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多措并举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3-10-07 13:18张娟通讯员齐雨
现代苏州 2023年17期
关键词:离校姑苏服务站

记者 张娟 通讯员 齐雨

9月8 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苏州校政联合打造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相关工作。这是继5 月份《焦点访谈》栏目后,姑苏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又一次获得央视关注。

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姑苏区人社局联合苏州大学设立“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该站点位于苏大天赐庄校区图书馆一楼,提供就业政策解读、招聘见习信息推送、就业活动预告、面试指导等服务,让学生不出校园,就能享受一站式的就业服务。

近年来,该站点已组织138家企业提供2876个优质岗位,130名苏大学生参与就业训练营,596名学生参与名城游学、名企游学,253名学生参与就业见习。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期间,共计1881名苏大毕业生在姑苏区就业,为古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人才动能”。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姑苏区始终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稳就业保就业工作重要位置,除联合高校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开展全周期就业帮扶外,保护区、姑苏区还以实名制服务为支撑,强化政策落实、权益保护、困难帮扶,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一人一档一策”,开展动态跟踪帮扶

“人社专员登记了我的个人基本情况和求职意向,还结合我的实习经历针对性推荐了岗位。”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的韩同学今年本科毕业,刚毕业时未想好工作方向,在人社专员的“牵线搭桥”下,7月顺利入职天鸿宝地。

姑苏区利用“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方法,扎实开展实名制登记服务工作。工作人员通过既有信息、数据比对及电话联系等方式确定高校生所属辖区,进而对人员做分配或退回处理。对本辖区未就业高校生,工作人员通过上门、电话问询等方式了解人员的就失业状态、求职意向和培训需求。

同时,姑苏区开展辖区重点企业用工需求调研,建立企业岗位库,与就业人才库进行比对,精准推送合适岗位,并联合第三方服务机构,持续推送青年乐业微课堂、职业生涯规划等就业帮扶服务。截至今年8月底,辖区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共计744人,目前已累计开展就业服务2580人次。

“线上+线下+直播带岗”,畅通求职招聘渠道

“我们储备干部岗位主要面向苏州各大高校招聘,特别要留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今年在‘就在苏州·乐业姑苏’服务业专场招聘会上也预留岗位定向招录。”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朱经理表示,公司已启动2023年大学生储备干部培养计划,并积极参与苏州市“名企送优岗”助力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提供60个岗位用于帮扶辖区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给在苏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岗位资源,姑苏区打造了“线上+线下+直播带岗”三位一体用工招聘平台。其中,8月,姑苏区线上线下共举办高校毕业生综合招聘活动11场,提供大学生岗位2086个;联合苏州大学、苏州工艺美院等院校举办3场直播带岗活动,共有19家企业提供325个就业岗位,吸引3万多人次观看,收到投递简历1219份。

除招聘会外,暑期实习活动也同步进行。在今年姑苏区政府部门暑期见习招募活动端出103个见习岗位,吸引700余名苏大学生报名面试,最终99人参加实习。

“流动服务站点”,助力就业能力提升

前不久,在平江街道“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主题活动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李同学在职业指导老师引导下,参与了“模拟面试”等求职环节,收获满满,“本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没想到学到了不少求职技巧,让我更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求职之路。”李同学说。

为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米”,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今年,姑苏区人社局联合各街道创新推出“流动服务站点”,就近开展用工招聘、专家指导、技能培训等全链式服务。

“流动招聘会”“就业指导沙龙活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活动”“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辅导”……各街道“流动服务站点”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清晰的职业指导和暖心的就业扶持。截至目前,“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流动服务站点已开展20余场特色就创业主题活动,累计为2000余人次提供就创业服务。

猜你喜欢
离校姑苏服务站
青海:首个劳动维权一站式服务站成立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天津武清区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打造专属服务站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姑苏好时光
投资3,000万进军水产料!建100个养虾服务站,这家猪料公司欲在水产业一展身手
学生放学后未离校被烫伤谁来担责
基于流程可配置的数字化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姑苏城外寄乡愁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离校系统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