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2023-10-17 06:35包春兰
今天 2023年19期
关键词:周长长度素养

包春兰

(积石山县友谊小学 甘肃 积石山 731799)

前言

核心素养是指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念,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合作、个人与社区的责任感,以及全球意识等。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核心素养为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这也引导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变革。下文从四个方面展开探讨与研究。

1.教学理念:以探究和应用为导向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从传统的知识点讲解和应试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转向以探究和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1]。教师应该从教授知识点的角色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角色,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贯彻与落实核心素养的理念,应该以探究和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主动探究和尝试,自主发现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总之,以探究和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贯彻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体现,将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立下坚实的基础。

以“周长与面积”为例,教学目标:1.了解周长和面积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地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2.能够正确地运用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别的房间都是正方形,教师们的教室是矩形,请问哪个教室的面积更大?为什么?学生自由探究后回答,引导学生理解矩形面积公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随后引入新知识,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正方形,请问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引导学生探究后回答并讲解概念,以此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周长与面积。随后为学生讲解相关概念,为了方便计算面积和周长,教师们需要两个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周长是一个闭合图形的边缘长度,计量单位是米或厘米。面积是一个平面图形所占的空间大小,计量单位是平方米或平方厘米。然后引导学生课堂讨论,提问: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最后,以学生日常生活为背景,提出让学生设计和绘制一个正方形或矩形花坛,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以此测试学生掌握周长与面积知识点的能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面积与周长的关系,开展趣味探究活动,如在教室里用带刻度的绳子测量桌子和椅子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自主发现周长、面积与长宽有关系,并结合实际生活场景问题进行探究。

2.课程设计:协同学科知识,整合课程资源

核心素养理念要求课程整体性、协同性,小学数学教学应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培养学生综合学科能力[2]。小学数学教学还应注重思维训练和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从多个视角掌握知识点。

以“长度与时间”为例,数学部分(长度篇):长度的定义与基本单位,长度的换算等。科学部分(物理篇):介绍计时的基本原理及计时器的种类与使用。综合部分:学生分组合作,绘制一幅包含各种长度和计时器的图示,掌握协作与整合知识的方法。涉及到的教学方法分为四点:1.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等,辅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和计时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2.探究法: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计时器的不同作用。3.小组合作法:学生自主分组合作,收集长度单位及计时器的相关信息,并设计出一张长度和时间的图示,并展示给全班同学。4.游戏法:利用现场海绵游戏或限时传球等游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时间的流逝和长度的变化。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定期给学生发放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后进行自评。随后,学生通过合作协作完成课程任务,并通过展示图示的方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其他小组和全班同学。最后教师命题小测验或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于长度与时间这一学科知识点的掌握成果。

在完成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事物及周围环境,例如观察不同物体的长度、使用计时器测定不同活动的时间、测量城市建筑物的高度等,拓展所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综合协作的能力,为学习更多学科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跨学科整合自然、文化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天文和地理知识,比如地球公转、季节变化等与长度、时间有关的知识。在实践中采用多种操作手段,如测量时间的经验、制作日历、趣味比赛等方式,帮助学生从多个视角掌握知识点。

3.教师角色:引导学生,打造合作学习氛围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应扮演更为引导性、教研型的角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和主导地位。教师还应该打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和信息交流。作为一名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师,教师要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扮演引导学生、打造合作学习氛围的角色[3]。

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为他们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例如布置一些探究性学习任务,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总结知识,并通过展示、分享等方式与同学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地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和指导,让他们感受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其次,在教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促进,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些探究性或设计性任务,鼓励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最后,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表达意见。在教师的鼓励和提问下,学生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互相交流、学习、探究、发散思维。在一个积极向上、富有合作氛围和情感共鸣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能够更自由、更快乐地探索知识和人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快乐地成长。

以“比较长短、高矮、重轻、多少”为例,教师可以在探究过程中设置趣味性比较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之间进行比较和协作的能力,如学生可以进行测量、比较、讨论物品的长短,观察物品在小组中的高矮等,通过讨论形成小组、班级实验室来完成任务,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4.评价方式: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科学化,包括作业收集、小组评估、口头反馈、自教师评估等方式,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表现,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反馈[4]。在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评价方式应该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数学教育评价方式侧重于记忆和计算能力的考核,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流于表面的知识掌握和机械的计算能力,难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而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评价方式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素养进行设计。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然后评价他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过程、创新性、实用性、沟通能力等。在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时,教师可以注重学生的思维和方法,而不是仅仅看结果。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解题思路、分析和理解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探索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等,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地反映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素养水平。

在“分数”教学为例,课前预热:设立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同学们一共有10 个糖果,现在要分给5 个人吃,每个人分到几个?

概念解释:在课堂上向学生解释“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通过展示教学板书、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创意教学: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分数游戏等活动,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分数运算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活动:通过实际问题演练,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应用方法。例如,同学们要买苏打水,每瓶苏打水都是3/4 瓶的容量,他们要购买4 瓶苏打水,那么需要购买多少升的苏打水?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老师会提供引导和支持,同时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同时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解题思路、分析和理解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探索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评价方式:不仅评价学生的答案正确性,同时也会注重该问题解决的过程。例如,分析解题思路、分析语言表达能力等等,给学生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素养水平。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合作制作分数的象棋、四则运算难题、渐进垂直的带分数、数形结合的例题解法等,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口头反馈、自教师评估、小组评估等方式,帮助学生在课程中不断深入学习,形成充分自觉的学习态度。

总结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需要教师立足实际教学需要,借助学科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彻底摆脱应对考试的单向度、单向量的学习态度,达到通才型的学生素质。

猜你喜欢
周长长度素养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1米的长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巧算周长
爱的长度
怎样比较简单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