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幼儿舞蹈表演欲望

2023-10-17 06:35刘贵强
今天 2023年19期
关键词:背景音乐形式舞蹈

刘贵强

(会宁县第二中学 甘肃 会宁 730799)

舞蹈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幼儿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些教师在舞蹈教学中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激发幼儿的舞蹈表演欲望,导致幼儿在参与舞蹈表演活动时表现不佳,难以掌握舞蹈表演的精髓。基于此,教师应掌握现阶段幼儿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可行性措施激发幼儿的舞蹈表演欲望,使其在舞蹈表演中集中精力,体现幼儿的童心童趣,加强舞蹈表演教学实效性。

1.激发幼儿舞蹈表演欲望的作用

幼儿舞蹈表演更加注重舞蹈形式和氛围的趣味性,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不需要呈现难度很大的舞蹈动作,可以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地展现自我,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受到幼儿身心发展的限制,一些幼儿在参与舞蹈表演的过程中,不能够长期保持表演兴趣,经常会在表演中途产生不良情绪,影响了舞蹈表演的完整性,还会给幼儿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舞蹈表演活动时,就非常有必要激发起表演欲望,并且将其作为艺术教育的关键,让幼儿能够长期维持对舞蹈表演的欲望与热爱,从而学会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欲望可以在幼儿身心发育初期构建健康、阳光的发展环境。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当幼儿具备激烈的舞蹈表演欲望时,可以很好地融入到同龄人集体当中,一起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使得幼儿的成长环境得到改善。激发幼儿的舞蹈表演欲望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虽然幼儿舞蹈表演动作相对简单,但是幼儿在训练和表演的过程中能够长期活跃自己的身体,加强身体的灵活性,进而促进身体素质发展。除此之外,幼儿在具备高涨的舞蹈表演情绪时,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在不同类型的舞蹈表演活动中认识多样化的舞蹈形式,在表演的过程中形成更加优雅、大气的气质,促进幼儿审美观念的形成。

2.幼儿舞蹈表演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表演形式单一

目前,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舞蹈表演时,呈现出来的表演形式大多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对于幼儿舞蹈表演教育方法的了解程度不足,对于幼儿舞蹈表演和舞蹈审美的内容挖掘地不够深入,容易将幼儿舞蹈表演当成一种简单的技能训练,使得舞蹈的技能性培养和艺术性表现比较割裂。当教师长期采取单一的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舞蹈表演时,幼儿很容易失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无法体会舞蹈表演的乐趣和新鲜感,会觉得舞蹈表演练习过于乏味,因而在后期学习中逐渐不愿意参与到舞蹈表演活动当中。

2.2 忽视幼儿年龄及心理特点

幼儿在成长当中大多会对舞蹈表演展现出一定的好奇心,在初步学习舞蹈时很乐意参与到舞蹈表演当中。然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忽视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没有根据幼儿展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开展多元化的舞蹈表演教学。在新时期教学发展当中,越来越多幼儿家长对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经常会用成人化的专业标准约束幼儿,让其在学习当中更多地掌握专业的舞蹈技巧,而不是感受舞蹈表演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这种现象,一味地教授一些专业的舞蹈技能,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掌握难度较高的舞蹈技巧动作,使得幼儿舞蹈表演成为了技能表现和比赛,增大了幼儿的表演压力。这种忽视幼儿年龄及心理特点的舞蹈教育形式会在无形之中使得幼儿产生负面情绪,当教师利用专业的衡量标准对幼儿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表演力进行评价时,就很难提现幼儿舞蹈表演中纯粹的艺术享受特征,不仅难以激发幼儿的舞蹈表演欲望,还会使其产生反叛情绪,不愿意进行舞蹈学习和表演。

2.3 舞蹈表演形式与内容不确定

从目前的幼儿舞蹈培训和幼儿园舞蹈教育情况来看,一些教师经常会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幼儿舞蹈教育的目标,让幼儿在舞蹈表演中呈现比较专业的表现,会采取不符合幼儿成长需求和特点的教学形式,构建的舞蹈表演体系偏离了幼儿的学习需求,难以确定舞蹈表演形式与内容,整体偏向于成人化。在舞蹈表演当众需要设计一些灵活的动作,根据舞蹈表演的种类和形式合理配乐,从而体现舞蹈表演的趣味性。但是教师在选择舞蹈表演形式时,缺乏童趣元素,特别是在选择配乐的过程中比较成人化,使得幼儿过早地接触一些成人音乐和舞蹈风格,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当教师选择的舞蹈表演形式与内容不符合幼儿时期的成长特点时,很难激发幼儿对于舞蹈表演的单纯的欲望,不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舞蹈表演能力,甚至会抑制幼儿的舞蹈天赋表现,给幼儿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3.激发幼儿舞蹈表演欲望的途径

