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后台管理界面数据可视化研究及设计

2023-09-25 08:05李曦王嫚徐立青杨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23期
关键词:工业设计界面设计

李曦 王嫚 徐立青 杨莎

关键词:人机工效;后台管理界面;界面基础组件;界面设计;工业设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移动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1]。现今,互联网不但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影响着商业领域的方方面面,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数字化解决方案被更多的公司开始运用,帮助它们发展各项业务,而界面是用户与媒体接触的最直接的部分。界面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不仅要使其功能符合用户要求,外观满足用户心理,还要体现界面设计的艺术性、创新性以及互动性[2]。因此,对于公司和设计师而言,如何在增强用户体验感的同时,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视觉搜索是通过心理学科手段研究搜索过程中视觉信息处理特征和处理机制的方法。根据文献综述,目前对视觉搜索的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视觉搜索模式、视觉搜索策略以及对广告和网页的视觉搜索分析研究。Sternberg最早提出搜索模式,并得出搜索参与者的响应时间将与项目数或存储集的大小成正比[3]。紧接着出现了Neisser的简单搜索[4]、Treisman 的特征搜索[5]、Cave和Woltfe的引导搜索[6]。于瑞峰、孔哲昕等人的研究得出,人们搜索时通常有三种视觉搜索方法:系统搜索、半系统搜索和随机搜索[7]。

关于视觉搜索的研究最常见于广告和网页中。因此,在进行网站设计时必须将用户页面和人为页面两个设计因素考虑进去。赵乃迪以页面密度和搜索目标位置为自变量进行试验,分析了页面布局在不同场景下如何影响用户的搜索效率[8]。张茜研究分析了在线旅游广告的大小、位置和类型的差别如何影响人们的视觉搜索,分析研究了视觉搜索如何影响广告的效果,并评测了人们对旅游广告的态度[9]。闫丹以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为基础来研究人们在搜索中视觉注意力是否会受到色彩的影响[10]。

2 实验

2.1 实验设计

本实验以按钮位置及形式、标签对齐方式为自变量,以眼动数据、任务完成时间等为因变量,探索对工效的影响。参照相关研究和实验设计,按钮的放置位置分为左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按钮形式分为彩色文字+同色边框(形式一)、彩色文字+同色下划线(形式二)、彩色文字(形式三),如图1;标签对齐方式分为左对齐、右对齐。

2.2 实验对象

邀请14名(男女比例1∶1) 经常使用后台管理系统的人员参与本次实验,平均年龄为28.4±2.2岁。在实验开始之前,主试布置好实验环境,调试好实验设备,向被试详细讲解实验流程,保证被试充分理解并顺利进行实验。

2.3 实验设备

被试完成试验任务时采用Tobii X2-30眼动追踪仪进行眼动指标采集[11]。使用ErgoLAB 3.0软件获取注视次数、注视区域注视时间的百分比、瞳孔直径、眼球运动轨迹、热点图等。

2.4 实验环境

实验在长5.8m、宽4m、高3.6m的空间内进行,室内温度和湿度合适。为了排除光线环境对实验的影响,使用专业的遮光窗帘来隔离周围的环境。显示器放置在73cm高的桌面,从显示器到桌面边沿的距离为46cm,显示器与垂直方向呈15°夹角,眼睛到显示器的距离为72cm。为了保证视线相同,让被试坐在相同高度、与桌面距离一致的座椅上,整个实验过程中保证周围环境绝对安静。

2.5 实验程序

实验对象需要按照图2所示的实验流程完成实验。第一步,对眼动仪进行校準,并告知测试者实验流程。第二步,进行实验一,被试坐好后,根据电脑屏幕中间的提示指令搜索目标对象,找到目标后立即点击鼠标即可结束,第一次数据采集完毕,接着跳转至下一张测试材料,开始第二次数据采集。按钮位置和按钮形式每人各采集3次,标签对齐方式每人采集2 次。第三步,进行实验二,步骤同实验一,测试材料共18份,即每位被试需要做18次实验,每人实验时长约2min。

2.6 实验评价指标

搜索时间:从实验对象开始搜索(即首次注视时间)到找到目标并通过按键做出响应的时间。搜索时间越长,实验对象的搜索效率越低。

目标区域首次进入时间:指实验对象首次凝视搜索目标区域的时间。实验对象第一次进入目标区域的时间越短,该区域吸引实验对象注意力的能力越强。

兴趣区整体注视次数:可以反映出不同因子水平上刺激材料的认知加工速度,即目标区域中凝视次数越少,因子水平上的刺激材料就越容易受到认知加工的影响。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按钮位置眼动数据分析

表1为按钮不同位置在搜索时间、目标区域首次进入时间、兴趣区整体注视次数被试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结果证明方差齐性(P>0.05) ,方差检验结果显著(P<0.05) 。

在按钮不同位置中,右对齐与居中对齐差异显著(P=0.016<0.05) ;右对齐与左对齐差异极显著(P=0.005<0.01) ;居中对齐与左对齐差异显著(P=0.013<0.05) ,故按钮右对齐的搜索效率最高,如图3。

3.2 按钮形式眼动数据分析

表2为在按钮不同形式下,搜索时间、目标区域首次进入时间、兴趣区整体注视次数被试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结果证明方差齐性(P>0.05) ,方差检验结果不显著(P>0.05) ,故按钮形式对被试的搜索效率基本没有影响。

3.3 标签对齐方式眼动数据分析

表3为标签不同对齐方式下,搜索时间、目标区域首次进入时间、兴趣区整体注视次数被试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结果证明方差齐性(P>0.05) ,方差检验结果显著(P<0.05) 。

标签右对齐的平均搜索时间小于左对齐;标签右对齐的目标区域平均首次进入时间小于左对齐;标签右对齐的兴趣区平均整体注视次数小于左对齐,说明标签右对齐的搜索效率明显高于左对齐,如图4。

4 结论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按钮位置对工效影响显著,右对齐更能提高工效;按钮形式对工效影响不显著,选择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式一,标签对齐方式对工效影响显著,右对齐更能提高工效。在三者的交互影响下,最佳搭配为按钮右对齐,按钮选择形式一,标签右对齐,能减少用户认知负荷,如图5。

猜你喜欢
工业设计界面设计
《京燕儿》APP界面设计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面向智能手机的UI界面设计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高校艺术类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