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编创人才的理论与实践培养路径*

2023-10-17 10:54李雯婷蒋海冰
大众文艺 2023年16期
关键词:舞蹈动作创作

翁 婷 李雯婷 蒋海冰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广州 510665)

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随之提高,舞蹈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已经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1]。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精神层面的迫切需求,高校舞蹈编创人才的高质量培养显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可是,在人才培养实践活动中,切实达到“高质量”却并非易事,其过程必须呈现出系统性和全面性。对此,笔者就立足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将高校舞蹈编创人才理论培养路径和实践培养路径做出明确论述,希望能够为广大学者和高校舞蹈教师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带来一定启发。

一、高校舞蹈编创人才的理论培养路径

1.树立以人为本的舞蹈编创观

从舞蹈作品的品质出发,其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则是重要衡量指标,思想内涵丰富的舞蹈作品往往让人们感触较深,其审美价值颇高[2]。所以,在创作型舞蹈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注重“手艺”(指创编技巧)的传授,很容易将其培养成舞蹈动作编排的匠人,其舞蹈风格也不会有真正的创意,这样舞蹈本身也不会传递出独有的思想内涵。所以在创作型舞蹈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先注重学生品格的塑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让其可以深刻感受到舞蹈创编过程既是对自己艺术情操的一种陶冶,同时也是对自身意志的一种考验。由此可见,创作型舞蹈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复杂程度较高,同时难度较大,既要包括对学生蒋康人格的塑造和舞蹈技法的传授,还要带领学生共同去寻找适合自己且与众不同的舞蹈创作风格[3]。

这样的人才培养过程显然要做到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并存,同时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结合,其本质并不只是局限在舞蹈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则是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这样培养出的创作型舞蹈人才方可奉献出高品质的舞蹈作品。针对此,在高校舞蹈床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先明确创作型舞蹈人才的标准是什么,该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什么,而这也决定这创编型人才正确舞蹈创作观的形成。在这里,人的主观精神显然是直接影响舞蹈作品思想内涵的根本因素,所以高校在创作型舞蹈人才的过程中,要以高尚的人格标准为基础,从贴合社会生活、热爱社会生活、回归社会生活的角度,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舞蹈创作观,确保学生能够在当今多元化的网络社会中不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实现以坚定的意志、自主的思考、创新的创作心态去完成每一部舞蹈作品的创作,这样所创作出的舞蹈作品才富有正确的思想内涵,而这也正是“以人为本”的舞蹈创作观渗透过程所在[4]。

2.引导学生了解舞蹈创编的理论知识

在高校舞蹈教学活动中,其根本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舞蹈动作,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舞蹈动作的深层内涵,结合舞蹈创编的基本理论知识,将舞蹈动作科学的组合起来,最终让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这正是舞蹈床边能力的基本体现[5]。然而,学生该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培养过程方可实现,即:动作创编、舞剧创编、简单舞蹈动作创编,并且还要做到在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下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在此期间,教师先要引导学生深刻了解舞蹈动作的基本构成元素,以及每个动作元素究竟体现了怎样的深层内涵,让学生可以知晓哪些基础的舞蹈动作可以组合在一起,并且从中能够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和情感,而这也意味着学生舞蹈创编能力开始形成。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提起高度重视,即:向学生明确舞蹈动作构成的基本原理,如力学原理、艺术表现原理等。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必然会深刻意识到在进行舞蹈创编的过程中,怎样的舞蹈动作设计更容易完成,并且动作设计更加符合审美要求,同时通过成功的作品将其加以说明[6]。由于这样的教学过程显然不仅体现出了基础性,也更具有实用价值,所以能够为学生舞蹈创编能力(如形成独有的舞蹈风格等)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积极开展舞蹈编创的理论知识与技法教学

从当前舞蹈的表现形式来看,其多样性则充分说明了舞蹈创编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所运用的创编激发自然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在高校舞蹈创编人才的培养中,要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这一显著特征,以此来确保学生的舞蹈创编过程能够体会到舞蹈动作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以及创编技法的灵活使用,而该任务显然要在舞蹈编创理论教学活动中完成[7]。

在舞蹈编创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向学生详细介绍造型连贯法和动律、律动连接法、动作部位限制法,以及交响编舞和音乐编舞等技法,让学生可以深刻了解到舞蹈创编的过程可以遵循哪些规律和方法,应该按照怎样的原则和标准来进行,促进学生舞蹈创编过程始终能够保持规范性与合理性。此后,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立足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的相结合,让学生结合上述舞蹈创编技法进行不断尝试,同时还要借助相关的成功案例,将上述舞蹈创编技法的应用可行性加以说明,由此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发挥组织与鼓励作用,更应该为之提供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不仅可以结合舞蹈创编技法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进行实践尝试,更能及时发现在舞蹈创编技法实践活动中的闪光点,创编过程的新思路也会就此不断涌现出来[8]。最后,教师还要善于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做出客观评价,帮助学生找到不断提升自身舞蹈创编技法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和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显然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伴随,更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内化与外显,舞蹈编创教学成果自然也会更加趋于理想化。

