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与启发相统一: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交互逻辑

2023-09-20 03:10黄玖琴王德召
贵州社会科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灌输启发性马克思主义

黄玖琴 王德召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实践无不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教师与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主体,提高思政课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方法之一,是认识和处理教学教育中“教”与“学”、“灌输”与“启发”等诸多矛盾,促使各主体积极配合、协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1]等八个方面的要求,深刻总结了思政课建设经验,为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科学的方向。“灌输性”与“启发性”辩证统一于思政过程,二者价值不同,梳理其模式流变、现实困境,明晰其创新策略,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走深走实。

一、价值考量:高校思政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研究扫描

思政课中的灌输与启发是一对矛盾,教师既要承担灌输的主要任务,同时也要做好启发的精心准备,从而使学生在灌输过程中受到启发,达到以理服人、以文化人的目的。高校思政课对课程改革创新的要求更高。近年来,学术界对思政课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的关注度较高,对二者相统一的认识较为深入,相关成果集中反映了二者的以下关系:首先,二者各有丰富内涵和作用。灌输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坚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启发性通过价值引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助推思政课改革创新[2]。其次,二者均有其理论支撑。灌输性源自列宁的《怎么办?》,启发性源自《论语》[3]。第三,二者教学实践应用价值明显。在思政课教学中,灌输之理与教师启发灵活运用,相得益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水到渠成得出结论[4]。第四,探讨了二者相统一的实践路径。可以从整合学科逻辑与教学逻辑,完善教学的内容逻辑;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强化教学的固着点;启发学生自觉,激发学习动机等方面[5]。努力推进思政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的有机统一,使思政课改革创新落地落实[6]。要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思政课内容理论性和价值引领性,注重教学方法的守正创新[7]。

现有研究成果着重于内涵解读、理论基础、教学实践和实践路径等方面的探讨,基本厘清了该问题的脉络结构,为高校思政课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思路和借鉴。那么从灌输性到启发性、再到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模式转变是一个怎样的过程?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灌输性与启发性是什么样的关系?高校思政课贯彻落实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教学理念的创新策略有哪些?回答好以上问题,就能更深入地理解高校思政课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为落实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提供有效支撑。为此,应立足于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定位,进一步加强研究,从而更有效地发挥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价值和作用。

二、模式流变:高校思政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的多维意蕴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看,经历了从重视灌输性到重视启发性、再到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推动着思政课成为有深度和温度的重要课程。灌输性是稳固思政课政治性的必要手段,启发性是增进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方式,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彰显了思政课的育人特色与效果。

(一)稳固思政课政治性的“灌输”手段

高校思政课是一门理论性、思想性较强的课程,灌输性教育已成为必要的教学手段,体现了思政课政治性的显著特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解决立德树人工程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的关键,其作用至关重要。

“灌输”这一概念源于列宁,他在对当时工人运动的“自发性”而忽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错误思想作了批判[4],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8]317。这里指出了从“外面灌输”的必要性,这是由于从当时的历史条件、阶级意识和斗争经验看,无产阶级不仅难以自发地产生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而且其意识还处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舆论宣传的包围之中,提出无产阶级必须掌握维护自身阶级利益的科学思想武器,这就需要通过灌输的方式使其在思想中生根发芽。由此可见,“灌输”是人的意识形成的初期阶段、巩固阶段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完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发挥灌输的强力作用,这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和关键。因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加强”[8]327。灌输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手段,必要的灌输让大学生深悟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学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深植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教育内容的特殊性[9]。思政课“灌输性”应突出价值观认同中的政治导向[6],政治性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特征,坚持灌输性是引导大学生凸显政治性的主要途径。尤其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1]。必须坚持科学可行的灌输性教育。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会在大学生头脑中自发地产生,必须进行各种灌输,引导大学生真正理解、真心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入脑入心。教师不仅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拥有渊博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学理性分析的能力,让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高校思政课在凸显其政治性和思想性的同时,所展现出来的学术性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容忽视,需要教师用心研究,以学术性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增进思政课实效性的“启发”方式

