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路径和对策

2023-10-14 22:38翁菊梅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8期
关键词:嵌入式馆员智慧

翁菊梅 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

●智慧环境下开展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的必要性

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模式以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为目标,通过多方协同将图书馆服务融入用户的信息环境中,挖掘用户潜在的学习需求,基于高校图书馆自身特色,整合资源、技术、空间等要素,创造促进学习的情境模式,全方位提供支撑性服务。[1]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也要进一步创新学习支持服务,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调整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借助先进的软硬件设施,灵活组织信息服务体系,增强服务深度,提高服务质量。智慧环境下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主要特征体现在知识共享化、需求个性化、服务泛在化等方面,彰显高校图书馆专业化、精准化服务的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①拓展了学习支持服务的范围。高校图书馆借助学习资源导航、信息素养教育、大数据处理工具等方式,利用虚拟学习平台将资源和服务无缝链接,突破时空限制,嵌入细分化的用户真实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一站式获取需要的资源、工具和服务,全程支撑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打造泛在的服务环境,充分发挥学习支持服务的教育职能。

②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高校图书馆通过构建融合硬智能与软智慧的学习环境,推动学习支持服务要素的优化。高校图书馆馆员只有深入院系和教学一线,通过不断的互动与合作,才能把握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资源整合和学习空间设计,建设多层次的特色学习资源库,开展专门化与针对性的服务。只有这样,服务效果才能与高校用户的需求保持一致,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馆员利用资源优势及专业技能,嵌入课程教学过程,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将特色资源带入课堂,传授信息检索方法,共同促进学生学习,主动协助用户解决问题,使师生获得高质量的知识服务,以此节省时间,改善用户的数字化学习体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用户信息素养能力,进而有效地促进和引导学习。

●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要素分析

在智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包括多个关键组成要素:嵌入式馆员、用户、资源、空间、技术手段、教育和交互等。

嵌入式馆员:图书馆员既是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的主要实施者,也是融入用户群体中的一员。由具备相关学科背景知识、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的馆员组成服务团队,应能高效处理海量学习资源,识别服务对象的动态需求,为用户提供智慧学习服务。

用户要素:图书馆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的对象,整个服务过程围绕用户多元化和精细化的需求进行搭建,用户是服务的起点和归宿。

资源要素: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而收集、组织起来各类信息资源,如将相关教材、课程PPT、数据等资料进行关联整合,推送视频、网页等形式的网络免费教学资源。

空间要素:为用户学习、研讨、阅览、交流、创新等活动提供的场所和设施设备。高校图书馆将服务嵌入多样化馆内和虚拟空间,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技术要素:高校图书馆借助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可视化、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资源加工、信息推送、教育培训等,开展业务流程重组,优化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实现对学习支持服务全过程的管控。

教育要素:图书馆员协同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培训讲座、课后答疑等活动,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能力。

交互要素:通过便捷易用的智能化交互系统,增强用户与馆员、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而准确地挖掘和把握用户学习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智慧化嵌入方式

1.嵌入MOOC通识教育课

为适应智慧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化,高校图书馆要广泛采用智能设备和软件,构建基于MOOC资源的教学参考系统,涵盖课内参考资源和课外阅读资源,通过学科服务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智能平台,将MOOC资源推送到嵌入智能软件的电脑终端、手机等设备,以课件和视频发布为主,引导学生获取学习参考资源,并提供在线咨询服务,促进资源共享。为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图书馆还可采取主题研讨、学习分享会等多元化活动形式开展MOOC学习,现场解答疑问,引导学生使用学习工具,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开设了公选课与通识课程教学中心,通过ERBS系统将相关课件电子教案集中嵌入教学信息服务系统中,馆员提供课程资源获取及学习咨询的嵌入式指导,打造“智慧泛在课堂”。[2]同时,主动推送信息至手机、iPad等终端,实现资源一站式检索、咨询、分享等功能。

2.嵌入专业课程的信息素养教育

通过建立协同工作机制,高校图书馆将信息素养内容与专业课程两者有机地融合,嵌入式馆员协助教师开展教学规划,参与设计课程教案、布置作业等,并根据学科专业特色,立足多元化的馆藏资源,制作专业化的信息素养课程。同时,通过大数据工具智能获取和分析用户信息需求,围绕学生的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数据库学习讲座,提供检索案例,启发学生思维,传授信息获取和检索的方法。还可以启用智慧预约功能,根据用户学习效果评价与反馈,提供灵活高效的定制化培训,推荐合适的学习内容,实现用户可持续获取资源。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在网络教学平台嵌入图书馆网页,通过资源的链接实现了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推广。[3]

3.嵌入虚拟空间

为了延伸学习与交流空间,高校图书馆还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与虚拟网络的链接,并将学习支持服务嵌入用户的虚拟空间中,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工具条—高校图书馆在网站主页开设教参资源链接通道,通过工具条的方式提供学习资源的检索与获取,帮助师生更高效地利用学习资源。

