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的探索*

2023-10-17 10:54
大众文艺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红色思政

邓 琦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

早在2020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始终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之中,确保课程教育活动成为人才思想、价值、道德观念培养的主要平台,切实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在该教育大背景之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固然要将课程思政建设视为重中之重,红色文化的融入无疑是重要抓手之一,如何将其有效融入,确保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充分体现专业性和思政教育价值就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1]。

一、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课程思政” 建设的必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属于艺术类范畴,而在该专业性质与特点中,以学科交叉与融合最为突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更要掌握艺术设计领域相关知识和技能。正因为后者所致,所以该专业招生对象倾向于艺术特长生。然而,艺术特长生与非特长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就是掌握一定专业基础,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而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当今时代发展大环境之下,对该专业学生的自律性带来严峻考验,稍有不慎就会对自己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针对此,帮助该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道德观念,促进该专业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该专业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新重点,而通过具体的手段对学生进行适当干预往往会呈现较为理想的效果[2]。

其间,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引导学生形成健全而又独立的人格,并且结合专业课程相关理论,让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正确的思想、价值、道德观念对自身成长和未来发展会带来怎样影响,让学生潜意识中能够形成思想认同、价值认同、道德观念认同,最终方可做出适合自己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职业规划,成就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这样的教育目标显然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标相互统一,更能体现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本身的教育价值,而这也正是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课程思政道路建设的主要方案[3]。

但是,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切实做到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标同向同行却是一项复杂性和系统性极高的工程。其间,不仅要结合该专业特点深入挖掘与之联系紧密的思政元素,让深度反映时代和社会正能量的教育资源进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意识、道德观念和职业观念。除此之外,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评价更要以学生思想、价值、道德观念的养成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能结合未来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理解自身思想看待事物发展角度、分析问题的视角、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对其产生怎样影响,同时自身是否具备这些能力与素质,这样显然可以对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4]。

二、红色文化融入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一)红色文化融入数字媒体艺术课程能够增加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人文色彩

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结构中,主要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中外设计史、专业设计史、地域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方法等理论性、基础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而实践课程则主要由3Dmax 建模、Photoshop 平面设计、Flash 动画设计等实操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构成。结合上述课程的特点不难发现,由于课程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教学活动通常以反复强调、反复练习、强化训练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不仅导致教学活动本身过于枯燥而又乏味,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产生,更会造成教育教学活动缺乏人文情怀的传递。然而,将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引入恰恰可以帮助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改变上述现状,其原因在于红色文化资源本身具有美育和德育功能,让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向学生传递文化内涵深刻且丰富的信息,让教育过程更加具有人文色彩,从而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与欲望,课程教学的人文深度也会随之大幅增加[5]。

(二)红色文化融入数字媒体艺术课程能够促进红色基因的传承

由于艺术本身具有较高的包容度和自由度,所以往往艺术领域工作者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尤其是当今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在时代大环境熏陶之下个性也更为鲜明。其中,具体表现就是思想较为活跃,并且对意识形态有着独有的看法。这样的个性显然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将其进行正确引导,那么在艺术创新领域会有着不断地新突破,反之则会导致其思想和意识形态走向偏激。“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其责任就是要让教育对象成为真正有用的人,在社会发展中能够将自身的作用和价值最大程度发挥出来,所以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活动中,不仅要强调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技能的全面培养,更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道德观念,从而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由于红色文化不仅具有教育功能,同时还具有社会凝聚功能,对教育对象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陶冶与启发作用,所以将其融入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活动之中,可以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能力的同时,能够深刻感受到自身在未来发展中肩负着怎样的责任与义务。这样的教育过程显然可以让学生的文化地域得到显著提升,更能让红色基因在当代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中广为传承[6]。

三、红色文化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的策略

(一)坚持显性与隐性思政教育相结合

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深入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教育路线,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具备多个理想前提条件[7]。其中,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显隐性相结合则是关键前提所在。对此,红色文化有效融入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也应该将其置于首位。在这里,所谓的“显性”教育内容,其实质就是可以通过课堂讲述方式传递给学生的教育信息,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语言描述过程中受到启发,这样的教学内容通常要具有易表达和易理解的特点。而所谓的“隐性”教育内容,其实质就是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传递给学生的教育信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启发和引导,这样的教学内容通常具有抽象性和启发性两个特征。

针对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而言,针对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与价值等方面的信息传递,学生显然可以将其加以充分理解,但是在具体影响和价值体现等信息的传递过程中,由于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需要广大教师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加以深入理解,而这样的教学活动固然体现出了“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其中,在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通过选择相对应的红色文化资源,帮助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与价值体现加以深刻理解,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夯实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还能帮助学生专业能力、创新思维、责任意识、家国情怀的正确形成,并进一步深化了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实践道路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8]。

(二)强化学生的价值观认同

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切实做到能够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让教学内容能够对学生的精神塑造、价值引领、情感激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就必须在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过程中,针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让更有利于学生思想、价值、道德观念塑造的因素充分融入进来,红色文化资源就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从而做到以实践活动去启发和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从中深刻感悟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的价值观念才会实现情感转移,最终帮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思想认同感、政治认同感、价值认同感和道德认同感。

在这里,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在于积极发挥社团组织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专业领域的课外实践活动,切实做到教师不仅在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中,通过红色资源让学生感受到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不仅要将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更要将服务大众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还能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大众时的喜悦心情,这样不仅可以让继续增强专业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更能促进学生紧紧围绕深入服务大众生活,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这样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也达到促进学生价值认同的目的。

(三)丰富教材内容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的覆盖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其传播速度和丰富性更是有目共睹,进而也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广泛了解当下新资讯成为现实,而这无疑也为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以及该专业课程思政道路的全面建设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可是,就当前高校该专业课程思政道路的建设与实践的现实情况来看,广大教师依然注重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作为主体,内容的单调性和枯燥性导致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其专业能力与素养的过程中,很难对自身的思想、价值、道德观念培养提起兴趣,而这无疑成为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弊端。

针对此,笔者认为广大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教材内容的重组,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并以此为着力点,通过融媒体技术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收集并将其加以整理,在进行有效资源分析之后,找出与能够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能力、素养全面发展的红色资源,并将其添加至课件之中,让其与专业课程教材内容真正融为一体,如人物传记、党史介绍等。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教材内容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是怎样以艺术创作的形式来激发人们革命斗志,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新视角和新思路,这样学生在深度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能有效树立民族责任意识。

(四)创新教学形式

就传统观念上的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的效果而言,依然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之相结合的层面,并没有做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这样导致红色基因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并未能得到传承,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本身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引领作用并不生动。另外,在新媒体环境之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应用过于保守,而这也是导致红色文化难以融入该专业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红色资源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之中,必然会对学生思想、价值、道德观念的形成起到重要引领作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也会更加趋于理想。

在这里,笔者认为可以先通过红色教育资源专属平台,并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选择,之后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合作学习和项目化教学的方法,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能够在红色资源的引领下,领悟数字媒体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进而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专业领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在思想、价值、道德观念上实现正确养成,确保红色资源在践行高校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思政道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成为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的重要抓手。

结语

纵观以上论述观点,不难发现当代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道路中,课程思政建设与深化落实已经成为重要推手,而红色文化的有效融入更是对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深化落实过程中,切实做到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并实现促进作用最大化并非易事,需要广大学者及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虽然本研究已经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但依然存在可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的空间,值得广大学者和相关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挖掘。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红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