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计划经济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功能往往流变为“硬灌输”,并在某些阶段占据主导地位,大大削弱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而要达到自主学习、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目的,还要运用启发性教育。从强调灌输性教育到重视启发性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发展进步的深刻体现。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对象,是检验思政课教学成效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启发性教育突出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语·述而》中讲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指出了教学中“启”和“发”的时机,强调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启”是帮助学生开启思路,“发”是帮助学生弄清事物本质属性。人是一种具有高度自觉意识的生命存在[10],思政课启发教育首先遵循着人的认知规律,比如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性[3],因为“学校的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并不由地方组织的良好愿望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等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11]。其次,高校思政课坚持启发性,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既提升他们批判与建构的能力[5],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因此,应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既要做到自主学习,针对教师提出的选题认真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开展探讨。同时,要加强师生之间的通力合作,教师应发挥主导性作用,课前准备好开放式的选题,并思考好采用那种教学方法,还要对选题的探讨进行推演,以便在问题探讨中掌控局面,师生共同推动选题的解决。

其实,启发性教育也体现了思政课的学理性的魅力。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而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2]。突出了理论对于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这也为我们开展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即要通过科学的理论引导群众并转化成物质力量,用彻底的理论说服人。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彻底的理论,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并且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先学一步,真正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对授课内容真心接受,并能进行透彻的学理性分析,才能够在教学中运用启发性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对理论、观点、结论思考,并以渊博的知识储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透彻的学理性分析,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三)彰显思政课育人的“交互”效果

在思政课发展史上,大体经历了强调灌输性、重视启发性到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三个转变过程,实践证明,思政课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立什么样的德、做什么样的人,都需要灌输性教育,而如何立德,如何做人,则是要进行循循善诱的启发性教育,因此,单一的灌输性或启发性教育虽然各自有其作用,但在发挥立德树人关键作用上均有所欠缺,必须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彰显育人的交互效果。

首先,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体现了教学中外因与内因的关系。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的灌输性教育是引导大学生身心发展、成长成才的外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大学生虽然精力旺盛、头脑灵活、思维活跃,但总体上心智还不太成熟,社会阅历较少,需要教师的精心培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正面的灌输和启发至关重要。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以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博学的知识储备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感染大学生,以不断启发的方式激发其自我思考能力的提升,指引他们走好人生的正途。

其次,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彰显了思政课的社会性价值与个体性价值。教育体系与社会制度文化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育本身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价值导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共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深厚的社会性价值。一方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来进行,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培养学生的社会属性,教育大学生如何面对即将走入的社会,怎样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学会怎样与人相处等等。当代大学生注重个性表达,展现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也受到多种因素,特别是互联网的影响,体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因此,要帮助大学生由个体向社会人转变,教学中通过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发挥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作用,使教与学、师与生良性互动,从而使人的个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统一起来,这样立德树人才是完整的。

三、创新方法:高校思政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实践理路

灌输性与启发性强调教学方式问题,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的关系,也是教师主导课堂与学生主体参与的问题。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必然要求教与学互动关联,师与生和谐共进,从而使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协同推进,共同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仍然存在如填鸭式教学、被动式学习、教与学关系割裂等问题,针对这些现实困境,在结合灌输性与启发性模式流变,辨析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可以从重构教学体系、革新教学方法和创设教学环境三个方面创新方略,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走向深入,提升教学实效性。

(一)重构思政内容丰富的教学体系

在以往填鸭式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担任课堂教学的主角,一味为学生注入课程知识,而不顾及学生的诉求及接受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在高校思政课中依然普遍存在,其忽略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不结合实际情况的“硬灌输”,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思政课的政治性要求的实现。因此,需要通过重构教学体系,坚持必要的灌输性教育,来破解填鸭式教学盛行的难题。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3]。首先要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以强大的灌输性教育扩大立德树人的教育影响。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是党和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后备力量,这一使命决定了其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体上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14]。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3]。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以科学的方法为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总体上还是比较丰富的,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但是要实现通过灌输性教育使大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的目标,仍然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例如,可以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系统梳理告诉同学们,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以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5]。再例如,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使学生认识到,党始终矢志不渝追寻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16]。思政课教学内容可以增加四史教育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等,通过授课内容的拓展增强灌输性教育的效果。

