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入海口水环境调查及防治策略分析

2023-09-21 06:59王国发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5期
关键词:入海口高锰酸盐丰水期

王国发

(福建省东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引言

晋江是泉州市主要的生产、生活用水来源,流域人口密集,上游特色农业产业发达、下游大中小企业密集,是打造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的样板区[1]。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晋江流域生态问题依然突出,晋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任重远道。根据《泉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2004~2019年晋江流域水质总体状况较好,13个国、省控监测监测断面水质的III类达标率达100%,I、II类水质达标率在38.5%~78.2%之间,但I、II类水质达标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以2018年和2019年最低,泉州湾晋江入海口水质未达功能区目标要求,主要超标因子为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2012~2014年出现重金属铅超标现象。总体而言,晋江流域水系总体状况良好、但水质略呈下降的趋势。对晋江流域入海口的水质监测有助于了解晋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指标,对流域上游的污染溯源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为摸清晋江入海口生态环境状况,本次研究重点对晋江入海口区域水环境状况进行调查,探讨晋江入海口水环境恶化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晋江流域及入海口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1 调查方法

1.1 采样点设置和采样时间

表1 晋江流域及入海口监测断面、时间与参数

图1 晋江流域及入海口监测点位分布情况

1.2 样品处理

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分析严格参照文献[2]进行;监测项目包括盐度、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

1.3 评价标准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调查晋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水质,其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质功能类别,主要适用于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游泳区,各环境参数的具体标准限值,见表2。

表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溶解氧

图2绘出了2020年晋江鲟埔入海口丰水期(5—9月)、枯水期(10—12月)溶解氧浓度分图,晋江鲟埔入海口丰水期溶解氧浓度范围为3.51~5.15 mg/L,平均值为4.24 mg/L,均未达到III类标准,但未超过Ⅴ类标准;枯水期溶解氧浓度范围为4.62~8.07 mg/L,平均值为6.33 mg/L,显著高于丰水期,基本达到III类标准。

图2 2020年晋江鲟埔入海口丰水期、枯水期溶解氧浓度分布

图3 2020年5—12月晋江鲟埔入海口断面溶解氧浓度变化

从空间上看,晋江鲟埔断面3个监测点位的溶解氧空间差异不大,但监测点位的溶解氧时间变幅差异较大,其中以入海口左侧的时间变幅较为显著。入海口左侧溶解氧浓度范围为3.51~8.07 mg/L,平均值为5.08 mg/L,入海口中部溶解氧浓度范围为3.54~7.31 mg/L,平均值为5.03 mg/L,入海口右侧溶解氧浓度范围为3.64~7.15 mg/L,平均值为4.97 mg/L。总体上,5~12月,鲟埔断面溶解氧浓度呈缓慢上升的趋势,5~11月为Ⅳ类水质,11月后开始达到III类水质标准。

在晋江入海口鲟埔断面设置3个监测点。根据2020年5—12月航次的调查监测结果,入海口水质状况较差,仅有两个月份水环境参数数据能达到III类水质标准,多数月份入海口断面水质状况为IV类,超标因子主要为溶解氧、氨氮和总磷。对比各水期的水环境质量,丰水期(5—9月)三个监测点水质状况均为IV类,枯水期(10—12月)水质状况总体上略优于丰水期,其中12月三个监测点水质状况均达到III类水质标准。

2.2 氨氮

如图4所示,2020年,晋江鲟埔入海口丰水期氨氮浓度范围为0.545~1.08 mg/L,平均值为0.82 mg/L,基本达到III类标准;枯水期氨氮浓度范围为0.585~1.07 mg/L,平均值为0.77 mg/L,入海口左侧与中部略微低于丰水期,入海口右侧出现Ⅳ类标准的水质。

图4 2020年晋江鲟埔入海口丰水期、枯水期氨氮浓度分布

图5 2020年5—12月晋江鲟埔入海口断面氨氮浓度变化

从空间上,晋江鲟埔断面3个监测站位间的氨氮空间差异不大,入海口左侧氨氮浓度范围为0.594~1.08 mg/L,平均值为0.79 mg/L;入海口中部氨氮浓度为0.585~1.04 mg/L,平均值为0.76 mg/L;入海口右侧氨氮浓度范围为0.545~1.07 mg/L,平均值为0.83 mg/L。总体而言,5—12月,鲟埔断面氨氮浓度呈缓慢下降的趋势,除了5月、11月为Ⅳ类水质外,均能达到III类水质标准。

3) 加强对执行机构仪表气源压力过滤减压阀的巡检力度,尽量避免因执行机构气缸压力不足导致阀门开关不到位的现象发生,并确保仪表空气的洁净与通畅,防止仪表气源压力不稳造成阀门开度调整不顺畅,增加调节时间,影响阀门正常使用。

2.3 总磷情况

如图6所示,2020年晋江鲟埔入海口丰水期总磷浓度范围为0.11~0.22 mg/L,平均值为0.15 mg/L,达到III类标准;枯水期总磷浓度范围为0.14~0.31 mg/L,平均值为0.20 mg/L,高于丰水期,入海口左侧与中侧III类标准达标率为50%,入海口右侧III类标准达标率仅有20%。

图6 晋江鲟埔入海口2020年丰水期、枯水期总磷浓度分布

从空间上看,晋江鲟埔断面3个监测站位间的总磷空间差异不大,入海口左侧总磷浓度范围为0.12~0.25 mg/L,平均值为0.17 mg/L;入海口中部总磷浓度为0.12~0.24 mg/L,平均值为0.17 mg/L;入海口右侧总磷浓度范围为0.11~0.31 mg/L,平均值为0.18 mg/L。如图7所示,总体上,5~12月鲟埔断面总磷浓度呈缓慢上升的趋势,除了8月、11月为Ⅳ类水质外,均能达到III类水质标准。

