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2023-10-17 06:35
今天 2023年19期
关键词:排队幼儿教师领域

张 玲

(哈密市豫哈实验幼儿园 新疆 哈密 839000)

前言

幼儿园阶段开展社会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幼儿的社会性素养,是新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话题之一。社会学习过程其实也是帮助幼儿逐渐认识自己,提升自我,塑造幼儿积极人格的关键过程。幼儿教师应该积极研究更加优秀的社会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生活,掌握更多的实践,既能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幼儿全面进步。

1.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基本现状分析

积极引领幼儿参与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参与集体活动过程中形成更加出色的活动参与意识,集体配合意识,同时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隐藏乐趣,让幼儿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亲近他人与他人协作交往的素养。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形成更加优秀的社会性思维。不过,目前阶段幼儿园组织社会领域教育工作,也面临一些基本问题。

1.1 形式化教学问题仍然存在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是影响幼儿社会素养和社会性思维的重要教学任务,但是目前阶段很多教师组织该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仍然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幼儿教师无法从实际出发,思考如何开展有趣的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反而过分依赖教材,总是基于教材上过分理想化的教学环境,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至于整个教学暴露出了相对明显的形式化教学现状。

1.2 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社会领域课程教学一定要和实践联系起来,但是当前阶段幼儿教师组织相关教学工作,仍然将重点放在理论讲解上。比如在课堂上,幼儿教师可能会格外在意幼儿对理论的理解程度,但幼儿的实践能力发展到了怎样的水平,幼儿教师并没有那么关心,这也会导致教学质量受损,教学效果受影响[1]。

1.3 教学方法仍然不够完善

当前阶段,组织社会领域课程教学工作,幼儿教师既要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引领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要给幼儿讲解一些基本的社会生活规则,让幼儿们能够基于规则调整个人的行为规范,注意在不同社交场和的礼仪等等。可能正是因为教学的内容比较杂,而且教学压力较大,很多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比较落后的。比如幼儿教师可能强调说理而忽略实践教学,幼儿教师过分注意正向引导,反而忽略了反向教学的优势。所以幼儿教师也要打开思路,借助更丰富的教学资源,研究更有效的社会领域教学办法。

1.4 社会领域教育存在局限

今天开展社会领域课程教学工作,其实教师也面临许多的客观难题,比如社会领域课程,最理想的状态肯定是把幼儿们引入到社会上,让幼儿直接与社会接触,在亲身体验沉浸式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塑造幼儿的综合素养。但这种教学理念在今天的教学背景下,显然很难成为现实,因为幼儿的自控能力较差,幼儿教师管理精力有限,很难给幼儿提供深入社会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教学面临局限,很多优质的教学办法也就无法落实。

2.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的改进策略

2.1 引入趣味故事,调动幼儿思考

进入新时代以来,幼儿园开展社会领域教学工作,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趣味性的故事,可以创建有趣的教学情景,也能够引发幼儿趣味化的社会思考,让常规的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

例如:教学《排排队》这节课,幼儿教师可以先在课上讲解一个简单的小故事,让幼儿们思考一下自己平时在生活中有没有排过队?先引入一段动画微课,让幼儿们理解排队的概念,几只长颈鹿在河边喝水,由于长颈鹿的身量太大,面前的小河太小,长颈鹿只能轮流上前喝水,所以在小河边就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教师引入这种有趣的故事,让幼儿们理解,这就是排队。

紧接着,幼儿教师还可以在课上引入关于排队的故事,比如兔姐姐做的面包可好吃了,这个是森林里公认的最好吃的面包,小蜗牛,小猴子,小青蛙,还有长颈鹿等动物都来购买面包,但是只有小狮子大摇大摆的,也不排队就冲进了面包店。这个时候小猴子主动站出来指责小狮子:“诶,怎么回事?小狮子你怎么不排队呢?”小狮子却不以为然,他觉得排队这件事情又浪费时间,又无聊,他才不想排队呢。可是兔姐姐来到面包店之后,直接和小狮子说:“不管你是谁?买我的面包就得排队,不然的话我就不把面包卖给你!”小狮子左看看,右看看脸红地走到了队伍的最后面,大家都夸小狮子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在这个故事中,幼儿教师可以请小朋友们理解排队的重要性,紧接着教师还可以在课上引入趣味找茬游戏,给幼儿分享几个场景,让大家看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深化幼儿的学习印象。