3.1 关注幼儿身心特点

教师以幼儿舞蹈表演教学作为主要的内容时,应较多地关注幼儿的身心特点,明确幼儿舞蹈表演的需求,以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作为基础,使得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够得到满足。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要设计符合幼儿身体发育及其身心特点的动作,注重幼儿之间不同的身体素质,在舞蹈表演当中融入多元化的元素,使得幼儿可以在教师的教导和引领下不断提高舞蹈表演兴趣,激发舞蹈表演欲望。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其感兴趣的舞蹈表演动作形式来看,教师需要加强对幼儿身体灵活性的培养,让幼儿在舞蹈表演当中想象天空自由飞翔的小鸟、水中畅游的小鱼、天空的星星和月亮等。这种舞蹈表演方式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体现幼儿舞蹈表演的“童趣”。更重要的是,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善舞蹈表演动作,并且根据自身的兴趣与身心特点自主设计舞蹈动作,展现幼儿的天性。

3.2 丰富舞蹈表演形式

不同的舞蹈表演形式会使得幼儿产生差异性体验,在舞蹈表演活动中,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舞蹈表演形式让幼儿的舞蹈表演兴趣得以提升,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以激发幼儿的舞蹈表演欲望作为主要的目标时,必然需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让其长期保持对某一事物的兴趣。但是许多幼儿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表现出来的兴趣都非常短暂,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丰富舞蹈表演形式,避免幼儿的注意力被其他事物分散,促使幼儿可以在表演当中展现较大的活力。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舞蹈动作,教师不仅需要以自我演示的形式对幼儿进行表演指导,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幼儿了解不同舞蹈动作和形式的渊源,使得幼儿在舞蹈表演中产生更加丰富的体验,调动幼儿参与舞蹈表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长期保持高涨的舞蹈表演欲望。比如:在教导幼儿开展《宝宝会走了》的舞蹈表演时,教师不能够让幼儿单一地表现其在学步过程中不断摔倒和爬起的动作,还要以有儿童童趣为主,加入一些趣味性的舞蹈表演形式,设计不同的摔倒和爬起动作,体现幼儿成长的多样化。

3.3 强化幼儿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的强化对于幼儿的舞蹈表演来说尤为重要,一些幼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只是将其当成了简单的动作训练,很难体现幼儿多元化的情感特征,使得幼儿在表演不同的舞蹈时展现出来的情感一成不变。久而久之,幼儿的舞蹈表演形式和动作就会千篇一律,难以在舞蹈表演当中强化幼儿的艺术素养。在指导幼儿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强化幼儿的情感体验,促使幼儿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充沛的情感,理解舞蹈表演的内涵,培养幼儿的舞蹈表演气质。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教导幼儿学习基础的舞蹈动作的同时,给幼儿讲解不同舞蹈表演蕴含的内容和意义,让幼儿深刻体会每一次舞蹈表演的情感。其还可以组织幼儿对舞蹈进行二次创作,准确把握舞蹈的动作要领,体现舞蹈精神和气质,从根本上强化幼儿的舞蹈情感体验,让幼儿长期保持对舞蹈表演的热爱。

3.4 选择适当的背景音乐

适当的背景音乐可以激发幼儿在舞蹈表演中的不同情感,引领幼儿循序渐进掌握舞蹈表演的基调,并且学习多方面的乐理知识内容,促进幼儿艺术素养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开展幼儿舞蹈表演教学时,需要根据舞蹈动作和舞蹈类型选择适当的背景音乐,将音乐与舞蹈相互结合,为激发幼儿的舞蹈欲望提供辅助作用。教师在编舞的过程中可以播放与舞蹈动作和情感相契合的音乐,给幼儿讲解背景音乐的含义,奠定舞蹈表演的基调,让幼儿明确背景音乐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感。比如:教师在指导幼儿表演《丽人行》这个舞蹈时,首先需要明确其主要是描述唐代女子的体态之美和唐朝服饰的华丽,但是具体反映的是当时统治者的荒淫之举。这个舞蹈对于幼儿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加充分地体现幼儿舞蹈表演的童真,教师可以在设计舞蹈表演动作时将一些体现身姿的舞蹈动作转化为趣味性动作。特别是在选择背景音乐时,能够以《丽人行韵》这首音乐为主,同时加入一些比较童真的音调,使得幼儿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将舞蹈的情感与童真相互融合,在加强幼儿对于舞蹈表演的认知的同时,体现幼儿的童趣。

结语

幼儿舞蹈表演是培养幼儿艺术爱好和素养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激发幼儿的舞蹈表演欲望。特别是在教学发展中,应展现幼儿的天真无邪,合理设计舞蹈动作和形式,使得幼儿可以感受来自舞蹈表演的魅力。所以,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身心特点、丰富舞蹈表演形式、强化幼儿的情感体验、选择适当的背景音乐,让幼儿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这样一来,其在初始的成长阶段就可以将对舞蹈表演的欲望和兴趣延伸到其他学习形式当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背景音乐形式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在电视节目中的具体作用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背景音乐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