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康师傅”的田园生活

2023-10-07 13:17康倩
现代苏州 2023年17期
关键词:古宅吴中区康师傅

文 康倩

守护费氏古宅四十载,致力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以孝文化主题馆管理员的身份,投身“孝文化”的宣传。这是后埠村“阿康师傅”不一般的田园生活,也是观察吴中区传统村落保护与特色精品乡村建设的独特视角。

在特色精品乡村培育、传统村落保护中稳步前行的吴中区,正在全力打造体现吴中特色、代表苏州水平的田园乡村新样板。

致力于古宅保护弘扬文化,做传统村落“守护者”

跨过太湖大桥,从金庭镇入口向南600米,便来到位于镇子东部的第一个村庄——后埠村。通往村子的小巷曲曲折折,狭窄且悠长。当你穿行在其中,鞋底与坚硬光滑的青石板接触的瞬间,扣出的声响衬得村子愈发宁静,时间仿佛在此刻停滞。

向村民询问“阿康师傅”的住所,无人不知那是家住“井亭双井”旁的徐胜康。在村民的热心指引下,走进徐胜康师傅的家中,古朴雅致的苏式小院,“一舟园”的题匾赫然醒目。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致力于成为西山“活招牌”的一员,这其中承载着阿康师傅对脚下这片乡土的热爱。徐胜康一家世代居住于此,对西山的感情不言而喻。六七年前,当村民陆续搬进城市的现代化住房时,徐胜康选择坚持留在这里。

“这几间房原本是费氏古宅的一部分,我的父母把它买下来,这一住就是几十年。然而,古宅难以抵抗岁月侵蚀,很多地方都已破旧。”徐胜康说。

据徐胜康介绍,在他十六七岁时就和父母搬到这里住,成为了费氏古宅——承志堂的“看门人”。承志堂面积达1259平方米,是目前西山地区建筑面积最大的清代大型群体民居建筑之一。

阿康师傅的“一舟园”别有一番古朴气质

他把自己的小宅院命名为“一舟园”,自己开始着手对其进行改造。

这座集观赏、休闲、品尝为一体的苏式花园,一砖一瓦都由他亲自垒砌。院落门口打造了一个带有花窗的景墙,右边是由本地碎石垒砌的花坛,花坛里种了些花草灌木,以遮挡陈旧的山墙面,老条石混杂着青砖的小路爬满苔藓,富有古朴气质。

从景墙拐进院落,左边是用金山石堆砌、再辅以绿化点缀的造景,随意中透着精致,右边则摆放着精心修建过的盆景,为主宅韵味增色不少。小宅院修复后,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乡村小憩的好去处。

费氏古宅仍能看到昔日的荣耀

穿过“一舟园”,打开笨重的门锁,就是费氏古宅——承志堂的主体建筑群。如今的古宅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尽管里面房屋的结构已经破烂不堪,但它那高高的外墙,以及建筑的基本框架依然如故,从中仍能看到昔日的荣耀。

“每年暑期都会有学校老师、大学生过来实地踏访,做古宅方面的课题研究。”徐胜康自己也没想到,当初不被理解的改造行为,如今也能辐射一批同样热衷于古宅活化的年轻人。

因此,徐胜康更加坚定地守护好这座古宅,期待着它的新生。徐胜康的另外一个身份则是后埠村孝文化主题馆(费孝子祠)的管理员。

孝文化主题馆(费孝子祠)与他的“一舟园”一路之隔。一大串钥匙就挂在徐胜康的腰上,每每有参观的人过来,他就会熟练地打开一道道大门,带人走进那一段历史与美德之中。

他自发成为吴中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及传统村落保护的一分子。在后埠,你时常可以看见徐胜康奔走的身影,积极地为村庄建设出谋划策,以村民身份与政府共建共管。“村里还有很多荒废的古宅亟待修复,粗略计算将近一百多间,希望尽我绵薄之力为村落保护做贡献。”徐胜康望着深宅中的断壁颓垣,语重心长。

“阿公”美食很受欢迎

创办“阿公”美食留住乡土,铺展乡村“兴画卷”

徐胜康如今是宣传后埠的“活招牌”

一舟园既是徐胜康塑造的老宅庭园,也是他用心制作阿公系列小食,延续苏式小食工艺和灵魂之处。

梅精是徐胜康创办的阿公系列美食之一,是酷暑时节最受食客欢迎的产品,有很好的止渴解热功效。梅精以新鲜采摘的青梅为原料,把新鲜的青梅汁放锅里长时间熬煮,而提炼出来的青梅浓缩物。1公斤的青梅,只能浓缩20公克,称之为梅的精华。古法熬制的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并且阿公系列所有产品带给食客的承诺都是纯天然、无添加,徐胜康认真经营品牌,已经在食客间建立对彼此的信任。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现在,徐胜康潜心制作西山特色美食,创立的“阿公”品牌已历经三十余载,“刚开始只是在门户网站上挂了个牌子做做本地人生意,后来口碑越来越好,东西越卖越远了”,徐胜康回顾自己的创办历程,内心难掩激动。阿公系列美食之所以能够“出圈”,离不开徐胜康本人对食材选用、制作手艺以及品质把控等方面的讲究。清明前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芒种时节的枇杷膏、梅精,立秋的绿豆糕、驴打滚,冬至的年糕和八宝饭等,这些美味小食也寄托着徐胜康对食客的节日祝福。

在政府牵头下,徐胜康将阿公系列美食销往全国,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特色田园乡村浓厚的建设氛围,也让更多“阿康师傅”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围绕孝德文化打造产业,研发阿公系列土特产,并配套建成了阿公系列的文化展示体验馆——梅梁味语。

留住乡土,推广家乡美食,徐胜康身体力行,铺展田野间的“兴画卷”,成为宣传后埠的“活招牌”。

吴中正在绘就一副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美好蓝图

吴中实践努力塑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模样

2016年后埠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020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传统村落和第四批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今年7月,后埠又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依托优良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文物史迹,后埠作为展现南渡文化的古村落,正大力传承孝德乡风文化,倾力打造“孝行天下、风景如画”的孝文化特色田园乡村。

后埠村和“阿康师傅”就是吴中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更多的乡村与村民在为全力打造体现吴中特色、代表苏州水平的田园乡村新样板中贡献着“吴中智慧”与“吴中经验”。

针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现实,吴中区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的有机结合,以“两湖两线”跨域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引领,持续深化乡村建设内涵,通过系统化的集成行动,努力塑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模样,努力呈现“城乡融合、美美与共”的美好图景。

吴中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是与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联动融合,从双重示范的角度,推动乡村转型发展,重塑乡村魅力、吸引力的积极尝试。创新仍在继续。把新时代鱼米之乡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图景,吴中已然在路上。

猜你喜欢
古宅吴中区康师傅
苏州吴中区下好安全宣传“先手棋”
苏州吴中区创新精准执法工作见成效
苏州吴中区坚守学训制度 实现动态夯基强能
吴中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古宅
异乡人
台湾康师傅元旦清算解散 方便面大陆未停产
古宅捉鬼记
《通灵之六世古宅》:今天你解暑了吗?
康师傅承认使用“馊水油”作原料 重蹈覆辙誓言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