2.2 创建实践活动,模拟社会情景

今天的教学背景下,组织幼儿园教学工作,培养幼儿的社会性素养,幼儿教师也要注意创建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积极模拟社会情景,或许更能培养幼儿的社会思维,提高社会领域课程教学质量,给幼儿们创建真正快乐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学《会说话的标志》,幼儿教师可以开设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先带领幼儿认识安全标志,然后幼儿教师让小朋友们按照安全标志的形状,颜色等等划分成不同的类型。这个过程就可以转换成一个有趣的实践游戏,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厚,有利于加深幼儿印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3]。另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实践操作游戏。比如教师引入不同的安全标志,让幼儿们快速辨别每一个安全标志代表的含义,让幼儿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调整个人行为,运用优质实践提升教育教学最终质量。

2.3 创新教学理念,激发社会思考

随着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幼儿教师需要及时调整个人的教学理念,有一些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今天的教学背景下,似乎已经不再适用,幼儿教师有必要及时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研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如何创新教学,有些幼儿想问题的方式总是特别简单,幼儿看待很多的社会现象是非黑即白的,在幼儿的认知里,一件事情只有对或错。面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首先要给予最大程度的包容与理解。同时,幼儿教师也要研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幼儿们逐渐产生一些立体化的思考能力。

运用逆向教学理念,幼儿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小朋友展示一些负面的教学案例,比如给幼儿讲解在公共场合应该如何行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遵循相应的社会规则。从正面角度讲解基本理论往往不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因为幼儿的学习能力比较弱,二是因为幼儿缺乏良好的理解能力,很多时候教师给幼儿强调了一种社会规则,但幼儿并不懂得为什么一定要遵循该规则。为了让幼儿扎实掌握这些内容,幼儿教师可以在课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有趣的视频,比如在公共场合,一位小朋友突然嗷嗷大哭,影响到了周围所有人的正常行动,幼儿教师就可以请小朋友们观察视频,然后用自己的理解谈一谈,在刚刚这段视频中,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注意到了谁?你为什么会注意到他?你觉得他的出现给整个社会秩序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运用这种方法培养幼儿逆向思考的能力,也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意识,让幼儿们拥有更成熟的社会思考能力[4]。

2.4 做好家校合作,开拓教学场景

前文中已经提到,基于社会领域,开展幼儿园社会教学工作,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引导幼儿们进入社会直观的看一看社会上那些不同的角色人物,让幼儿通过直接的社会生活,积累经验,丰富幼儿的社会性思考。但是,由于幼儿园的教学条件有限,在师资力量缺乏的情况下,幼儿教师人员有限,也不可能经常带着幼儿深入社会各个场所学习知识。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可以考虑设计家校合作活动,让幼儿家长配合教师带领孩子们走进社会,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

例如:教学不同的社会职业时,幼儿教师就可以给小朋友们布置一个作业,给幼儿留出一个星期的时间,家长可以任选一天带领孩子离开家,去大街小巷收集几个不同的职业。比如家长带着孩子走在马路上,看到十字路口有交警叔叔正在指挥交通幼儿,家长可以将这种图片拍摄下来,同时让孩子理解交警叔叔的工作;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发现有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售票,家长也可以将这种图片拍摄下来,告知孩子,电影院售票的工作人员扮演的是怎样的职业角色,丰富幼儿的职业认知。

通过建构这种活动,幼儿教师会将家长们拍摄的图片收集起来,课堂上教师会挑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职业,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比如有些家长拍摄了医院医生和护士的照片,幼儿教师就可以结合图片进行深入教学,给幼儿们讲解一下护士扮演怎样的角色,医生又承担着怎样的社会责任等等。加深幼儿的职业认识,提高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的最终质量。

总结

现阶段,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育人目标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关注幼儿的个性、关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课程目标作为教师实施社会领域课程最为关键的环节,必然引起教师和课程专家的关注。思考幼儿园社会领域拓展课程实施途径,供幼儿园借鉴和参考,从而促进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发展、最终实现幼儿社会性发展。

猜你喜欢
排队幼儿教师领域
怎样排队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领域·对峙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巧排队列
三角龙排队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
排队回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