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研究

2023-10-17 06:35张秀秀
今天 2023年19期
关键词:师幼幼儿教师建构

张秀秀

(哈密市豫哈实验幼儿园 新疆 哈密 839000)

前言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值得研究的一大重要问题。幼儿年龄较小,对很多事物的认知不到位,幼儿只能从个体需要出发,不断地提出个人诉求。教师如果不和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很多教学工作就难以推进。所以幼儿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如何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建构良好的师幼互动,让幼儿们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幼儿园教学的最终效果。

1.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难点分析

随着幼儿园教学实践工作的不断进步,当前阶段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建构高质量的渗透式领域课程,让幼儿们享受音乐学习的时间,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受到许多幼儿教师乃至家长的高度关注。幼儿教师在和幼儿互动的过程中面临一些基础难题,接下来将围绕这些难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幼儿教师的关注。

1.1 幼儿理解能力薄弱

和幼儿互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遇到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就是幼儿理解能力过差,带来的许多沟通困境,比如幼儿教师在和小朋友们交流时,幼儿教师有些用词,小朋友从来没有听过,幼儿就听不懂教师在说什么。而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语言表达,如果是年龄较小的小班幼儿,他们的口头表述是很不清晰的,幼儿教师理解起来也会存在困难。这种问题客观存在,而且和幼儿的天性有关,基本不会随着教学事业的不断进步而发生转变。所以,每一个时代的幼儿教师都必须围绕该问题展开研究,争取找到合适的沟通方法,和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

1.2 教师沟通方式单一

幼儿教师与学龄前的小朋友进行互动有多种有效方法。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和幼儿互动的办法往往过于单一。有时候,幼儿教师只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幼儿们思考,但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很多音乐领域的问题难度不小,幼儿光是理解和吸收,就已经面临许多难题了,想要让幼儿们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音乐问题更是难上加难。幼儿教师需要及时调整个人的教学观念,转变这种单一的沟通方式和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优化师幼互动[1]。

1.3 幼儿个性差异显著

学龄前阶段的儿童性格特点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而这也给师幼互动带来了一些难题。比如有些幼儿天生性格开朗,幼儿教师和这样的小朋友交流时,就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幼儿挑战自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也可以鼓励这样的幼儿主动表现自己,但是有些幼儿天生性格腼腆,学习知识或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都会因为个人的性格问题,无法配合教师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和不同个性的幼儿交流沟通,幼儿教师也需要及时调整沟通办法。

2.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研究

随着幼儿园音乐教育就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中的内容,展开音乐教学研究,争取找出更加有效的音乐互动方法,让幼儿们形成更加出色的律动思考,给幼儿们营造欢快的音乐学习环境。接下来,将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幼儿教师们带来教学实践方面的帮助。

2.1 结合趣味情境,建立简单互动环节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幼儿教师应该积极研究有趣的教学方法,在诸多教学方法之中,情境教学法就受到许多音乐教师的欢迎,音乐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简单的道具,创建情境,让幼儿在情境的驱使下,研究音乐知识[2]。有了情境,建构互动环节也会变得更加轻松。

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先给每位小朋友发放两个塑料杯,音乐教师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带领幼儿们一起用塑料杯敲出声音,幼儿教师可以给这种教学活动增添一些故事情境,比如:“小朋友们知道吗,其实很多东西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就比如老师手上这个塑料杯,就很喜欢跳舞,但是它没有脚,不能跳舞,这节课就请小朋友们来帮助塑料杯,随着音乐舞动一曲吧!”用这种有趣的情境结合道具创建音乐教学活动,不能够优化音乐教学过程,也可以培养幼儿们的音乐学习兴趣。

音乐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还会给幼儿发放许多的节奏乐器,比如教师会给小朋友发放摇铃,发放拨浪鼓等等。让幼儿们在不同的节奏鼓点下,研究音乐知识,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发放乐器时,幼儿教师会面临一些基础问题,比如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幼儿园里的摇铃数量不足,幼儿教师只能将粉色摇铃和红色手腕铃结合起来,每位小朋友随机领取一样乐器。但有些幼儿更喜欢粉色,想要手腕铃,每次领到乐器之后都要闹一阵情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影响音乐教学的最终秩序,音乐教师可以创建趣味情境,通过简单的互动,让幼儿们形成严谨的规则意识,参与音乐学习。比如音乐教师发放乐器之前,可以带领幼儿们做一个律动操,让幼儿通过自主重复“音乐课,发乐器,发到什么就是什么”的口号,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音乐授课环境,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2.2 设计趣味儿歌,加强律动互动研究

