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校本研修的新样态

2023-10-18 01:45李慧转
学苑教育 2023年25期
关键词:课例教研组研修

李慧转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五条路小学,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双减”政策的落地,为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如何“减”?怎么“减”?如何在实现“减负”的同时“提质增效”,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积极探索校本研训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始终秉承“明德尚美,求真创新”的校训,“以人为本,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和特色建设。学校致力于通过校本研修,努力做到专家引领专业化、同伴互助具体化、个人反思常态化,逐步形成了“3-4-1”校本研修新模式,让“双减”政策落地,力求实现“提质、增效、减负、幸福”的目的。

一、健全机制,确保校本研修质量

(一)健全组织领导

为保证校本研修工作正常开展,我校成立了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亲自督导,分管副校长主抓,教导处、教科室和教研组负责落实的工作机制,保证校本研修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二)健全活动机制

学期初召开“三个会议”,即全体教师会议、教研组长会议、备课组长会议,按照学校校本研修要求全面布置任务,使全体教师明确校本研修的目标和任务。校本研修活动形成惯例,铁板钉钉,雷打不动,定时开展。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按计划开展活动(两周一次),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制作简报,真正把校本研修活动落到实处。

(三)健全督促检查机制

制定了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坚持过程管理和年度考核相结合,把教师校本研修活动纳入教学常规检查,每两周检查评比考核一次,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挂钩。

(四)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优先保障校本研修活动经费,每年为教师购买教育理论书籍,订阅期刊杂志。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优先报销培训费和差旅费,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二、专题研修,提升教师素养

(一)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树立师表形象

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全面提升师德修养,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一是扎实开展以师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奋进新征程,志做大先生”师德专题报告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在活动中学习榜样,剖析自我,查找不足,立行立改,自觉接受学生及家长的监督。二是利用每周一次的微型党课学习,开展“我身边的榜样”典型人物宣传活动,从而讲好师德故事,树立典型。三是严格师德师风考核,教师自觉做到敬业爱教、廉洁从教、文明执教、优质施教、依法执教,教师通过自身的爱教、乐教、享受教,影响学生爱学、乐学、享受学,树立了“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社会尊重、同行佩服”的教师新形象。

(二)开展“说课标、研教材”专题,赋能提质新课堂

学校围绕“研读学课标、深钻说课标、践行用课标”,扎实开展学习新课标系列活动,通过分享学习感悟、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以及课标实施困惑,促使新课标落地。

分阶段分层次研读课标。学课标,首先教师要自主学习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各科课程标准,接着学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培训,开展新课标专题讲座。说课标,梳理新课标内容,结合本学期所教教材,校内开展“说课标,研教材”比赛活动。用课标,结合学、说课标,学校开展“新课标·新课堂”观摩展示活动。

(三)开展科研专题,提升研究能力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为探索“双减”政策下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让“双减”落地,力求实现“提质、增效、减负、幸福”的目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研活动:如语数教研组“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有效方法的探讨;如何在实现课堂高效的同时,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该如何设计;如何落实新课标教学。音乐教研组“如何利用口琴教学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体育教研组“研讨校本操规定动作”等。无法正常开展线下教学期间,通过微信视频、腾讯会议、钉钉直播等线上教研方式研读各科新课标,在整合不同学习理论的指导思想下,将传统面对面教研与线上教研有机融合,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理论研修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教师自主学习与专家引领相结合,学科间与跨区域交流相结合,从而发挥多种学习方式各自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研效果。

(四)开展信息技术专题,提高应用能力

“双减”和“课后服务”实施后,学校教师原有面对面开展集体备课的时间不足,教师之间参与集体研讨交流的机会减少。那么,如何丰富集体备课的形式和内容、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效率、保证线上集体备课有效开展,避免走部分传统集体备课形式化严重的老路呢?学校充分利用“希沃信鸽”软件应用技术,让教师在线上开展行而有效的集体备课,打破学年间、学科间、组别间的界限,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电教员韩老师为全体任课教师进行了“希沃信鸽”软件功能的细致培训,特别是对软件应用中的集体备课和研修讨论以及后台大数据反馈进行了详细讲解。教师随后进行了实践操作演练,讲练结合的方式让教师对新的教学软件、应用技术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培训学习期间,韩老师与参训教师就实际教育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教师分别以学年组或教研组为单位,迅速开展了线上集体备课主题研讨活动,有“教学设计”“课例研讨”“专题探究”“能力提升”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互动交流。通过搭建线上交流平台,扩大施展才华舞台,教师间交流协作更便捷,名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突显,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使学校网络教研成为教学研究新常态。