4.建立交叉学科使舞蹈编创更加完善

高校舞蹈创编人才的培养固然要集多方合力,让各种有利因素在舞蹈创编人才培养中都能发挥出重要作用。其中,艺术学科教学资源自然是理想的条件之一,所以要通过建立交叉学科的方式,让该有利条件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在此期间,可以通过建立交叉学科研究小组的方式,设立舞蹈、作曲、录音制作等综合课程,让艺术学科资源真正为舞蹈创编人才培养提供支撑服务。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一支具有综合素质的教师队伍,每一位教师不仅要了解并掌握与舞蹈创编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同时还要掌握音乐创作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确保学生在学习舞蹈创编过程不仅可以选择很是的舞蹈动作,更能选择与之相适合的音乐[9]。

除此之外,在利用交叉学科进行高校舞蹈创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要全面强化其保障条件,即:建立一套具有综合性的学科评价体系。其中,不仅在评价目标和评价原则方面,要以促进高校舞蹈创编人才全面发展为基础,还要根据“以人为本”理念制定出相应的评价原则和评价理念,最终再结合舞蹈创编人才未来发展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高校舞蹈创编人才培养始终保持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

二、高校舞蹈编创人才的实践培养路径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获取舞蹈创作素材

在艺术领域中,“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这句话广为人知,其内涵则是艺术来自生活,但是要高于生活。在这里,“艺术源于生活”并不难理解,就是艺术创作的灵感往往来自生活实践,而“高于生活”则是要对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灵感以某种艺术方式表现出来,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被公众接受和喜爱,艺术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对此,在高校舞蹈编创人员培养的全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向学生渗透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用心去观察和感受生活,这样舞蹈创编的灵感才能源源不断的涌现,舞蹈创编的素材才会更加丰富。这样,学生通过舞蹈创编技法的应用才能创作出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让大众普遍接受、充分彰显艺术价值的舞蹈作品。

2.在舞蹈编创中注重音乐的融合

众所周知,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会给人们带来一种良好的视觉体验,更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原因就是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陶冶了人们的心灵。因此,在高校舞蹈创编人才培养的道路中,要确保舞蹈与音乐教学活动的并行。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以“深度融合”为基本原则,让学生学习舞蹈动作和创编技法的过程中能够始终跟随音乐,在学习音乐理论和进行音乐鉴赏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舞蹈动作来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从中帮助学生在舞蹈创编时可以让音乐艺术和肢体语言充分融为一体。在这里,音乐教学活动要以作品鉴赏的方式开展,结合优秀作品帮助学生分析为什么音乐可以促进舞蹈动作表现出丰富的情感,情感表达过程究竟体现出了怎样的“艺术美”。在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项目化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将舞蹈的全过程真正交予学生,自身以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引导和启发,从而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过程深刻感知舞蹈思想内涵的体现方式[10]。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向实践转化

在高校创编型舞蹈人才培养的道路中,培养方法的全面拓展与创新固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朝着哪个方向拓展,以及围绕哪个方面不断创新自然就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棘手问题。在这里,笔者认为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则是理想选择。毋庸置疑,学习舞蹈创编的过程就是要将其理论知识和舞蹈技巧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需要经过熟悉相关理论和技巧、动作创编、排练、演绎的过程,进而让学生能够实现从知识到实践的转化,体现一名舞者自身的价值。然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舞蹈创编知识,以及相关舞蹈动作并不难,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就能够得以充分实现,可是真正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舞蹈创编,并且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排练方式,最终将其成功演绎出来却非易事,需要对学生内心深处进行触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真正回归社会生活,在社会中找寻创编的灵感和排练的氛围,进而将其以多种形式演绎出来。

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要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结合大纲要求,将舞蹈创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动作要求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能够系统掌握舞蹈创编的基本原则与标准,以及规范化的舞蹈动作要求,还要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并走入生活,了解最真实的社会和生活环境,去发现、感知、体验所存在的“美”,触动学生心灵的同时,激发学生用舞蹈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欲望,这样学生自然会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舞蹈动作,不断完善排练的细节和成功将其演绎的方法,课堂教学活动自然也能够达到高校舞蹈编创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在这一过程里,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践活动的所思和所做,有针对性地为之提供启发和指导,让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过程能够注入每个舞蹈细节,帮助学生能够成功演绎出属于自己的舞蹈作品。与此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自身的想法和做法,并且善于肯定和鼓励学生,要以“建议”的方式进行引导,这样学生在舞蹈创编的实践过程中才会始终保持其本真,思想内涵也会更加真实而又丰富。

结论

综合以上论述观点可以看出,在高校舞蹈编创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从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两个维度同步开展,而每一条培养路径的构建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都必须夯实其基础条件、动力条件、保障条件,由此方可确保人才培养的高质量。然而,虽然本研究已经提出了系统化的研究观点,但随着时代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教育领域的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会不断生成,所以针对高校舞蹈编创人才的理论与实践培养路径依然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而这无疑为广大学者和搞笑舞蹈教育工作者未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猜你喜欢
舞蹈动作创作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一墙之隔》创作谈
动作描写要具体
我和舞蹈
创作随笔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