幼儿园阶段开展音乐渗透式领域课程教学,幼儿教师要注意,音乐课堂原本应该有比较轻松的教学氛围,强调幼儿们主动学习,快乐掌握音乐知识。但是由于幼儿园小朋友的年龄太小,很多幼儿缺乏规则意识,每次上课之前,幼儿的学习状态都无法保证。有时候幼儿的音乐学习热情没有被调动起来,幼儿的思维始终游离在音乐课堂之外,有时候幼儿的思维始终放在课余游戏上,总是吵吵嚷嚷,影响正常的音乐教学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可以考虑在音乐课上引入一些律动感特别强烈的儿歌,让小朋友们能够被律动吸引,营造浓厚的音乐教学氛围。而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幼儿教师也需要加强律动互动研究。

例如:上课之前,幼儿教师可以先用一段简单的儿歌,建构良好的课堂授课秩序,比如幼儿教师可以请小朋友把小手借给教师,引导全班幼儿一起拍手,在教师的儿歌律动下,先调整好个人的学习状态。比如幼儿教师,先让小朋友通过拍手和教师一起演唱:“小手小手拍起来,小手小手左右摆,今天要上音乐课,音乐课堂真好玩。”

用简单的儿歌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刚开始上课时,相当一部分的幼儿心思还没有放在音乐课上。但是带领幼儿演唱过一首儿歌以后,幼儿的学习心态就会发生改变,幼儿会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有利于为接下来的音乐教学奠定基础。

2.3 分析幼儿学情,互动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国幼儿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许多音乐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学理念,音乐教师应该立足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班里面的学情,建构互动环节时,也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让不同性格特点的幼儿,享受音乐学习过程,提升音乐教学质量[3]。

例如:教学《大树妈妈》这节课时,音乐教师就在课堂上建构了一场有趣的教学活动,第一次聆听音乐时,教师会带领幼儿们舞动双手,做一些动作,配合音乐的整体节奏,用这种方法营造浓厚的音乐教学氛围,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当小朋友们适应了这样的音乐学习节奏之后,音乐教师还可以给幼儿们提供自主设计的机会。比如让幼儿们自主聆听音乐,此时我们不做动作,而是要在脑海里想一想,通过聆听这首音乐,我们能够看到怎样的画面,然后让幼儿们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在这样的活动里,幼儿教师会发现有些善于口语表达的幼儿,可以展现出不错的表达素养,幼儿可以清晰的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而有些幼儿则不能针对那些表达能力没有那么突出的幼儿教师,需要和他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比如幼儿教师可以不断地抛出小问题,让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发幼儿的表达欲。在互动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教师既要有耐心,更要有能力,熟悉幼儿性格特点,和幼儿进行高水平的师幼互动。

2.4 建构展示环节,给予幼儿优秀评价

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幼儿园阶段开展音乐教学活动,音乐教师也应该积极建构展示环节,让幼儿们能够把音乐课当成自我展现的舞台,培养幼儿音乐学习兴趣,升华音乐教学价值。

例如:教学《拔萝卜》这首音乐作品,由于这首儿歌比较简单,很多小朋友在演唱过几遍之后,就已经基本掌握了本首歌曲的演唱方法,所以音乐教师会给幼儿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要求幼儿主动站上讲台演唱这首歌[4]。演唱环节结束之后,幼儿教师需要点评小朋友们的演唱情况,比如有些幼儿的演唱富有感情,幼儿教师就要提出表扬,有些幼儿的演唱还附带舞蹈动作,幼儿教师更要肯定幼儿的精彩表现,注意评价的过程中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幼儿教师多肯定幼儿的精彩表现,幼儿的表现欲望才能够被逐渐提升起来。养成开朗向上的性格习惯,促进幼儿全方面的成长。

总结

总而言之,师幼互动在幼儿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音乐教学活动作为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师幼互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音乐对促进幼儿艺术素养发展中的质量。因此,我们应对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做深入地探究与了解,提高幼儿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如果教师采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幼儿就能从中体会到自尊和自信。

猜你喜欢
师幼幼儿教师建构
浅谈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师幼互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建构游戏玩不够
师幼互动那些事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