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四史”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2023-09-27 08:23张映明
活力 2023年4期
关键词:四史党史精神

张映明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湘潭 411102)

2020 年1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提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四史”)的重要命题以来,各高校都在认真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力求以最佳方式、最实举措取得最好的学习实效。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更好推进“四史”学习?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和接班人的大学生对“四史”学习教育有何期待?如何提高高职大学生“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的能力?本文以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调查研究。

一、问卷调查结果报告

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2021 级学生,共有964 人参与调查,湖南籍学生占75.2%,女生占83.8%,男生占16.2%。高考选科含政治或历史科目的有540 人,占56.0%。

(一)高职大学生对“四史”学习的认知状况

高职大学生对“四史”学习掌握程度的自我评价调查显示:7.16%的学生自信地认为已较好掌握“四史”,69.50%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得一般,23.34%的学生明确表示掌握得较差。对“四史”学习包含哪四个组成部分的调查显示:91.91%的学生认为包含社会主义发展史,87.66%的学生认为包含改革开放史,86.83%和74.07%的学生选择党史和新中国史,选择干扰项近现代史的学生占66.29%。可见这部分学生没有用心关注“四史”学习这个热点话题,有必要创设机会让他们加深印象、加强学习。这一结果也从另一个问题上得到印证:调查中非常认可目前“四史”学习教育宣传力、影响力的学生只占16.81%,认为很好的学生占36.51%,认为尚可的学生占44.09%,还有1.76%、0.83%的学生表示“四史”学习教育的宣传影响力较差或很差。

(二)高职大学生对“四史”学习的情感态度

在问及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参与到“四史”学习活动时,有35.06%的学生是主动参与,因为自己比较感兴趣,平时关注较多;55.50%的学生坦陈是老师要求参加的。在探究如何提升“四史”学习成效的问题上,大部分学生注重的是参与度、趣味性、新颖性和沉浸感,注重形式和频率的学生分别占35.27%和34.75%。在调查去红色景点参观的意愿程度时,有37.14%的学生表现积极,38.49%的学生比较积极,22.41%的学生反应冷淡,还有部分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由此可知,高职大学生有很强的“四史”学习意愿和学习期待,大多喜欢参观红色景点,愿意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体验并传承红色精神。

(三)高职大学生对“四史”学习的途径选择

调查显示,86.83%的学生是从思政课堂上了解“四史”的,其他渠道依次是互联网、电视节目、书籍、电影、实地参观和学校活动等。在什么时期学习“四史”最合适的调查显示,39.63%的学生表示任何时期都可以学习,26.45%的学生觉得在大学时期最合适,认为在高中、初中、小学时期最合适的分别占22.82%、9.34%和1.76%。在什么时间节点学习“四史”最合适的调查显示,选择特定节假日的学生占64.42%;选择周末或课余时间的学生占20.33%;选择其他时间的学生占15.25%。在问及学生喜欢参加什么类型的“四史”学习主题活动时,排名第一的是观看纪录片,占76.24%,紧随其后的是参观红色景点、主题班会、大型讲座、读书分享会、知识竞赛。

以上调查表明:高职大学生的“四史”学习意愿强烈,但知识掌握程度有待加深,学习途径有待拓宽,学习形式渴望多样化。

二、“四史”学习教育对高职大学生的意义价值

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知与不知”“认知与认同”“认知与践行”三对矛盾,实现“明理”“悟道”“笃信”“力行”的阶段性跃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首先有必要帮助高职大学生明确“四史”学习教育的意义价值。

(一)形成正确认知、坚定“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深入学习党史,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深度学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实践中建功立业。深入学习新中国史,就是要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有何显著优势,为什么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凝聚起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深入学习改革开放史,就是要懂得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在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充分彰显青年一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要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厚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满怀信心地向前进”。通过“四史”学习教育,才能让青年学生知道历史,知道我们的根和源,才能使他们感同身受,理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意义,进而在心中迸发出传承百年党史中的艰苦奋斗精神,继续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而奋发努力的梦想。

(二)弘扬高尚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党的百年奋斗不仅创造了伟大的社会发展成就,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为时代特征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为时代特征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为时代特征的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时代特征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

这些熠熠发光的精神力量犹如一座座能量站,为青年学生注入无限的正能量,给他们充电加油,使他们在人生路上不退缩、不气馁、不放弃,自信自强,勇往直前!

(三)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坚毅品格

“四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理想信念的光辉历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他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

高职大学生要自主自觉地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磨炼迎难而上的勇气,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练就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在困难和阻力面前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高职大学生要自发自愿赓续中国共产党人开拓进取、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砥砺顽强拼搏的斗志,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抗挫能力,做到经得起失败、扛得住压力,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四)强化责任担当、提升能力水平

“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四史”包含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蕴含了我们党一百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制胜秘诀,也蕴藏着激励广大青年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的不竭动力,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瑰宝。

高职大学生要切实将党史学习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以学增智,提高认识新情况、解决新矛盾、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以学提能,不断增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三、加强高职院校“四史”学习教育的对策建议

依据前述调查结论,结合新时代中国社会的特点,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四史”学习教育。

(一)守住理论课堂主阵地

思政理论课堂是“四史”学习教育的核心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通过讲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传承好红色基因,传播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课重在用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为论据,引导学生掌握理论、躬身实践;“德法”课重在用历史性人物和事迹为借鉴,引导学生求真向善、润泽心灵;“形势与政策”课重在用历史性问题的产生和演变为主线,引导学生坚定信心、勇毅前行。

(二)拓展第二课堂新空间

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的进程中,应借助校园文化环境平台,拓展思政第二课堂。根据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丰富“四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融入方式和手段,如网上重走长征路,VR 党史学习长廊、党史知识竞赛、趣味竞答等。利用合唱、朗诵、情景剧、短视频拍摄等文艺形式,让高职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党的伟力,从而加深对“四史”内容、理论、路线及方针政策的了解和认可,激励学生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

(三)重视网络课堂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四史”学习教育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是必不可少的趋势。思政课教师可以就势而为、应势而新,综合运用微信公众号、微视频、微电影、线上学习平台等,将网络新媒体变成学习新窗口。教师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把书籍、文物、图片、革命遗迹等进行整合加工,制成主题鲜明、内容鲜活、形式鲜亮的短片,根据课程内容与学习进度取用,结合学生学习的疑点和难点,适时评析讲解、即时答疑。学生观有所思、思有所得,效果明显。

(四)打造行走课堂新渠道

三湘大地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发出过“建党先声”、成为过“建军摇篮”、开创过“建政先河”,走出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成就了一段璀璨荣光,掀起了一股建设热潮,闯出了一条改革之路,绘就了一幅壮美画卷。这些生动的历史资源为湘籍学子或在湘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学习空间。学生或者可以去岳麓书院接受“实事求是”的学风熏陶,厚植“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或者可以去毛泽东、杨开慧、刘少奇、彭德怀、罗荣桓、贺龙、任弼时的故居追忆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或者可以去芷江受降纪念坊、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平江起义旧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地回望峥嵘岁月,致敬热血青春;或者可以去湘潭党史馆、湖南党史陈列馆重温红色历史,感悟湖湘精神。

猜你喜欢
四史党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第一次学党史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