图7 2020年5—12月晋江鲟埔入海口断面总磷浓度变化

2.4 高锰酸盐

如图8所示,2020年晋江鲟埔入海口丰水期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3.2~6.8 mg/L,平均值为4.13 mg/L,均达到III类标准;枯水期高锰酸盐指数变化幅度较大,浓度范围为3~4.8 mg/L,平均值为3.77 mg/L,略微低于丰水期,也均达到III类标准。

图8 晋江鲟埔入海口2020年丰水期、枯水期高锰酸盐指数分布

从空间上,晋江鲟埔断面3个监测站位间的高锰酸盐指数空间差异不大,入海口左侧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3~6 mg/L,平均值为3.95 mg/L;入海口中部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3.2~5.6 mg/L,平均值为3.93 mg/L;入海口右侧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3.1~6.8 mg/L,平均值为4.1 mg/L。总体上看,5~9月鲟埔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呈缓慢降低的趋势,10月以后则逐渐升高,除了6月Ⅳ类水质外,均能达到III类水质标准,见图9。

图9 2020年5—12月晋江鲟埔入海口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变化

2.5 pH值情况

如图10所示,2020年晋江鲟埔入海口丰水期pH范围为6.96~7.55,平均值为7.31;枯水期pH范围为7.41~8.12,平均值为7.86,略微高于丰水期。

图10 晋江鲟埔入海口2020年丰水期、枯水期pH分布

从空间上看,晋江鲟埔断面3个监测站位间的pH空间差异不大,入海口左侧pH浓度范围为7.11~8.09,平均值为7.50;入海口中部pH浓度为7.07~8.12,平均值为7.54;入海口右侧pH浓度范围为6.96~8.01,平均值为7.49。总体上来讲,5~12月间鲟埔断面pH相对较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2.6 化学需氧量

如图11所示,2020年晋江鲟埔断面3个监测站位间的化学需氧量呈现从左侧向右侧逐渐升高的趋势,左侧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4 mg/L,中部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7 mg/L,右侧图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9 mg/L,均达到III类标准。

图11 2020年5—12月晋江鲟埔入海口断面pH变化

图12 2020年5—12月晋江鲟埔入海口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变化

2.7 氮磷比

2020年,晋江鲟埔入海口丰水期氮磷比范围为4.42~9,平均值为6.09;枯水期氮磷比范围为3.45~5.0,平均值为3.83,显著低于丰水期,见图13。时间上来看,5~12月鲟埔断面盐度浓度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从空间上看,晋江鲟埔断面3个监测站位间的氮磷比空间差异不大,见图14。

图13 晋江鲟埔入海口2020年丰水期5~9月、枯水期10—12月氮磷比分布

图14 2020年5—12月晋江鲟埔入海口断面氮磷比变化

3 入海口水环境保护的建议

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统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系统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保护修复,调优、控源、治污、修复、管理等多措并举,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衔接,逐步改善晋江入海口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总体目标。

3.1 强化源头减排,提升治理水平

源头控制是水污染治理的关键,统筹岸上水里、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实施源头减排,强化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从根本上削减水污染。

(1)推进“污水零直排区”的建设,以老小区、旧城区、工业聚集区等为重点,按照“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排水全许可、村庄全治理”的要求,稳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2)完善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逐步完善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实现污水全域收集和处理;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清洁排放技术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率。

3.2 优化水资源调配,保障生态流量

在强调控源减排的同时,要优化水资源配置和闸坝调控,强化用水全过程管理,保障生态流量。

(1)结合闸坝和水库调度、深化节水,解决河湖生态水量不足的问题。

(2)合理布局和用水、用地结构,促进水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

(3)加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3.3 推进生态修复,提升生态功能

为推进晋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增强流域水体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同增效,需从以下3方面着手。

(1)加强流域湿地的保护,因地制宜实施退林退耕还湿,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有效遏制流域内湿地面积减少和生态功能退化,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2)实施河道和流域湿地的生态修复,作为试点湿地修复示范,因地制宜营造湿地生境、种植沉水植物或湖滨带水生植物,提升流域湿地自净能力,提升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实施水体污染物的原位治理试点,通过选择性地激活有益微生物,促进微生物快速繁殖,以消耗水中的氮磷钾等富营养化物质,恢复和增强水环境的自净能力。

4 结论

(1)晋江入海口水质的主要超标因子是氨氮和总磷,其中氨氮超标最为严重。此外,晋江入海口(鲟埔断面)出现溶解氧超标的情况。

(2)从空间分布上看,晋江入海口左侧监测点位的水质优于入海口右侧,表明入海口水中污染物浓度分布不均,呈现右高左低的分布情况。

(3)从时间分布上看,晋江入海口水环境各要素的时间变化无明显规律,但总体上来看,2020年10~12月期间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差。入海口枯水期的溶解氧浓度、总磷浓度明显高于丰 水期,氨氮浓度却呈现出丰水期高于枯水期的现象(除入海口右侧站点外)。

猜你喜欢
入海口高锰酸盐丰水期
从多元函数角度探讨高锰酸盐指数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南宁市主要地表水系放射性水平及不同水期放射性水平研究
全自动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016-2019年天桥区城乡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城市河流入海口周边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沈阳市地下水硝酸盐氮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高锰酸盐指数测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镀锡板高锰酸盐体系钝化膜的制备及表征
滇池流域入湖河流水文形貌特征对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