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培养策略

2023-10-17 06:35张娟娟
今天 2023年19期
关键词:文章语文教师

张娟娟

(临夏县榆林乡榆林小学 甘肃 临夏 731805)

引言

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个体发展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语言运用是语文的重要内容,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仍要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首要目标,从识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四个板块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开展写作教学,分析小学生在写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科学的有效的写作指导,避免出现缺乏写作热情、词汇积累较少等现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环境,进而最大限度开发语文课程的价值,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兴趣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 促使学生自觉参与

写作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占有一定的篇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参与度,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在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发现,学生不爱写作、在写作课上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是普遍存在的线下。导致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一部分原因在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手段和方式单一,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利用大部分课堂时间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因此会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只顾着提意见,很少会对他们的作文提出表扬和肯定,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注重写作兴趣的培养,才能确保学生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1.2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语言运用是语文学科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显得很有必要。小学生年龄尚小,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语言思维业正处于发展的初期,在这个时期,必须开发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注重语言的积累与综合运用,而通过语文写作正好可以给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空间,通过阅读积累文化知识,强化语文基础,同时训练学生提炼、概括和使用文字,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如何构建写作框架、使用修辞方法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逐渐得到有效提升,这有助于他们处理人际关系。

1.3 塑造健全人格

近年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点多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上,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轻听说,重读写的局势,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但在实际教学中,仍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不能得以提高。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从多个角度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并且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注重写作能力的提升,就要全面地看待和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和展示自己,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从生活中、从点滴小事中获得写作素材,从实践或真实的体验中触发写作灵感,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见解,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1]。

2.小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写作兴趣不高

小学阶段,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上。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写作训练中,教师一般会将作文题目布置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围绕着这个标题进行创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训练和学习当中,无法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觉得索然无味,一方面缺乏写作动机,没有表达的欲望;另一方面会厌恶写作的过程,因此写出来的文章水平并不高。

2.2 内容千篇一律

学生平时的习惯会影响写作质量,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习惯于让学生仿写优秀的文章,模仿作者的表现手法和其它写作技巧,学生平时写作的时候就会运用同样的方式描写人和物,表述观点和想法,这就导致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自己的特色,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效果,无法让人眼前一亮。优秀的文章一定要别具一格,富有特色,因此必须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对症下药”。

2.3 重技巧轻情感表现

写作考察学生的语言功底,对文字的运用有很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喜欢炫技,给文章堆砌华丽的辞藻,实际上华而不实,不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文章,必须要在确保语句通顺、文章结构完整的、立意明确的基础上将自己想要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思想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不在于文字多么美轮美奂。写作技巧固然关键,情感的流露也很重要,很多学生在写作时过于注重技巧,反而疏忽了文章的内涵,写出的文章显得十分空洞,出现负面效果[2]。

3.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兴趣与能力的培养策略

3.1 构建生动课堂,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情况居多,这种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十分枯燥无趣,无法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旨在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对此,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打造一个生动的、开放的语文课堂,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自觉参与到语文学习或教学活动中。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作用,彼此渗透,因此教师可以将阅读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突破口,将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以读促写,通过阅读课文和课外优秀的文章来积累写作经验。为了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就必须增加阅读活动的趣味性。比如可以联系实际,挖掘语文课文中的生活元素,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充分融合在一起,带给学生熟悉感和亲切感。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在《日月潭》这篇课文中,作者借助文字描写了日月潭的美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在开始讲课之前用幻灯片展示日月潭的图片,与学生一起欣赏当地的风景,学生的眼球被美轮美奂的画面深深吸引,视线跟随着图片在不停的转动。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试着引导,比如指着光华岛与学生进行互动:谁能看出这座岛屿像什么?学生不禁陷入思考,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教师接着让学生观察岛屿的形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小岛的一边仿佛圆圆的太阳,另一边又似弯弯的月牙,在激烈的交流和讨论声中理解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加投入在语文课上,还可以播放视频,画面搭配上声音便会放大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进而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学生变得更集中更专注,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预习工作,这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在观看完图片和视频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画面内容,教师可以在一旁加以指导,例如“通过观看画面你有什么感受?”、“日月潭的湖水有什么特点?”、“日月潭的雾有什么特点?”学生一边认真观察一边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学会从多个角度描述事物,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高写作水平。总之,教师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图文并茂、声形结合的语文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3.2 贴近现实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一般是人内心世界的反应,通过写作可以与外界对话,抒发自己内心所想,发表独到的观点和想法,展现个人的态度。写作要从实际出发,只有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才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而融入真情实感,做到有感而发。在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试着联系实际生活,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给大家,在交流和互动中实现思想的碰撞,激发出更大的火花。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在第一单元《推荐一个好地方》这节课上,便可以以一次旅行经历为话题展开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与老师和其它同学分享一次旅行,包括地点、同游的伙伴、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和景点,在学生分享完经历之后,询问他们的感受,包括本次旅行对自己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自己从中得了那些收获等等。接着,趁着浓厚的气氛让学生试着用文字将自己的这次经历纪录下来,这样学生便会一边展开回忆一边展开联想,将令人难忘的景色透过文字直观地展现出来,并且在作文中注入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美景的喜爱之情。生活是获取知识的来源,也是获取写作灵感的重要渠道,教师平时必须重视生活对写作的影响,让语文课程尽可能贴近生活。小学作文一般分为命题和非命题两种类型,后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通常给出一段具体的文字,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理,了解出题人的意图,然后确定写作主题;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学生在特定的范围之内进行写作,虽然二者的出题方式不同,但是都要求学生具备理解能力,知道如何拟题、构思,也都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方面使学生注意细节,从实际生活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灵感不是具体的事物,通常情况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同时灵感往往隐藏在具体的事物之中,需要人们去发现,去捕捉。写景的作文在小学写作训练中十分常见,平时可以多带学生到户外写生,呼吸新鲜空气,用眼睛纪录大自然中的美景。一朵花、一棵树苗、一只鸟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的写作素材,只要留意生活,懂得享受生活,就能从中汲取大量的灵感,这样学生写作时也会得心应手。

