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乡村艺术与美育教育

2023-10-17 06:35师永伯
今天 2023年19期
关键词:美育融合艺术

师永伯

(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初级中学 甘肃 会宁 730700)

引言

语言艺术和美育教育是指培养人们的感受,认识,让大家学会欣赏美并创造美,进而实现陶冶情操、抚慰心灵、提升修养、激发灵感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现如今美育的重要程度已经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并且也成为了社会教育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对于美育教育的优化完善和更新,使乡村艺术能够有效融入其中,拓展美育教育思路和形式具有重要价值。

1.加强改造乡村艺术与美育教育,需要重塑乡村美育根本观念

乡村美育本身就是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美育的全面贯彻落实,能够使得青少年对于乡村地区乡土文化开展全面研究和分析,也能够提升青少年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想能力,分析能力,使得他们的情感、世界观和精神世界得到全面丰富。早些年一直未加强对于美育的重视程度,所以一直以来对于美育就是以课本为主,甚至社会美育的开展也仅仅是以人们口口相传的方式。这样既不利于乡村地区的文化传承创新,同时也不利于人们精神面貌的展现,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精神世界的丰富。近些年以来大家逐步认识到了美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其实美育的根本价值并不是培养艺术家,美育的效果虽然不容易被量化,但是美育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会直接关系到人生的成长,会直接关系到他们综合能力核心素养的发展。举例来说,目前社会上有荷风艺术基金会这样一个民间组织,作为该基金会创始人的李锋,一直对于乡村美育有着自己的认知理解和情结。基金会创立之初,他就开展了雏菊工程,并为各乡村地区的学校送去了免费的美育课程,因为他在内心之中认为美育课程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学生在接触了系统的美育课程之后,能够因美育课程的学习而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人未必今后能够在自己所学习的艺术道路上有所成就,但是却能够给他们的人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让他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璀璨和丰富,也能够让农村地区的学生有一个更加宽阔的内心世界,赋予他们更加宽阔视野。所以想要加强乡村艺术和美育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必须要对美育教育的目的目标内涵进行改进,要真正意识到美育教育的实际意义,要改变以往对于美育教育的固有认知和看法,这样才能实现乡村艺术和美育教育的两者融合,才能够实现美育教育的全面优化完善和丰富。

2.加强和改进乡村艺术与美育教育需要改变传统美育教育方式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对于教育的研究分析、软硬件设施的引进也较城市地区有所落后,为此美育开展的方式和方法较为单一、枯燥和乏味,在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地区必须要依据于地区的本土文化,加强对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习俗,优秀内涵的挖掘,并将其汇聚于美育的传承之中,在育人的过程之中实现本土人才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到自己所在地区所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所蕴含的美育教育价值,老师还可以通过乡村发展可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并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传承研究和分析,实现艺术教育和传统文化共同滋养乡村课堂,既能够让乡村地区的孩子感受到自己所在地区的悠久文化历史,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提升对于乡村地区的归属感,提升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和自豪感,更有助于孩子的综合全面发展,助推人才的培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志愿者俞乐曾经开展了诗经中的花卉这一课程,让高雅深奥的国画艺术回归于传统经典,因为无论是乡村地区还是城市地区,孩子们所接受到的教育都是相同的,他们会对诗经有着了解、学习和认知。但是传统美育教育的缺失,会让农村地区的孩子不了解国画的内涵,不了解国画的绘画方式方法,对于国画的学习存在有忽视,所以引进这一美育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内心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以及美育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性,能够夯实学生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实现美育教育的最大化展现,使学生能够在不断接触美,感受美,认识美,了解美的过程中,感受到乡村文化的发展,感受到乡村文化的传承,使得乡村地区的美育变得更加完善和丰富,还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推广。为此现在国家应该大力重视起乡村艺术和美育教育两者之间的融合,借助于多样化、丰富化、多形式化的课程,提升孩子对于美育的了解深入程度,提升美育的实际效果价值和意义,使得乡村文化和美育的融合变得更加紧密,与美育的融合变得更加透彻和完善。

