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夫定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2023-10-18 01:32吴素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带状疱疹炎症因子

吴素萍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变, 会对患者神经产生侵犯并扩散, 使得病变区域呈现带状疱疹, 表现为较为剧烈的疼痛[1]。在当前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下, 老年群体因高龄而出现的免疫抵抗能力低下已经成为诱发各类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有相关研究表明, 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 已经逐渐成为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内容[2]。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多表现为病情严重、病程较长且易遗留长期慢性疼痛等临床特征, 其中带状疱疹皮损消退之后的受累皮肤经常会有≥1 个月的持续性疼痛,若不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疗, 会直接影响到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3,4]。对于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而言, 尽早确诊并给予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是改善其症状的主要方式。据相关报道内容可知, 溴夫定(brivudine)可以起到抑制VZV 复制的重要作用, 在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以2020 年2 月~2022 年2 月的122 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样本, 分析溴夫定应用于老年带状疱疹中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获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后, 选取2020 年2 月~2022 年2 月收治的122 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61 例。参照组男33 例, 女28 例;年龄62~80 岁, 平均年龄(66.45±4.52)岁。研究组男32 例, 女29 例;年龄60~78 岁,平均年龄(65.89±4.0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与《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带状疱疹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②患者年龄≥60 岁;③发病时间<3 d;④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等重大器官功能障碍患者;②精神类、心理类疾病患者;③局部皮肤出现损伤、真菌或细菌感染患者;④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发病后接受过其他治疗(口服或外用抗病毒类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调节剂)患者;⑤既往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史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性治疗, 主要包括营养神经、预防感染等措施, 并且保持疱疹部位清洁。参照组予以盐酸伐昔洛韦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国药准字H10960080, 规格:0.15 g×6 片)治疗,按照0.3 g/次, 2 次/d 的用量与频率口服给药, 连续用药1 周。研究组予以溴夫定片(Berlin-Chemie AG, 注册证号H20090071, 规格:125 mg/片)治疗, 125 mg/次,1 次/d, 口服给药, 连续用药1 周。用药一般是在出现皮肤表现48~72 h, 并且要在每日的同一时间用药。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炎症因子水平。①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主要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 个等级, 痊愈:治疗后, 患者的皮损、水疱、疼痛等症状均消失;显效:治疗后, 患者皮损结痂率为70%~100%, 水疱、疼痛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 患者皮损结痂率为50%~69%,水疱、疼痛症状均获得一定的缓解;无效:治疗后,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均未获得改善, 甚至出现加重趋势。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采用VAS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分值范围为0~10 分,0 分代表无痛感, 10 分代表疼痛剧烈, 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③炎症因子水平: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之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IL-6、IL-18、TNF-α。④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嗜睡、腹胀/恶心、后遗性神经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8%高于参照组的81.9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VAS 评分(2.12±1.03)分低于参照组的(4.37±1.2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18、TNF-α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IL-6、IL-18、TNF-α 均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8%与参照组的13.11%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 61 8.45±1.43 4.37±1.22研究组 61 8.43±1.41 2.12±1.03a t 0.078 11.006 P 0.938 0.00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ng/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ng/L)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IL-6 IL-18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 61 495.33±23.45 415.32±29.32 85.63±7.55 67.23±7.22 47.67±7.21 29.56±6.37研究组 61 488.58±23.56 345.33±21.21a 85.54±7.87 46.25±5.64a 48.35±6.34 18.57±3.45a t 1.586 15.106 0.064 17.885 0.553 11.849 P 0.115 0.000 0.949 0.000 0.581 0.000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带状疱疹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类型,主要的发病机制即VZV 侵犯患者的脊神经或者周围的神经之后, 引发出现一系列急性炎性反应[5,6]。患者初次感染VZV 时, 主要会表现出水痘的临床症状, 结痂恢复之后会潜伏在患者的脊髓后跟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的内部, 易逃避机体的免疫系统监视, 少数患者会再次发作并在累及的神经附近呈带状分布, 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神经疼痛[7]。带状疱疹易发生于老年群体中, 与老年群体的免疫力低下相关, 一旦发作会表现出明显的疼痛, 对老年患者日常的生活、工作与睡眠等都造成严重影响。

从现阶段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来看, 依旧没有特效药物可对其进行有效治疗, 多采用抗病毒治疗的方式来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8,9]。本次研究中的参照组主要予以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 该药物属于嘌呤核苷酸类似物, 属于广谱类抗病毒药物, 将其应用于单纯性疱疹、VZV 感染等治疗中, 可以起到抑制病毒复制的重要作用[10]。该药物可快速地进入到已经被感染的细胞当中, 与脱氧核苷共同竞争病毒胸苷激酶, 让病毒的复制过程受到阻碍, 同时还可切断病毒复制的必经过程, 进一步发挥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11]。

本次研究中的研究组主要采用溴夫定片口服治疗,该药物属于嘧啶核苷衍生物, 可以起到抑制VZV 的重要效果, 其效力一般是阿昔洛韦的1000 倍[12]。从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可知, 溴夫定应用于VZV 抑制所发挥出的效果明显较阿昔洛韦、伐昔洛韦优, 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可发挥出明显的治疗效果。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8%高于参照组的81.9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而言, 其机体抵抗力正处于较低水平, 炎症介质的异常合成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患者的症状表现。加之带状疱疹存在机体免疫应答紊乱的现象, 容易对炎性因子的释放产生一定的促进性作用, 使得患者的疼痛现象较为激烈[13,14]。IL-6 是由巨噬细胞、B 细胞分化得来, 在调节机体免疫应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起到抗感染等效果。IL-18 是调节免疫应答与炎症的重要因子, 能够帮助机体抵御外来病毒、细菌的感染。TNF-α 是由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得来, 具有诱发或加剧组织损伤的作用, 容易让患者出现局部疼痛问题[15]。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 治疗后, 研究组IL-6(345.33±21.21)ng/L、IL-18(46.25±5.64)ng/L、TNF-α(18.57±3.45)ng/L 均低于 参照组的(415.32±29.32)、(67.23±7.22)、(29.56±6.37)ng/L, 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溴夫定可以发挥出较好的抗病毒效果, 缓解机体炎症。

此外,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 治疗后不良反应多表现为头痛/头晕、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嗜睡、后遗神经痛, 并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8%与参照组的13.11%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看出, 溴夫定表现出较强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将溴夫定应用于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中, 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的重要作用, 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还可降低患者机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 改善机体免疫水平, 强化抗病毒效果, 且溴夫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带状疱疹炎症因子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警惕带状疱疹潜伏恶性肿瘤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