其次应重构思政课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学习的获得感。灌输性教学分为两种,其一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必备手段,通过教师对理论的系统科学的讲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真理的力量,真心接受思想教育,也促使学生思想认识得到升华;其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丝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与研判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启满堂灌模式,进行填鸭式教学,结果是教师讲得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学生却听得一脸懵懂,一无所得,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灌输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要反对脱离客观实际,忽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的“硬灌输”[17]。高校思政课坚持的灌输性教育指的是第一种,即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灌输,坚决反对注入式的硬灌输,这就需要在思政课教学中重构教学体系。开展专题式教学是重构教学体系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思政课教学中必要灌输的关键。所谓专题式教学就是打破课程原有的章节结构,在保持核心内容不变的基础上,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整合,组建成一定数量的专题。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可以根据近代史基本历史线索、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分期等角度思考课程授课专题的设置,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并调整专题,以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专题式教学内容的设置可以根据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进行动态调整,也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专业情况和认知接受能力进行优化调整,这就有利于思政课教学中灌输性教学的开展。

(二)创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由于思政课是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吸引力与重要性不及专业课,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抱着应付了事的心态,有的以课程考试过关为目的,这种被动式学习状态,无疑使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高校思政课需要革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坚持课程的启发性教育,破解被动式教学的难题。

首先,讲好思政故事,激发内生动力。“在这里,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讲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自己讲”[1]。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通过采用“课堂故事汇”的方式,组织师生一起将授课内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大家在身心愉悦中熟悉这些故事,并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为大家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率先垂范,认真备课,讲好故事,并深度剖析故事背后的道理与启示,为学生提供参考样板。另一方面,积极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故事汇”当中,并做好针对性指导,在教师主导下,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讲好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故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故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特别是新时代不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的故事。在引导大学生自主讲故事的过程中,需要思政课教师提前介入,精准把关,重点把好故事的内容关,展现思政课教学体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真善美。这一教学方法既能提升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体现了启发性教育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其次,构建学习机制,强化自主学习。一是构建起激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主学习动力的机制。结合落实学校的自主学习学分制、项目课程、全民阅读活动、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等,构建推动大学生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长效机制。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主学习活动。构建立体化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平台,网络学习与现场活动学习相结合,线上与线下自主学习无缝连接,强化思政课过程性学习,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读书沙龙、理论宣讲、主题征文、汇报演出、专题调研、参加学术会议等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三是开展好思政课“课赛耦合”品牌教学活动。根据每学期思政课教学内容,抓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理论宣讲、主题征文、文艺活动、汇报演出等常态化竞赛活动,以赛促学,深化思政课“课赛耦合”品牌教学活动,推动学生在广泛和深度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中,真切体验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味道”。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主学习方案的制定,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大学生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之路,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中主体性作用,充分启发学生思维,是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表现形式,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教学时空维度。

(三)创设教与学关系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与学关系和谐是提升教学育人效果的路径之一,要通过创设教学环境,坚守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交互性,来破解教与学关系中的不和谐难题。

首先,创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环境。高校思政课教学育人环境的构建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各方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努力来实现。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党政沟通协作,校内行政机构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参与和家庭参与,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育人环境。高校思政课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学中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展现,有利于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在高校教学中,要把“思政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因而要突破校园的限制,走出思政小课堂,开展大思政教育,把社会作为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大课堂,鼓励教师与学生走出校门,接受社会的洗礼与教育,努力做好大思政课的实践者,在善用大思政课中结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累累硕果。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思政小课堂的灌输性教育方式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再通过提出问题、布置社会实践任务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接受社会的洗礼与教育,寻求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实现灌输性与启发性的交互性。

其次,在坚持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打造教学品牌。新时代,我们应继续发扬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这是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一大法宝[18]。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等,这些我们丝毫不能偏离,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用灌输性教育的方式传授给大学生,守正的同时也要坚持创新,与时俱进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以党的最新理论指导实践,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性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以党的创新理论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9]。要立足社会现实问题,以大实践铸就“大思政课”引领力[20]。打造思政课教学品牌是优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将思政课相关的人物事件等以艺术形式演绎的方式打造“大思政课”教学品牌。例如,为推动全校师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某高校隆重举行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专场晚会。该场晚会在台前幕后凝聚了师生的心血,思政课教师起到主导性作用,为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马克思相关的书籍,从中找出能够打动人心,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进而指导学生编排具体节目,形成体系,随后,在节目排练中又充当导演的角色,给予学生现场的指导;学生在节目制作排练整个过程中起到主体性作用,通过教师的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节目的具体操作和细节界定都来自学生的自主发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为大家展现一个视觉大餐,也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精彩思政课,由此可以打造成具有特色育人效果的思政课教学品牌,为丰富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灌输启发性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