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的分析

2023-10-17 06:35胡芳萍
今天 2023年19期
关键词:师资农村学校

胡芳萍

(会宁县河畔镇中心小学 甘肃 会宁 730722)

调查发现,我国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教育教学产业中,以至于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和设施都比较落后,不能够满足日常的教学需求,会限制教师的发挥,阻碍学生的成长。同时,还是由于资金缺乏的原因,农村学校的教师待遇普遍较低。导致一些有能力的教师不愿意来到农村教学。在师资力量方面与城市学校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近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一些农村家庭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有能力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城市的学校中进行学习,这导致农村地区生源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建议有关部门要在具体的过程中整合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完善学校的评价制度,给予农村学校正确的发展引导。提高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农村教育的建设过程中,从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平衡发展。

1.乡村振兴与农村义务教育平衡之间的关系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表明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纪元。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发展,也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国家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这给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能够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改善学校中的硬件设施,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来到农村学校工作,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除了能够在经济方面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助力之外,也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在农村义务教育的落实,能够切实增强农村教育的质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能够对农村地区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区域之间的资源互补,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2.农村义务教育平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条件设施落后

从目前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开展情况来看,其中教学条件和设施落后的问题是最为突出的。很多教师的理念比较落后,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主要以知识灌输为主。虽然在新课改的引导下,很多教师尝试对教学进行创新,但是因为资源有限,教师无法将自己的想法落实,只能够延续以往口述结合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而且,课程中的教学内容非常有限,基本上都是在教材的范围内进行讲解,学生只能够接触有限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时期,迫切的想要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有限的知识不仅会阻碍他们的成长,而且还会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而在体育学科中这种问题尤为明显,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育设施,学生更多的时间都是在自由活动,没有办法进行科学的体育训练。

2.2 师资力量存在差距

师资力量短缺也是农村学校中的短板之一。受到传统意识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学校都将重点集中在了文化类课程的教学上,对于艺术类课程并不关注。在开展艺术课程教学时没有招聘专业的教师,而是由其他的教师兼任。这严重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平衡发展。除此之外,现在的社会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才能够培育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在农村地区的学校中,教师的数量有限,一个教师往往要兼任几个班级的教学工作,甚至还可能会承担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师没有时间进行学习,使得教师的教育素养很难得到提升。

2.3 农村地区生源不足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飞速提升。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农村家庭有能力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由于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落后,师资力量短缺。一些农村地区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加光明的未来,往往会花更大的代价送孩子到条件和成绩更好的私立学校进行学习,这就导致农村地区的生源不足。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中,一个年级的学生甚至只有十几名。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提不起教学的动力,也不利于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

3.农村义务教育平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政策不够重视

农村地区学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获得大量资金投入,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一些学校重点集中在硬件设施改造上,忽视规划教育政策和内涵提升。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年龄较大,对新鲜事物缺乏学习欲望。学校虽然增加了许多新教学设备,但缺少政策引导,导致一些设备被闲置,浪费国家资源,不利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平衡发展。

3.2 缺少培训制度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是推动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领导层将重点集中在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上,忽视了教师个人素养发展,缺乏相应的教师培训制度。这使得很多教师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推动教学改革。此外,每年有许多年轻教师被分配到农村学校,但由于缺少指导和培训,遇到了困难,导致师资力量短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注重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3.3 忽视教育投入

农村地区的学校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乡镇学校硬件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而农村学校条件差、生源少,师资团队不稳定。由于地方政府将大部分教育资金投入到乡镇学校中,导致农村学校得不到发展,加剧了城乡学校差距,不利于实现义务教育平衡发展。

4.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策略

4.1 推动资源整合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了能够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平衡发展,需要集中力量改善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在国家大力支持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的规范,对薄弱学校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同时,教育部门还要结合当地的教育发展情况,有针对性找出薄弱学校从存在的问题,并且罗列出学校的薄弱环节。以此为前提,投入相应的资源和支持,这样能够使相对落后的学校得到精准帮扶,快速克服自身存在的弱点。此外,为了进一步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平衡发展,教育部门要对区域内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统一的归纳整理,之后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进行二次分配,实现义务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

4.2 合理改进制度

制度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合理的制度有助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平衡发展。但是在之前的教育过程中,相关部门并没有依据本地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策略,导致农村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部门要以国家政策的前提,结合本地的情况对农村学校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进行探索。同时,也要及时了解区域内学生和家长的情况,以此为基础,建立合理的教学制度。从目前农村学校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中对于除文化课程之外的教育缺乏重视。因此,教育部门在制度中要提高体育、艺术教育等的重视,要求学校按照规定开展相关课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

4.3 完善评价机制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当前的农村地区教育教学环境产生变化。为了能够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需要对评价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具体的过程中可以建立质量监控评估体系,各个学科的教学情况与科任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的利益挂钩。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学成绩进行定期调研,要对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抽查评估。此外,教育部门也可以抽出资金成立专门的学科教学质量奖励基金,对学科教学质量较高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使教师迸发出更高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平衡发展。

4.4 提升教师水平

社会在快速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要求。而教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付出和努力,也需要教师具备很高的教学水平。但是从以往农村学校的情况来看,由于师资力量有限,一个教师常常兼任几个年级或者几门学科的教学,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基本没有参加学习的时间。对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采用网上培训的方式,对农村地区的教师开展培训工作。同时,也可以邀请教育名家到农村学校开展讲座,使教师获得更多学习的机会,以此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总结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为当前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抓住机会,借助乡村振兴的力量创新教学,优化配置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从而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平衡发展。

猜你喜欢
师资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学校推介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