3.3 开展实践活动,丰富生活阅历

通过实际了解发现,部分学生写作质量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学生笔下的作文内容都是虚构的,因此思路始终打不开,写出的作文也缺乏真实情感的流露。知识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可以获得真实体验,这有助于激发内心情感,还可以开阔视野,丰富见识。为了培养写作能力,就要充分发挥生活教育理念对写作教学的优势,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4]。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第六单元《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两篇课文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件来描写人物,平时很多学生习惯从外表描写人物,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描写的角度十分有限,为了提高作文的质量,就必须打开写作思路,学会从其它角度来描写具体的人和事。教师可以布置一项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为父母分担一次家务,然后围绕着这次经历写一篇日记。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平时的辛苦,产生强烈的歉意和愧疚,带着这样的心情进行写作,就能融入真实情感,使得写出的文章更有生命力,更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再比如可以组织一次校园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户外写生,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通过实践与各种植物亲密接触,这样在写作的时候就能从外形、气味、颜色等不同角度进行描写,将植物刻画得更加生动形象。语言表达也是写作的一种形式,通过交流能够强化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文字运用功底,以便在实际写作时收放自如,准确表达观点和态度,因此可以在语文课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活动感悟。此外,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也是学生触发学生写作灵感和体验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时间组织大扫除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宝贵和价值;还可以围绕革命精神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主题开展演讲比赛,学生事先搜集资料,查找关于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和传统文化知识,用文字将自己的感悟纪录下来,带有感情地进行演讲。通过参与上述活动,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在演讲活动中,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力,对伟大的革命精神产生深深的敬意,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出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情怀,这些都有助于丰富作文内容,使写出来的文章立意更加突出,观点更加鲜明。基于此,必须加大实践力度,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5]。

3.4 扩写缩写训练,强化文字运用能力

扩写和缩写训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手段之一,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因此可以选择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读物,挑选出一段内容让学生试着进行扩写,或者在带领学生阅读完故事之后,提炼主要信息,用自己的话将故事浓缩成精华,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中,《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是国内外优秀的神话故事,这种题材的文学作品隐喻性很强,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生动形象,普遍受到小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以这种类型的故事为写作教学的主题,准备一些课外优秀的读物,如伊索寓言中的《农夫与蛇》,阅读之后,让学生思考蛇为什么会在苏醒过来之后用尖利的毒牙咬了恩人一口致使他受到了致命的创伤,学生发言,提出各式各样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学会深入分析问题,探究事物的本质,这对他们的写作也有很大帮助。讨论过后,教师再让学生围绕着蛇醒来之后的心理活动进行扩写,将故事补充完整。学生随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入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创意,使自己的作文更加富有个人特色[6]。如果说扩写是对原文的补充,那么缩写就是对原文的概括,需要把握原文的内容和主旨,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运用简洁的文字将文章的意思概括清楚,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指导学生缩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如果是叙事类的文章,可以围绕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影响进行概括;如果是议论文,那么就要阐明文章的论点,用简洁的话概括几个论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必须提高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分析当前小学阶段学生写作现状,并根据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方法和内容的改进。考虑到写作兴趣的重要性,必须联系实际,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优势,通过打造生动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带给学生写作灵感,整合教学价值,帮助学生写出高质量文章。

猜你喜欢
文章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