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3-10-17 06:35赵景旭
今天 2023年19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素养

赵景旭

(陇南市文县尖山小学 甘肃 陇南 746401)

在小学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实践中,阅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但鉴于部分小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阅读教育方式严重落后、课外阅读材料质量相对低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学生阅读兴趣低下,课外阅读受到很大影响,这也影响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方位培养。因此,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小学课外阅读质量,改变教师的阅读教育方法观念,创造更好、更优质的阅读环境迫在眉睫。

1.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1.1 阅读兴趣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

兴趣无疑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内在动力。只有学习兴趣积累够了,学生才会积极参加课外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素材,进一步增强语言能力。可见,阅读兴趣的培养与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及时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个性化、全方位的教育指导,全面提供更多优秀的课外阅读优质资源,充分发挥阅读教育的最大优势。

1.2 阅读习惯是发展核心素养的保障

学生的阅读习惯会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而这恰恰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养成的。教师一定要学会积极引导学生借助课余学习多读书,多吸收、多学习课外知识内容。借助阅读,长期坚持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阅读主动性意识。很多小学生都期待着每天都能从课外阅读作品中感受到快乐。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综合改革实践中,要注重全方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要注意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提倡在给学生推荐阅读经典的同时,帮助学生阅读和思考,从而不断提高和增强小学生自身良好的阅读、思考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2.1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热情

鉴于大多数小学生普遍无法长时间专心阅读,小学生很难在阅读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坚持下去,缺乏长期坚持的坚定意志。如果学校强制要求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反而会在短期内形成一些负面的教育效果,不断降低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兴趣无疑是全方位进一步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爱好水平的内在动力。如果教师能始终正确地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培养目标,同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学生就能学得更多,会逐渐改变以往厌倦阅读的刻板态度,对各种课外阅读活动表现出强烈的个人兴趣,并愿意将阅读作为一种爱好。很多时候,学生在参加课外阅读后,不仅提高了知识和信息储备,还增强了自信心,勇于与他人分享阅读中的快乐和心得。因此,教师要从小培养和启发学生课外阅读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阅读的世界。

2.2 养成良好课外阅读习惯

当每个学生养成这个习惯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开展语文学习活动,自然而然地会主动做好阅读,但这需要一定的兴趣支持,逐步形成良好课外阅读习惯。很多教师可能会结合学生的兴趣来选择一些课外阅读资源,或者从其他一些知识角度入手,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选择,这样会更加增强每个学生选择的兴趣主动性。在让学生逐渐形成课外阅读学习兴趣的习惯后,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其中包含分析阅读问题、记录一些想法或经验、摘抄等。借助这种长期的坚持,学生会逐渐养成一个好习惯,课后教师也可以给予一些适当的鼓励,让学生上网,收集阅读各种书籍资料,解决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培养学习兴趣应该是进一步提升小学生课后综合应用能力的最根本途径[2]。

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乏

由于课外阅读时间少、作业负担重、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日常课外阅读不够重视、课外阅读质量不高等问题,大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受到比较严重的限制,从而致使大部分学生在日常课外阅读学习中相对缺乏兴趣。课外阅读也是学校培养学生书面思维能力、表达情感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素养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方位均衡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较低,对于语文阅读的积极性也较差,导致学生的学习缺少一定的主动性。

3.2 课外阅读质量低

课外阅读质量,是指学生对课外知识和信息的整体吸收和理解。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知识的整体吸收和掌握程度,直接受到课外阅读内容、阅读场所环境条件、学生阅读习惯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鉴于小学生缺乏快速辨别是否的能力,大多数情况不能对各种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清晰的阅读判断,也不能理解和运用最合理、高效、可行的语文阅读学习方法。教师普遍缺乏为学生营造最佳阅读语言氛围的服务意识,从而致使语文课外阅读语言质量相对较低。

3.3 家长、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师的素质是一盏路灯,为所有学生予以最好的指引。但是,鉴于国家教育、学习、教育的竞争空前异常、激烈,家长和教师在学生的综合教育中大多数情况会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但实际上他们忽略了为人父母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从而致使语文阅读相关科目的课外知识和内容全方位性不高,影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知识的正常学习和训练过程,影响了今后教师素质的提高[3]。

4.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4.1 设计阅读活动,增加阅读体验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为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尝试适当安排阅读活动,使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阅读学习活动,主动掌握学习课外知识,积极参加课外阅读和教育活动,在阅读实践学习中加深对语文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教育及相关知识专题设计策划活动时,首先要体现阅读活动内容生动有趣,让每一位学生在完成这些阅读活动后,都能充分体验到阅读的独特性和乐趣,展示一些独特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六年级《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学生们充分了解到董存瑞牺牲自己挡住敌人火力感人肺腑的英勇战斗故事,深刻感受和感悟解放军的英雄气概以及那种大无畏、舍生取义、浴血顽强战斗的伟大英雄精神。在作者情感教育的潜移默化和激励下,学生也对抗战形成了浓厚的敬仰和兴趣。在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写一个感兴趣的抗战英雄。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抗日英雄故事的短篇小说,了解了各种抗日战争时代的各种真实故事,制作一些分享介绍抗日战争各个时期英雄人物各种事件的各种短篇故事卡,进行现场实物图片展示,生动地讲述抗日民族英雄,以及他们背后的各种动人故事和传奇故事。在课外时间里,学生更有动力独立主动地参加这些阅读活动和实践项目,其中包含董存瑞的故事,邱少云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等等,结合每个学生都学过的项目内容来了解和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对抗日战争形成自身的理解,唤醒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整体精神进步而言十分有利。