(五)开展经验交流专题,激励教师成长

一是“走出去”取经。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培训、名师工作室培训、名师课堂观摩学习、教学竞赛观摩等,培训结束及时撰写培训心得体会,并对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上好一节移植展示课,这样的活动使教师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校本教研内涵。二是校际交流。本着合作、互动、共享、发展原则,我校积极与区域外学校“联合”,让教师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成长。三是校内经验交流。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经验交流会,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分享自己独特的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为教师答疑解惑,有效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六)开展读书专题,丰厚教师底蕴

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学校通过“五落实”活动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使读书精神覆盖到校园中的角角落落。

落实读书制度。学校建立教师读书制度,制订“教师阅读计划”,组织开展各类读书活动,要求教师的年读书总量不低于100 万字,每天读书不低于1 小时,撰写读书笔记。

落实读书活动。学校每周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学期初向教师征集需要阅读的书目,根据征集意见确定阅读书目,制定好书推荐方案,根据方案开展活动,先在年级组内进行推荐交流,各年级组再推荐一到两名教师参加每学期的学校好书推荐活动。好书推荐活动展示了教师的读书成果,达到了交流共享、互促共进的目的。学校还会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汇报展演活动。

(七)开展自我反思专题,实现自我成长

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我们把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回顾情境—分析得失—找出原因—寻求对策—明确努力方向”,自觉把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全面深入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在反思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理论总结,写出质量较高的反思总结、教育案例等。

三、创新校本研修模式,助推学校发展

(一)构建校本研修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校本研修既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经历了研修模式“虚化”、教学理念“少钙”、精准研究“失心”等迷惑和无助后,我校以新教育“理想课堂”建设为指引,积极构建“情境导学、自主先学、合作助学、以练促学、多元评学”的五彩课堂教学新生态,实现“知识、生命、生活的深刻共鸣”,让学习真实发生,帮助学生构建高层次的学习机制。

1.校本研修的新模式

学校逐步确立“3-4-1”校本研修新模式。

(1)3 指的是准备阶段

一是调研规划,确定主题。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对研修内容、形式、类型等问题的需求,我们通过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学科组教研、问卷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展开调研,收集信息,根据教师的需求制定规划。再以年级组为单位同组内的教师根据收集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分析研究,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实际共同确定本次研究的主题。二是专家引领,理解主题。围绕本次研究内容的重点、难点,邀请专家开展讲座或者集体观看有关研究内容的案例突出的讲座,使教师对研修主题以及具体操作有更清楚的认识。三是专题研修,深化主题。根据专家讲座引领,学校教师搜集优秀资源采取分散自学的形式进行理论学习;各课题组可以采用线上(微信群、钉钉群)线下等形式就自己学习的收获在组内进行交流,以成员关注的问题为核心,开展深层次的学习交流活动,确定主题研究内容,从而使本次研修主题更具针对性。

(2)4 指的是实施阶段

一是确定课例,一次设计。以年级组为单位结合研修主题,确定教学课例、讲课人。教研组共同研讨,集合教研组教师的智慧,确定课例的教学计划,制定磨课计划,集体研讨磨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组内成员的智慧打磨课例。教研组对主讲人给予充分指导,成员及时参与研讨,及时调度打磨进程,撰写磨课总结。二是观摩研讨,交流提升。教研组成员观课,撰写课堂实录。主讲人针对本次试讲谈自己的体会及困惑,并进行自我反思。组内成员就本节课例交流自己的看法,分析本次课堂展示的优缺点,发现问题。教研组根据课堂效果,分析本次试讲是否达到了预设目标。集中研讨,修改教学设计。三是深度打磨,二次设计。课题组成员结合磨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网络学习,寻找网络上的(一师一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优秀课例、专家讲座开展网络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课题组成员再次开展深度研讨,交流想法,修改教学设计,细化教学设计。进行第二次试讲,邀请专家指导,提出指向性建议。根据试讲效果,组内再次进行研讨,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四是课例展示,专家点评。进行“我的模式我的课”课例成果展示,邀请专家及学校教师参与观课。讲课人分享讲课体会,专家对课例进行点评指导。结合专家的点评与指导、课题组成员就听课感受以及教学设计进行交流研讨,再次修改教学设计,打造精品课例。

