira等[21]报道显示,1/3的慢性根尖周炎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研究发现,疼痛可引起5-羟色胺(5-HT)、多巴胺等疼痛神经递质分泌异常,而5-HT、多巴胺被认为是焦虑发生的神经学重要诱因。Murillo-Benítez等[18]调查发现,根管治疗术病人术前疼痛和焦虑呈正相关(r=0.406),术前疼痛水平越严重,焦虑程度越高。本研究显示,轻度疼痛病人DA风险是无疼痛病人的1.259倍,中度疼痛病人DA风险是无疼痛病人的1.412倍;重度疼痛病人DA风险是无疼痛病人1.602倍。说明患牙疼痛是DA的风险因子,且随疼痛的加剧,病人DA风险逐渐上升。

3.2.5 既往根管治疗失败

根管治疗术是慢性根尖周炎的一线治疗方式,根管治疗失败率为5.0%~10.0%[22],根管治疗反复失败的病人中20.0%~40.0%需拔牙种植治疗[23],这意味着将带来更大的经济支出、口腔美观与健康问题,易诱发DA。此外,经历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人的信心不可避免地遭受打击,对治疗水平的怀疑、预后的担忧将增加DA风险。本研究中既往根管治疗失败的慢性根尖周炎病人DA风险是未经历者的1.445倍。

综上所述,本组295例成人慢性根尖周炎病人DA发生率为39.66%,女性、既往根管治疗失败、患牙疼痛程度是DA发生的危险因素,高龄和高个人收入是DA的保护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在根尖治疗术前应关注DA状况,针对DA的诱发原因开展积极的干预,调节其心理状态,协助病人顺利完成手术。由于本研究样本均来源于同1家三级甲等医院口腔专科门诊,代表的广泛性有所欠缺,今后需纳入多中心样本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根尖周炎牙科患牙
牙科手术
三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牙科膜片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牙科界茅台来了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临床研究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根管治疗联合瘘道刮治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