4.2 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课外阅读资源总体规模比较大,内容和方向也比较多。如果学生还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课外阅读资源计划,那么他们在以后会接触到大量新的语文阅读知识材料时很容易形成一种迷茫的状态,有时甚至会对语文阅读感到失望,甚至形成一些抵触情绪。在制定具体的阅读辅导计划时,教师通常可以引导学生遵循以下三个指导原则。

(1)可实施性

在制定或实施各种阅读实践计划时,一定要得以满足学生所具备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文读写能力水平。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丰富学生课后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储备。学习的任务总是很艰巨,那么课外活动本身的教育意义就会消失,对于学生来说,只会逐步形成不构成必要学习的压力。因此,教师在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时,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当前专业实践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合理适当地确定设计学习任务量。另外,拟议作业的设计任务目标要尽可能详细具体,不能显得过于机械和宏观[4]。

(2)灵活性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无论学习计划多么细致周到,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学生也需要做出相应合理的预案,及时调整。学生在课外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时,如果遇到这种突发的学习情况,应该得以及时、合理、有效地调整平时的课外阅读时间计划。尽量不要直接影响自己阅读活动的进度,同时锻炼自己平时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

(3)反馈性

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良好理解和对课外阅读的接受能力,将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方位、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全方位优秀的社会人格的形成。因此,课外阅读训练本身并不是这么简单、形式化的训练。教师还需要借助课外阅读知识训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持续发展。在阅读反馈学习计划的设置上,教师还需要得以在各单元中积极协助学生正确有效地充分渗透整个阅读反馈环节。例如,借助定期、系统、全方位地策划组织面向学生的各类主题阅读与知识汇报会、阅读实践技能交流会,让师生参与互动,分享在体验感悟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扩大和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知识广度和视野,加深和了解了学生对语文课外材料阅读内容的整体理解和知识深度,进而得以全方位有效不断增强自身人文素养的核心素养。

4.3 为学生及时推荐课外美文佳作,并积极给予针对性的作文阅读指导

在课外阅读指导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功能,推荐各类优秀经典名著和文学名著引导学生阅读,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课堂知识,在不影响学生逐步形成正确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前提下,坚持自主阅读、自愿选择的阅读原则,组织学生定期订阅各类优秀报刊和校内外期刊,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读物资源可供阅读,以配合课外阅读。首先,教师要定期将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抄写的诗文打印整理出来,及时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借助课余时间独立地学习阅读知识;其次,教师要尽量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这些学生在以后及时认真、系统地阅读,并归纳和提炼出大量经典的文言美词和句段;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阅读实践中的主体作用,让班级学生阅读和分享自己喜爱和珍藏的中外名著。为保证课外阅读活动全过程有效、持续进行,教师还可以合理设置名著欣赏与朗诵课程,让学生能够在精读课本上阅读并分享自己的阅读过程。另外,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独立的阅读环境中快速逐步形成正确、高效的科学阅读思维方法。借助教师自主选择阅读资源的教育方式,让每个学生充分调动自己良好的审美感官,合理运用一些正确的科学阅读思维方法,有效、进一步提升科学阅读能力。在每个学生接受课外阅读和写作训练所必需的语文知识基本框架层面,教师还可以尝试引导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语文课文的阅读、抄写、改写、扩展等练习等,拓展和进一步提升学生在日常阅读训练中运用综合语言和阅读能力,丰富和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之后的写作练习奠定坚实的基础[5]。

4.4 坚持朗读,培养语感

在朗读过程中增强小学生语感的培养,一方面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调动他们的阅读情绪,另一方面能够锻炼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增强他们对文章思想的感知。但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引导小学生朗读。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当代教学数字化软件,实时查看学生的实际阅读内容,因为学生每天大量的课外阅读任务,一般都是学生借助课余时间完成的,在家看书相对更独立。常见的,为了既要占用课业检查的学习时间,又要让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实际阅读进度和练习效果,完全能够借助本信息软件直接让学生自己掌握。将阅读进度、记录信息等内容上传至软件,轻松做到教师对每位学生及时有效的检查、督导和结果反馈。也可以进一步借助数字化软件,进一步增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和示范,逐步将读书练习变成学生日常学习的好习惯。阅读内容可选自课本中优美的短文,或精炼内涵丰富的古诗词,如《唐诗三百首》,也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也可请家长协助小学生选择一些符合目前小学生知识水平的课外文章,但建议不要太长。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进一步提升语速,锻炼发音、语调等,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帮助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更有节奏。

4.5 创新的教学模式思维,改变了教学思维模式

学习环境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潜在的影响,其对学生成长的自信心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通过不断改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得出实质性的收获,加深理解,探索表达的新思路。教师可以先采用提问或自我反问的方式,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提出,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独立思考,进而使学生更快、更充分地渗透理解内容。接着,教师可以结合阅读背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讨论并透彻地回答问题。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综合总结、讨论并进行综合评价。该教学方式对传统的课程教学思维模式和工作流程结构提出了创新性挑战。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更易于全面深入学习知识。同时,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和思想生活方式,掌握学生日常学习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或讲解,以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自觉多读书、深入思考,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并提升阅读分析能力。此外,举办阅读比赛有助于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生活品德和阅读情操[6]。

结束语

目前,小学生普遍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大,课外阅读质量较低。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缺少一定的引导,学生的阅读缺少一定的规划,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十分不利。因此,家长和教师也要积极给予引导和回应,积极为小学生营造一个比较好的、愉快的、和谐的课外阅读环境,为学生们创造更精彩、更丰富的课外阅读。同时,语文教师也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多种分析与思考,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从学生综合实践发展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生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