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大英博物馆》火出圈,感悟背后的家国情怀

2023-10-13 05:04吴雨阳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3年10期
关键词:玉壶大英博物馆情怀

吴雨阳

“我们初遇那天,你为什么叫我家人?”

“他们说,家人是血脉相连的同胞……”

前不久,一部短视频剧集《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热“出圈”。该剧用“文物拟人”的方式,巧妙讲述关于文化、历史和责任的故事,独特的立意、用心的制作和深厚的文化情怀引发了观众强烈共鸣。该短剧在B站平台播放量累计两千余万,登顶多个短视频平台的热榜。

该短剧由两位年轻up主制作,讲述了大英博物馆内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为人形出逃,在一名中国记者李永安的帮助下重回祖国的故事。剧中,化身少女的文物“小玉壶”身着汉服、环佩玎珰,脸上带着斑驳污迹、身背行囊,在伦敦街头梦想、祈求着“回家”,一出场就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文物拟人”是一种人格化的传播方式,无疑适应了短视频时代的规律。当每一件文物都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就化作了人的灵魂和喜悲,因此能够吸引许多原本对传统文化不熟悉或不感兴趣的年轻人去主动关注、学习历史。“小玉壶”就是这样以灵动的外表、坦率的谈吐,让流失在海外的文物回归人们的视野,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细节满满的精心制作,是《逃出大英博物馆》赢得观众认可的重要原因。“小玉壶”刚一出场,就非常郑重地强调自己的名字“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合理推测,她之所以强调自己的全名,可能是因为在大英博物馆中,被掠夺的大量文物只是一串串冰冷的编号,真正的名字、用途以及寓意均消失不见,背后的历史故事也湮没无闻。而“小玉壶”的名字也非常容易让观众联想起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千古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既是强调自己的全名,也是在强调中华流失文物的身份和价值。

又如,“小玉壶”的脸蛋脏兮兮的,她感慨男主角的住處“这么大柜子只住两个人啊”,被很多网友解读为国外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潦草态度;而她把茶叶堆满购物篮的举动也有出处——网友援引专家观点证明,当年远渡重洋时,易碎的瓷器内外往往被茶叶塞得满满当当,以抵御风浪颠簸……观众可以感受到,该剧自然传递着一种“雅俗共赏”,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贴着看似简单和直白的剧情、对话时时流淌。

剧情中,“小玉壶”说,这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带大英博物馆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回国。“文物回家”,对于中国人而言一直是个心酸伤痛的话题,《逃出大英博物馆》通过一个小切口,将民族深沉而隐秘的情感表达出来,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其中许多文物是在过去的殖民战争或扩张中被掠夺或非法交易的。《逃出大英博物馆》所讲述和揭示的是这样的现实:文物像孤魂野鬼一样流落海外,黄金被熔化,钻石被切割,被偷被卖甚至被挂上电商平台,它们的价值在盗贼眼中,只是流通的物质财富;但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些文物是我们祖先们的智慧和精神的象征,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本身的价值自不必说,背后的故事和其蕴藏的民族美韵更是无价之宝。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说过:“文物只有在原生地展示,才最有尊严。如果像孤魂野鬼一样流失海外,就没有尊严。”文物是文明的印记,它们的最佳归属就是回到故土。“每一个文物都有它自己的故事,都有它自己的价值。而我们的责任,就是去保护这些文物,去传承这些文化,去讲述这些故事……”集体记忆唤醒了情感追忆,很多网友都在留言中抒发了自己看完该剧后的内心波澜和对“文物回家”的重要性的认识——文物和国家,彼此血脉相连。

《逃出大英博物馆》所引发的共振共鸣,展现着当下中国年轻人对历史和传统的热情,对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这一代年轻人身上流淌的,就是我们民族世世代代不变的最深沉的文化自觉的基因、家国情怀的血脉。

(摘自2023年9月5日《新华日报·交汇点》)

猜你喜欢
玉壶大英博物馆情怀
大英博物馆馆藏侯马青铜器:技术研究
藏在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房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石维文
张勇
玉壶
大英博物馆国际培训项目培训报告
大英博物馆藏西夏文残片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