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屈孕酮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3-10-18 01:32胡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醋酸绝经期

胡青

异常子宫出血为临床妇科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经量异常增多、月经时间延长、月经周期紊乱等, 有些患者还可能发生严重贫血[1]。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 排卵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局灶性病变等均可能导致异常子宫出血[2]。当女性处于围绝经期时, 其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激素水平不断下降,进而对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及生长造成影响, 增生期子宫内膜不能有效转入到分泌期而持续增长, 容易导致增生内膜间质、血管破溃而出血[3,4]。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异常子宫出血主要是由排卵功能障碍所引起。现阶段临床中在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 因为保守治疗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有效阻止子宫内膜疾病的发展。临床中保守治疗的常用药物包括炔诺酮、云南白药、炔雌醇环丙孕酮、醋酸甲羟孕酮、地屈孕酮等[5,6]。本文主要分析地屈孕酮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希望能为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曲阜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9 年1 月~2022 年10 月收治的262 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131 例。对照组病程4~18 个月, 平均病程(10.46±2.53)个月;年龄47~54 岁, 平均年龄(50.06±3.08)岁;体质量指数20.2~33.4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3.74±3.22)kg/m2。研究组病程4~20 个月,平均病程(10.71±3.10)个月;年龄46~56 岁, 平均年龄(50.42±3.21)岁;体质量指数20.6~32.6 kg/m2, 平均体质量指数(24.24±2.78)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处于围绝经期, 无生育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表现为贫血、月经异常、阴道出血等;具有完整临床资料, 依从性理想, 能积极配合完成相关检查和用药治疗。排除标准:依从性差;肝、肾、心功能严重不全;恶性肿瘤;器质性病变;药物过敏;全身性感染。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个月) 平均体质量指数(kg/m2)对照组 131 50.06±3.08 10.46±2.53 23.74±3.22研究组 131 50.42±3.21 10.71±3.10 24.24±2.78 t 0.9262 0.7151 1.3453 P 0.3552 0.4752 0.1797

1.2方法对照组仅接受地屈孕酮治疗。给予患者地屈孕酮片(Abbott Biologicals B.V., 注册证号H20130110,规格:10 mg)口服治疗, 10 mg/次, 2 次/d, 持续进行为期3 个月的治疗。研究组接受地屈孕酮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给予患者醋酸甲羟孕酮片(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61021655, 规格:2 mg)口服治疗, 10 mg/次, 2 次/d, 连续服用14 d;在下次月经周期的第5 天起, 口服地屈孕酮片, 10 mg/次, 1 次/d,持续进行为期3 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比较两组异常子宫出血控制情况 经治疗, 患者恢复正常的月经量, 贫血、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症状完全消失则判断为显效;经治疗, 患者贫血、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症状显著缓解则判断为有效;经治疗, 月经量、不规则阴道出血症状等缓解不明显, 或者加重则判断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 性激素指标包括LH、E2、FSH。

1.3.3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治疗期间的肛门坠胀感、腹痛、头晕、乏力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异常子宫出血控制情况比较 研究组异常子宫出血控制总有效率97.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LH、E2、FSH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H、E2、FSH 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 且研究组LH、E2、FSH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异常子宫出血控制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LH(mIU/ml) E2(pg/ml) FSH(mIU/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31 9.42±2.41 7.92±1.96a 20.11±3.06 14.79±3.08a 16.26±3.53 10.01±2.24a研究组 131 9.56±2.64 6.18±1.73ab 20.68±3.23 12.55±2.47ab 16.47±4.04 7.83±1.85ab t 0.4483 7.6178 1.4663 6.4938 0.4480 8.5885 P 0.6543 0.0001 0.1438 0.0001 0.6545 0.0001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是在非月经期间、非规则性、非周期性的子宫出血现象。在妇科门诊患者中, 因为异常子宫出血症状而就诊的患者人数占比约为1/3[7]。在女性一生当中, 约1/3 的女性会经历异常子宫出血, 且异常子宫出血的类型并不相同, 其中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一般发生在女性的围绝经期及月经初潮时[8]。异常子宫出血不仅会对女性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还会直接影响其心理及生活质量。因为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原因复杂, 在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 首先应对发病原因进行明确, 然后才能开展针对性的治疗。现阶段临床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子宫切除术、子宫内膜消融术等, 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的病程、年龄、生育要求、出血模式等综合分析, 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9,10]。

药物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一线方案,具体可分为非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 其中前者主要有去氨加压素、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纤溶药物制剂等, 而后者则包括复合激素类避孕药、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孕激素及雌激素等, 能显著改善异常子宫出血[11,12]。地屈孕酮为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口服孕激素, 属于天然口服孕激素, 能对孕激素分泌缺乏导致的相关疾病进行有效预防[13]。口服地屈孕酮后达到血药浓度峰值的时间仅为30 min, 其半衰期较长, 能让子宫内膜有效进入到完全分泌相, 还能促进孕激素分泌, 进而对雌激素作用进行有效抑制, 避免出现子宫内膜增生, 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14]。但在实际治疗中, 口服地屈孕酮容易导致头晕、出血等不良反应, 远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醋酸甲羟孕酮属于合成黄体孕激素, 能对单一雌激素有效拮抗, 对内膜局部血管形成有效抑制, 对子宫内膜萎缩有效改善, 让凝血功能显著增强, 进而对出血进行有效缓解[15]。但醋酸甲羟孕酮的用药周期长,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来讲, 年龄大约在50 岁,在这一阶段如果长时间服药则可能引起内分泌系统异常, 导致一系列相关的不良反应, 如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体重增加等。本次研究结果中,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异常子宫出血控制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可见采用地屈孕酮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能缩短出血时间, 显著提高出血控制率。治疗后, 两组LH、E2、FSH 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 且研究组LH、E2、FSH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用地屈孕酮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能显著改善性激素水平。在不良反应方面,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地屈孕酮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并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总之,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地屈孕酮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有效控制出血, 显著改善性激素水平, 同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醋酸绝经期
醋酸钙含量测定方法的对比与优化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围绝经期女性多焦虑 积极化解要得法
图说醋酸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醋酸甲酯与合成气一步合成醋酸乙烯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固冲止血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