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开放性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23-09-20 17:42汪丽霞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31期
关键词:开放性创设生活

汪丽霞

一、问题的提出和界定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等,这些使得教学目标、内容、形式等比较封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采用开放性教学,以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实验研究的理論依据

1.认知建构理论。学习者不应被看成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积极的心态和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再造过程。

2.创造力的人格特征理论。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地带有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能毫无顾虑地表达观念与冲动,对未知的事物更开放,自我接纳、自我超越、自我整合。

3.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教育,生活即教育”。他强调,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提倡“教学做合一”,将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教学。

三、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开放课堂教学,构建“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

开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内容、形式等,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我主要落实三条课堂教学策略:设景激情、迁移探究。

1. 设景激情。紧密结合学生所熟知或关心的事物,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形成学生的探索欲望。

2.迁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新颖有趣、轻松和谐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主性。

(二)激发学习内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们认为,小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新奇好问,具有自我探求的愿望和表达观念的冲动。我们要求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提问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敢想敢问敢为的内在动机。

1.培养学生的目标性提问能力。每堂课初始,教师要善于构建学习的积极心境,注意将书本知识重新整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创设一个模拟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我发现、生成问题,感知到学习的意义,自然地确立目标。

2.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提问能力。学生具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需要,采用探究性自悟学习正是满足这一愿望和需要的有效方式。

(三)多元化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开放性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应该是开放的、多元化的。

1.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即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书面评价等各种形式。

2.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在评价内容上,教师既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客观性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评价。

3.评价对象的多样性。即在评价时,既要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又要对学生小组学习进行评价。

开放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教学理念的开放,离不开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开放。

猜你喜欢
开放性创设生活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