快捷菜单—通过嵌入快捷方式,高校图书馆利用信息实时交互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师生点击鼠标即可便捷地检索图书馆数字资源。

社交媒体—通过QQ、博客、BBS论坛等构建在线学习社区,打造融学习、小组研讨和交流于一体的环境,充分发挥用户主动创造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可在线探讨学习经验,分享学习资源,嵌入式馆员可分析学生的留言、浏览等行为数据,进而跟踪其学习需求,不定期地推送课程指南和学科动态,并提供即时咨询服务。[4]

移动智能终端—移动图书馆能够为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将图书馆个性化资源推送到嵌入服务软件的手机、iPad、电子阅读器等终端设备,方便师生远程获取教学参考书、期刊论文、课程指南等资源,学生可利用手机直接访问高校图书馆,借阅书籍、预约图书馆座位、咨询问题等。

●智慧化服务手段

随着智慧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探索构建资源共享、知识更新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嵌入式服务工作流程的集成基于服务协同平台进行。目前,国内应用的智慧化嵌入手段主要有三种模式:

①开发智慧化APP平台。利用智能工具整合教学资源,打造智能嵌入系统,形成集教学研讨、互动交流于一体的服务模式。

②借助微模式服务平台。微平台是以微信、微博等为基础搭建的智慧平台。为给学习支持服务注入智慧化的活力,将微课程、微视频、微竞赛等微模式服务平台融入系统化教学,使学习过程更加便捷,有利于提高师生的参与度,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③基于大数据挖掘模式。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化学习支持服务在实践中可分为数据分析挖掘、精准匹配、学习决策三个环节。其中,整个驱动过程的基础环节是挖掘与整理学生信息,构建用户画像;关键环节是精准匹配学生、学习资源以及学习形式;最后通过学习决策来评价学习支持服务价值,逐渐实现学习支持服务的嵌入方式智慧化升级。[5]

●优化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的策略

虽然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理念获得了高校用户的认可,但在实践中还面临很多难点,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尚未构建完整的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嵌入式服务流于形式,服务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图书馆与高校院系及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有待完善,馆员参与服务程度不高,在嵌入用户学习过程方面深度还有所欠缺;二是资源保障不足,资源供给与服务需求不匹配,针对性与个性化不强。

1.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服务保障机制

高校图书馆服务主体应灵活感知用户的学习需求,通过开展机构重组和业务整合,打破孤立状态,构建基于协同合作的智慧服务团队。由沟通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馆员牵头跨部门的团队合作,融合专业馆员、学科教师、领域专家等,充分发挥智慧团队的积极性,主动联系重点学科所在院系,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加强服务宣传与营销,提供咨询培训、教学辅导及个性化等学习支持服务。加强对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效果的评估,优化用户反馈机制,分析制约嵌入式服务开展的因素,因地制宜及时调整服务方式,推动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从粗略转向精细,进而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个性化、精准化服务。

2.整合学习资源,夯实服务基础

为了更好地满足嵌入式服务对图书馆提出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应有针对性地根据用户需求收集、整合学习资源信息,对馆藏资源进行有机组织与深度揭示,建立资源组织科学化、搜索一站化的环境,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立云端学习资源,促进学习资源共享,支撑无障碍的资源获取。同时,深化学习资源的嵌入度,按照课程的要求,将相关电子教参与课程指南嵌入在课程页面中,为学生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途径,实现以课程为中心的资源组织和获取,帮助师生及时获取课程学习所需的资料和信息,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3.借助智慧技术,提高服务效能

高校图书馆应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技术,努力打造获取快捷化、功能个性化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平台,整合包含图书馆服务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等多个管理服务系统,提供多种嵌入用户学习环境的服务途径,提高服务能力。[6]例如,为了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全面收集分析用户在学习过程中使用馆藏资源、服务及空间的行为特征数据,了解其行为习惯和规律,构建用户画像;为了提高服务的交互性,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馆员与师生间的互动沟通,建立灵活的学习共享空间;为了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开发智能化服务系统,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此外,图书馆要逐步降低用户使用服务平台的技术难度,增加服务的便捷性,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4.加大宣传推广,增强服务影响力

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其成功实施离不开对服务的广泛宣传与积极营销,高校图书馆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图书馆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的重要性,如在微信公众号、校园官网等平台进行广泛推广,宣传嵌入式服务的实施效果,让师生员工充分了解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价值。此外,要争取高校加大对智慧图书馆投入力度,构建高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融资源、技术、空间、人员、交互等要素于一体,改善用户体验,增强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的影响力。

总之,各高校图书馆应结合本馆实际情况,重构适应智慧校园发展的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利用智慧技术不断完善软件平台和硬件设施,无缝嵌入大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后答疑等各种情境活动中,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嵌入式馆员智慧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搭建基于Qt的嵌入式开发平台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嵌入式软PLC在电镀生产流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有智慧的羊
Altera加入嵌入式视觉联盟
倍福 CX8091嵌入式控制器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智慧派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