(3)1 指的是总结阶段

集体反思,提炼研究。成员对研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问题,从中获得的体会、感受、认识等进行总结和反思。针对研修主题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叙事、教学实录、课例分析等,形成校本研修案例集。完善主题研修运行机制,探索线上研修模式、线下研修模式、主题研修模式等典型模式。

2.校本研修模式的呈现方式

“3-4-1”校本研修模式以课例研究为主,用五彩课堂呈现。在该研修模式运行中,各学科教研组实施每月一课例制度。每一课例以“确定课例—观摩研讨—深度打磨—课例展示”为活动循环,形成“学案+ 反思+ 观察报告”为内容的材料积累。推进了以实践为取向、校本为特色、反思为主要研究方式的课堂教学研究行动。我们深知:课堂是唤醒生命的地方,是带领学生向未知方向挺进的航船,是育人的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构筑理想课堂是必然之路。

为此,我们强化了五彩课堂基本理念的学习和研究,以“课堂达标、优课展评”为平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汇报课、示范课、研讨课”为手段,深入探讨有效落实策略;以“榜样示范、同伴练兵”为引擎,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以交流研讨为目的,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名师骨干示范课”“精品课大赛”“五彩课堂展示”等活动。我们通过多种活动积极促进教学效益的提升,为形成五彩课堂教学特色奠定了基础。在追寻理想课堂的旅途中,我们还原真实,让课堂充盈生命和张力、个性的活力、发展的潜力和智慧的魅力!

(二)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校园文化

朱永新教授说:“如果没有卓越的课程,教室里的生命之花就不可能绽放。”因此,一个理想的学校,一个完美的教室,就意味着师生共同穿越一门门课程,努力向完美靠近。因此,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以课程构建为支撑,在新教育“研发卓越课程,提升教育品格”理念引领下,学校尝试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基础上研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我们将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双减”行动同频共振,构建全方位课后服务体系,建立“弹性离校+ 错时放学”机制,推行“5+2”服务模式。统筹利用好校内外资源,开发“1+X”课后服务体系,增强教育服务能力。“1”是必修课,即学生自主作业,教师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保证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书面作业在校内基本完成。“X”是选修课,即学校以社团活动为平台,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打造多元化、各具特色活动,例如,葫芦丝、机器人、架子鼓、黏土、中国结、健美操等课程,让师生在多样的社团活动中获得最优质的生命动态。

教师的肩上挑的不只是课程,还有生命的高度品质。课程的丰富决定着生命的丰富,课程的卓越决定着生命的卓越。在实践与探索中,我们逐步形成五彩课程。博大精深的“汉源语文课程”、趣味无限的“思维训练课程”、动感十足的的“街舞课程”、愉悦身心的“口琴课程”、生动务实的“劳动课程”、丰富心灵的“摄影课程”等等,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让每个生命在课程中成为最好的自己。美好的教育通过一门门课程转化为现实,每个孩子穿越课程与岁月,一天天地丰盈着、成长着,一份属于孩子们的精彩在五条路小学校园里悄然绽放!

四、结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学校将持续完善“双减”政策下校本研修机制,健全教师梯级攀升体系,营造浓厚的校本研修文化氛围,始终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用务实的作风认真落实校本研修工作的每个细节,用公平的态度评价教师的成长效果,用辩证的思维反思各项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在形式内容与管理方面求实创新,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引领教师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逐渐形成学校教师梯队“长链式”发展模式,营造浓厚的校本研修文化,努力成为具有五彩特色教育的校本研修示范校,开创校本研修的新面貌。作为五彩教育人,我们在践行落实“双减”政策的路上必将且行且思且高歌,向教育更深处漫溯,体悟教育的魅力,聆听学生生命拔节的美妙之音,奋力书写“校本研修”的精彩篇章!

猜你喜欢
课例教研组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课例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