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野下小学美术智慧课堂的构建

2023-10-17 06:35田国顺
今天 2023年19期
关键词:美术智慧艺术

田国顺

(临夏县刁祁镇多麻小学 甘肃 临夏 731803)

自新课程标准推进以来,小学美术教学也在不断的进行优化和调整。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美术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为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构建小学美术智慧课堂的意义

小学美术智慧化教学是指在传统美术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

具体意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游戏化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艺术的实践,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通过智慧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显著。

2.当前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缺乏智慧化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许多小学美术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对智慧化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无法将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到教学中。

(2)教学资源不足。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艺术品、教学工具、教学软件等,但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资源还比较匮乏,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3)学生个体差异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难点和瓶颈。

(4)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主要以作品评价为主,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5)家校合作不够紧密。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家校共同配合,但目前很多家长对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孩子的支持和配合,影响了教学效果。

当前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加强理念和方法的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家校合作,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新课标视野下构建小学美术智慧课堂的策略

3.1 结合多媒体教学

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仪、电脑等,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形式更直观地了解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过程[1]。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古建筑的保护》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技术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中国古典建筑,提升学生的艺术积累。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我国著名的四大园林,选取拙政园为例,分析拙政园的建筑风格:拙政园的建筑大多依水而建,以水建长,庭院错落,花木为胜。还可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播放拙政园的相关视频,以及为学生拓展相关诗人描写拙政园的诗句,为学生增长传统古建筑的艺术知识,增强学生的艺术积累,让学生通过了解我国优秀的古建筑,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景观的保护意识,而不是仅仅将建筑保护内容死板的传递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能够激发起学生自身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传播与保护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教师可让学生在通过多媒体了解相关拙政园内容后,选取相关的图片对拙政园面貌进行局部写生,提升学生对古典建筑风格的理解,加强学生对建筑的审美,也能够唤起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

3.2 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思想[2]。

例如,在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废旧物的“新生命”》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素材来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在课堂中,教师可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为多个创作团队,在每个团队中由学生自己拟定创作题目,并让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相关的废旧物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制作属于自己小组的艺术创作。教师也可为学生拟定题目,比如,利用废旧物品制作艺术形象,可利用易拉罐、废旧水瓶、塑料包装纸、购物袋等等素材来进行创作,在小组学生创作结束后,教师可开设班级艺术展览,展示每个小组的艺术作品,并让小组派出代表来为作品进行细致解释,通过分析自己小组的制作内容,来体现艺术作品的创作理念。也可让学生以摄影记录的方式记录下创作过程,让学生通过课堂交流,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兴趣,让学生体会艺术创作中的乐趣,使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中获取艺术知识,提升艺术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 加强艺术实践

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是学生提升自身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自由的进行创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更深入地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3]。

以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风景写生》一课为例,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写生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写生过程,对自然更加细致的观察,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提升自身的风景写生能力,增强学生对画面构图、整体概况、细节描绘等等能力,让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绘画能力,也给予了学生在学习中走出校园,贴近自然的机会。在对风景进行写生的过程中,教师也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写生绘画方式,并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写生指导,可利用素描、水粉、水彩、油画等多种方式对自然景观进行写生,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对自然景物进行观察和分析,体会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光影效果,也要注重自身画面的前后位置关系,注意哪些景物在画面中应该细致描写、哪些需要大体概括,让学生的写生画面能够详略得到,突出描绘重点。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地展开相关的风景写生实践,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也让学生通过实际写生的方式更加细致的领略自然风景的优美,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观察自然的习惯,提升个人的审美素养和艺术积累。

3.4 评价方式多元化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仅注重学生的作品成果,还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表现能力[4]。

构建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师也需注意课程的评价方式,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评价内容不仅仅只注重学生的艺术创作成果,更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艺术表达能力。教师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时,也需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可以绘画作品匿名的方式保证评价的公正。教师也需注意在评价过程中,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以自己单一的审美来界定学生的作品,而要尊重学生个性,维护学生的艺术创新思维,让学生不断发挥自身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美术作品。

3.5 跨学科教学

引入跨学科教学,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例如将美术与历史、地理等学科进行关联,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艺术的背景和历史[5]。

艺术是包罗万象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素养的培育上,也要注重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关联,利用跨学科教学的方式,为学生科普艺术背后的历史故事,了解艺术作者的生平经历,帮助学生提升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增长对作品的感知能力,丰富学生个人知识储备,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发展历史。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下册《浮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展示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不同浮雕作品。从中世纪美术,到文艺复兴,再到现代欧洲艺术作品中,都少不了浮雕的影子。纵观我国历史,在不同风格的建筑上,也能够发现不同民族和艺术特色的浮雕。教师将浮雕艺术与历史学科进行结合,不只单单分析浮雕的风格,也要分析艺术风格背后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详细的了解艺术形成的特点,并能够让学生在欣赏相关雕塑艺术过程时,分析判断作品的具体时间和创作背景,提升学生对浮雕艺术的审美能力,充实学生个人的艺术积累,增长学生的相关历史知识,也让美术课堂教学更加丰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3.6 开放教学环境

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探究的机会,例如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6]。

智慧化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师也要注重为学生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拥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绘画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自由地拟定绘画主题,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效的提升学生个人的艺术创作水平,让学生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美术创作,让美术既能够服务于生活,又能够从生活中获得灵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智慧课堂是小学美术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必要手段。小学美术智慧课堂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创新与探索。在构建小学美术智慧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注重互动教学和评价反馈,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美术智慧艺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