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推崇乐学

2023-09-19 08:28肖川
新教师 2023年8期
关键词:润泽感受力启迪

01

有家长送给孩子这样一份礼物:“学习很苦,坚持很酷——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学习的自己。”

“学习很苦”,这需要讨论:学习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克服贪图安逸的惰性,但学习也完全可以成为一种享受。有的人解数学中的难题就很能享受其过程并带来成就感。若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发现,学习就会很有乐趣。而“发现”需要掌握一些方法,比如,英语单词的拼写其实是有规律的。究竟有怎样的规律?这属于缄默的知识,很难明确表达出来。汉语精彩语句的表达,也有规律,这也要靠自己用心琢磨。我猜想,学识渊博的人,都是“乐学”出来的,而非一味“苦学”。

“坚持很酷”,就很有道理。在學习过程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就很难有所长进。“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何也?因为没有坚持,没有足够的强化,学习成果就会慢慢被生活中的琐屑与尘埃侵蚀、消磨,使心灵中的“生长点”不断萎缩并有可能泯灭,渐渐使心灵荒漠化,而不能成为泉水叮咚、溪水潺潺的广阔绿洲。

学识渊博的人,都是“乐学”出来的,而非一味“苦学”。——肖川

02

人们耳熟能详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前半句很在理。没有勤奋,要想博学多才就几乎没有可能。

勤,相对的是“懒”,是懈怠,是懒惰,是无所事事;勤,意味着乐于花功夫、费心血,并能朝着一个目标持之以恒、日拱一卒、百折不挠。勤奋,可以立身。一个人缺乏勤奋精进的品质,基本上就会一事无成。

这句话的后半句应该改为“学海无涯乐作舟”。欢乐、快乐、喜乐、乐观,都是积极的情感。有积极情感的支持,学习效果才会更好:当我们心甘情愿、喜滋滋地做一件事情时,效率会更高;当我们内心清丽明亮时,我们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的流畅性都会更好。

当你被逼着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时,更多的是会敷衍,会偷工减料,几乎不可能智如泉涌、甘之如饴。不要用“苦”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而应该用“乐”来激活、唤醒他们沉睡的、被遮蔽的学习潜能。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有的人无法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因为其学习效率低下。而这往往是由于“学不得法”:对于学习内容没有彻底弄明白,没有及时温习,没有很好地与遗忘作斗争,造成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上的浪费,进而造成了学习自信心的丧失和成就感的虚无。

学海无涯乐作舟。——肖川

03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古老的“格言”也常被人们用来劝学。今天对于这样的表达都需要认真地审视一番。

首先,“人上人”这个观念与现代文明强调的“平等”严重不符。

其次,如果“吃苦”或者说“努力”,就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这种充满了狭隘的功利色彩的训诫,有毒。但如果说“能吃苦”是“上等人”的标配,这倒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

再次,如果以牺牲“快乐的能力”而成为“人上人”,那又能如何呢?况且,“吃苦耐劳”是不是就能成为“人上人”也还是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强调培养孩子“坚毅”的品格,但同时要更多地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包括智力劳动的愉悦,感受活着的惬意与美好。在努力与快乐之间是有可能做到统一的。

如果以牺牲“快乐的能力”而成为“人上人”,那又能如何呢?——肖川

04

“学习方式就是人的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命题。我们不难发现:花笨功夫苦读出来的“小镇做题家”,往往缺乏灵性,个性上也多显得拧巴,从身体到性格都表现出不够和谐与舒展,当然离“优雅”就更远。

05

“亲近真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这是我几年前应邀为鸡西九中题的词。这也是我对“教育”最概括、最简洁的表述。

“亲近真理”,意味着“与真理为友”,用真理武装学生的头脑,在领悟与掌握真理中学会学习、获得成长。

何谓“真理”?这涉及认识论与知识论的问题,极为复杂。简而言之,牛顿力学的三大定律是真理,“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是真理;“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是真理;“甘蔗没有两头甜”是真理……

当然,科学上的真理,往往是暂时性的:或许有一天,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培育出两头都甜的甘蔗来。真理不是谁“宣称”的,真理不仅可以质疑,而且不惧质疑。真理是可以通过某些方法重复检验的。学生可以通过掌握真理的过程中来发展其智慧能力——通过对真理与谬误的验证与甄别,掌握真理,从而启迪智慧。

智慧包括人的感受力、记忆力、鉴别力、判断力与创造力;从另一个维度上讲,包括模仿、内化、迁移、表达的能力。

教育最终是要“润泽生命”。对人而言,“生命”通过“生活”来体现与展示。

对所有人而言,生活都是第一位的。“教育即生活”(杜威),我们可以通过生活来滋养、润泽生命。而如“快乐、高兴、喜乐、愉悦、惬意、幸福”这些积极的情感,于人们的身心都具有无比珍贵的价值与意义。

亲近真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肖川

06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乐学而成长起来的人一定会更加乐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享受人生。对所有人而言,学习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学习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乐学”的过程有利于青少年养成阳光、开朗、自信、主动、友善、热情与温暖的健康人格。这一点无论是从理论推导,还是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都能得到确认。让更多人乐学,然后乐生,拥有光辉灿烂的人生,这是生命教育所推崇和自觉追求的理想境界。

(责任编辑:林彦)

猜你喜欢
润泽感受力启迪
An Interesting Class:贾润泽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induced the 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 modification in Pt/Co based multilayers∗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郑润泽作品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书香诗韵 润泽童心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培养感受力 提升写作效率的新尝试
自然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