3.加强和改进乡村艺术与美育教育需要引进师资

近些年以来各地高校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这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来到农村地区进行教育,投身于新农村的建设,为农村地区的学校带入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内涵,给农村地区的学校带来了艺术和美育的熏陶。在有极大发展优势的背景之下,也应该深刻认识到一个现实问题,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较为丰富,但是他们的实际经验不足,而且他们对于乡村艺术的了解深入性不足,这就导致他们在对美育教育进行研究分析和探索的过程中,很难将乡村文化融入其中。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研究和分析,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综合型的人才、复合型的人才,使这些人才既能够对乡村文化有所理解,同时还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实现美育教育能力的全面优化完善和提高,进而使乡村文化和美育两者的改革推进。举例而言,各乡村地区可以从地区文化传承者中选拔相应的人才进行美育的学习,让他们通过自身对于乡村文化的理解以及美育的相关知识,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美育体系,从而实现乡村文化和美育两者的有效连接、融合和沟通,实现乡村地区文化的全面发展和丰富,实现美育教育的转型升级和优化。

4.加强改进乡村艺术与美育教育需给予学生机会,探索艺术发展历程

乡村文化和美育教育两者的融合性发展,能够推动美育教育的全面更新、完善和创新。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这是当代对教育的最新探索和研究。为此现在必须要加强对于乡村文化的深入探索,要让学生能够了解乡村文化的发展历程,并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使学生对于美育学习的欲望深入提高、积极性全面提高,进而让他们在乡村文化艺术品鉴的过程中融入文明感和历史感,追求人文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4.1 内化行为素养

为了将美育教育和乡村艺术两者相融合,并加强其融合紧密程度,实现创新性发展、综合性发展。现阶段,不仅需要让学生真正深入学习乡村文化的发展历史,去感受乡村发展的背景,还需要给予学生更直观的审美信息。以笔者为例,为了更好的实现美育的有效性、深入性和全面性,会带领学生到乡村地区附近的美术馆或者博物馆之中,因为那些地方有着更多的文化载体,而且文化的传承也能够在博物馆的解说之中更好地给学生进行展示,乡村地区有独属于乡村地区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在这些场馆里也有乡村地区的发展实际以及发展流程。在此过程之中,学生往往能够自发而专注的以优雅的姿态欣赏艺术,改变以往美育教育的单一枯燥乏味形式,也能够使得美育教育和乡村文化两者的联结更加紧密融合更加深入,会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且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老师还能够指导学生不要用手触碰展品,不要让学生指向展品时用手指要用手掌,这样能够表现出学生对于展品的尊重,也能够表现出学生对于文化艺术的尊重和重视,很多乡村地区所收集的文化作品,无论是字画还是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都体现了乡村地区文化发展的历史,体现了文化的内涵,学生需要懂得和这些文化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这样能够达到美育的效果,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这一场景之中,端正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学生学会用眼睛去观赏艺术作品,用心去观赏艺术作品,从而实现乡村文化艺术和美育的有效融合。

4.2 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乡村文化和美育教育的创新、更新和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墨守成规的,而是创新的、是不断发展的,为此老师在加强乡村文化与美育教育两者融合的过程之中,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化传承中的发展创新,从而使学生也能够用创新的角度、创新的思维去进行美育的学习,让他们的美育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丰富学生的知觉体验,将新的审美体验纳入到对乡村文化的探究之中,从而让师生共同踏入深层次的感知,体验艺术的境界。

4.3 借助美育促进学生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格

新时代对于学生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素质教育背景之下,更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全面发展,所以当下美育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更大的展现,美育具有极强的直观性和体验性,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效果。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说过,吾人急应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心灵寄托于美而将忧虑忘却,新时代的美育不能仅仅是说教、理论讲解,更应该结合于乡村文化的实际发展需要结合于乡村美育的构建,进行美育课堂的完善和更新,使乡村地区的孩子也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教育,使他们的美育效果美育质量得到不断提高,进而为社会培养更优质的人才,促进教育一体化以及城乡发展一体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新发展背景下,必须要加强对于美育理念的重塑,要通过活化美育方式,增强美育有效性,引进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等多种形式,提升美育的质量效果和深入性,加强构建乡村艺术和美育教育两者的融合新模式,以此来补齐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文化短板促进乡村发展,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美育融合艺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