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2023-10-18 01:32刘爱文王学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小气乙酰半胱氨酸

刘爱文 王学亮

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 中老年人多发。老年AECOPD 患者极易合并感染, 气道分泌物多且粘稠、氧化应激损伤加重, 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 使病死率升高, 故改善患者的气流受限程度、纠正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损伤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因素。小气道陷闭可导致气流阻塞、气体呼出受限, 但其是相对可逆的, 故通过改善小气道陷闭状态可增加患者呼出气流, 减轻肺过度充气状态。本文小气道陷闭状态的改善用△FVC/△FEV1 表示, 其不易受肺总量干扰, 与气道陷闭改善相关性好。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 NAC)在临床应用较多, 除具有化痰作用外, 还发现其在减轻氧化损伤、炎症反应等方面作用突出, 故近些年多用于老年慢性阻 塞 性 肺 疾 病 急 性 加 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 AECOPD)的治疗[1,2]。本研究探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老年AECOPD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气、肺功能、CRP、PA 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4 月本院收治的74 例老年AECOP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女比例为20∶17;年龄70~80 岁, 平均年龄(75.4±3.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7 例。纳入标准:参照2013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AECOPD 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①对NAC 过敏者;②合并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其他肺部疾病者;③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者;④不能配合完成肺功能检查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 如吸氧、抗感染、平喘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商品名:博爽, 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005)雾化吸入治疗, 0.3 g/次, 2 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0.9% NaCl 雾化吸入治疗, 2 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分别在就诊首日及治疗14 d 后采用CHEST HI-801 肺功能仪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 严格按照质控标准进行操作,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VC、△FVC、△FEV1 及△FVC/△FEV1, △FVC/△FEV1 代表气道陷闭程度;②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分别检测就诊首日及治疗14 d 后的PaO2、PaCO2;③治疗前后(检测就诊首日及治疗14 d 后)的血清CRP、PA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PaO2、PaCO2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PaO2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 PaCO2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 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PA 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清CRP、PA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CRP 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A 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CRP 低于对照组, PA 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FEV1、FVC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 两组患者组内及组间FEV1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FVC 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FVC、△FVC/△FEV1 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EV1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s, mm H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s, mm Hg)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PaO2 PCO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7 69.3±7.2 83.8±8.4ab 58.5±8.3 45.3±7.4ab对照组 37 70.7±8.1 77.5±7.5a 59.2±7.8 51.6±6.9a t 0.786 3.403 0.374 3.788 P 0.435 0.001 0.710 0.0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PA 比较( ±s, mg/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PA 比较( ±s, mg/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CRP P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7 71.35±11.14 23.40±9.51ab 124.51±21.15 301.43±33.18ab对照组 37 73.12±12.35 32.27±10.23a 118.64±20.46 266.37±30.52a t 0.647 3.863 1.213 4.731 P 0.519 0.000 0.229 0.00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s)

注: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FEV1(L) FVC(L) △FEV1(ml) △FVC(ml) △FVC/△FEV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7 1.23±0.32 1.31±0.40 2.17±0.23 2.54±0.34ab 80.00±25.42 370.00±91.63b 4.63±1.66b对照组 37 1.19±0.29 1.28±0.34 2.12±0.27 2.33±0.31a 90.00±27.59 210.00±74.58 2.33±1.17 t 0.563 0.348 0.857 2.776 1.621 8.238 6.889 P 0.575 0.729 0.394 0.007 0.109 0.000 0.000

3 讨论

COPD 是一种慢性、致死性肺病, 特点是持续的呼吸道症状、气流受限[4]。目前临床对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但其中异常炎症仍是其核心影响因素之一, 且炎症反应越大, 气流受限越重[5]。COPD 患者的气流受限多为呼出受限, 这多与小气道陷闭、小气道功能障碍有关。气流阻塞、气体呼出受限导致呼气末肺内残余气体增多, 患者出现气短症状, 且随着气体陷闭程度的增加呼吸道症状加重, 故纠正小气道陷闭状态、改善小气道功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研究发现, 在COPD 发病初期就已经出现肺内残余气体增多、残总比升高, 这时往往检测FEV1 及FEV1/FVC 尚在正常范围, 且经治疗后, 肺功能改善最明显的指标往往也不是FEV1, 而是肺容量指标残气量(RV)、深吸气量(IC), 但临床上往往因为患者或仪器等因素使得这些指标不易完成检测。而△FVC 用来反应气道陷闭情况, 比较容易检测[7]。呼气晚期流量随着小气道陷闭而下降, 亦随着其改善而升高, △FVC/△FEV1 表示呼气2~6 s 流量增加比例,故△FVC/△FEV1 可反应气道陷闭改善情况[8]。

CRP 在健康人群血清中含量很低, 当机体受到感染时血清中CRP 浓度会迅速升高, 且升高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A 是由肝脏合成的同源四聚体,半衰期很短, 临床上一方面用来反应患者的营养状态,二是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防御性蛋白, 其在血清中的浓度会随着炎症程度而变化, 炎症反应加重时其自身消耗浓度降低, 炎症反应减轻时该指标浓度再次升高,且这种变化不受药物影响[9]。因此CRP 和PA 作为炎症标志物, 检测其血清浓度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老年AECOPD 的病情[10,11]。

目前研究发现, 在老年AECOPD 人群中, 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是导致病情恶化的两大要素[12-14], 容易引发肺性脑病、呼吸衰竭等相关并发症, 因此, 减轻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在老年AECOPD 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来NAC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研究较多[15-17], 一是其作为常规化痰药物能够裂解痰液, 降低其粘度, 然后通过增强气道中纤毛的摆动, 促其清除;二是能通过清除体内氧自由基而降低抗氧化损伤,并能作为谷胱甘肽合成的基质, 提高谷胱甘肽含量, 发挥抗氧化作用;三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 减少炎性介质的生成, 从而降低炎症及免疫反应;其他还有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及细菌定植等。NAC 对改善COPD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少急性发作频率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老年AECOPD 患者加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 观察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 及△FVC/△FEV1)、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及血清中CRP、PA 的变化评价临床效果, 发现在治疗结束后, 除FEV1 外, 所有观察指标都有明显改善。对老年AECOPD 患者加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痰液粘稠度及增加纤毛摆动清除痰液, 减低气道炎症反应及氧化损伤, 改善小气道陷闭所致气流受限, 从而缓解临床症状, 提高疗效, 这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18]。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研究样本量较小、应用周期较短及未能针对COPD 不同表型分组等, 这些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补充和完善。

综上所述,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能明显改善老年AECOPD 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和小气道陷闭状态,缓解临床症状, 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小气乙酰半胱氨酸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小气的梨树
摊上了个小气妈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