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2023-10-17 06:35韩瑞霞
今天 2023年19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情感语文

韩瑞霞

(积石山县友谊小学 甘肃 积石山 731799)

前言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越来越重要,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灵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情感教育涉及到小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创造,与语文教学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知、理解、表达,并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1.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重要性和意义

首先,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形成良好的社交关系,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可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1]。再次,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元素,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另外,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最后,可塑造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情感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具有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2.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教学策略

2.1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观察学生情感体验的变化,多听取学生的想法和看法,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指引。

例如,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小学生与青树、动物、草地之间的情感联系,并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神奇[2]。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①营造情景,激发情感。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造出充满积极情感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情感体验。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放映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中的情景,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理解文章传达的情感信息。②引导学生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情感教育的核心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录、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另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记录自己与文章中形象、动物、自然的情感体验,或是像是与哪一种角色有共鸣。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分享,通过分享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自己的理解,并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③情感引导,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对自然的保护意识和对文明的推崇。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情感课堂,鼓励学生用各种形式去表达、分享自己与自然之间的感受,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受到最好的引导和指引。

2.2 情感创造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

情感创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语文教学的资源,创造出充满积极情感的情感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创造情感氛围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中的情绪。可以通过展示婉转悠扬的音乐、美丽的图片、绚丽的色彩等方式进行。

例如,在“秋天的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树叶落下的视频、放映秋天的画作,让学生感受到秋天中的美好与温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课堂导入,让学生熟悉相应的文章内容,然后再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度感悟与体会自身情感,以及与他人进行情感分享。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例如,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分享自己对雨的感受,或者是迷人的秋天的感觉。通过同学们的分享,发现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性认识文章的内涵。学生在获取一定的情感之后,合理地表达能够让学生对相关情感有一个更加深刻地感悟与体会。

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情感表达。通过情感表达,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自我意识和自信。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进行秋天的短诗创作,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秋天的诗歌,并在课堂上向其他学生展示,从中发展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相关情感是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情感目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并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的情感目标发展。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篇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细节,感悟人生中的润物细无声的真谛。

2.3 注重情感的影响和纠正

情感的影响和纠正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因情感问题而出现的行为异常,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指引和引导。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注重情感影响和情感纠正是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相应的策略和手段把情感教育融入其中,以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1)情感影响

建立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同样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展示儒雅的音乐和美好的图片、色彩等方式,引导学生产生对文章中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探求问题的乐趣。可以提出一些反常的、意外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陶冶情感。鼓励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和感知问题的积极面。对于那些困难、棘手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看到其中的积极和有益的一面,让学生体会到问题产生的积极成果。

(2)情感纠正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冲动和焦虑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问题出现了情感中的焦虑和冲动时,可以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能够缓解焦虑和冲动情绪的小活动,比如用冥想或深呼吸练习等,可以减轻学生的情感压力。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情感沟通。在小组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模拟一些真实情况下的沟通场景,如教室内的抵触情绪、同桌的冲突等等,引导他们认识到如何正确的处理好这些情感沟通。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情感调节的方法,如做游戏、听音乐、看书等,鼓励学生在情感压力大的时候,进行情感调节,有效地缓解情感压力。

2.4 从实践中锻炼情感表达能力

从实践中锻炼情感表达能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感表达场景、引导情感表达行为等方式,帮助学生锻炼情感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尤其是在口语交际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这篇文章,可以作为锻炼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情感表达能力。

(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在班内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就自己的名字写下对名字的一些感受和想法,收集大家的意见并做出总结。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自己名字背后隐含的情感故事感到好奇,进而对名字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2)鼓励学生开口说话并讲述自己的故事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己讲述自己的名字背后的故事,并引导他们从自己的名字中慢慢联想到他们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教师可以适当给予一些提示,如:自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多年以后关于名字的变化,名字让你想到的事情等等。这种讲述故事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字背后的情感故事,并通过口头表达来锻炼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讨论和交流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小组讨论时间,让同学们给对方讲他们自己名字的背后故事,并通过合作讨论和交流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别人名字背后的情感故事,培养学生自我感知和关注他人情感的能力。通过以上形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锻炼自己在口语交际中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背后的情感故事。

另外,教师还可以由此衍生出写作,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提升情感表达能力。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名字的释义、起源、寓意等方面考虑,让他们了解自己名字中每一个字的含义。然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写出自己名字背后的故事。比如,学生可以写自己名字的来源、含义和家人取名的心情,也可以写自己与名字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积极的指导和建议,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最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建立起积极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他们在写作方面不断提升,提高自我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教师所实施的教学策略非常关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情感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应对人生挑战的能力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创造,关注情感的影响和纠正,帮助学生从实践中锻炼情感表达能力。通过这些实施策略的探索和实践,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实践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将变得更加科学和有效。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