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确保主题教育凝心铸魂

2023-10-18 06:27陈娅飞
杭州 2023年17期
关键词:本领干部特色

文|陈娅飞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实际上,党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突出强调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原则要求,唯有如此,才能抓得实、做得深、走得远。学与用、知与行背后的逻辑理路和战略考量,值得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思考领会。

准确理解学用结合的深刻内涵

党的一大制定的党纲明确“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即从事社会改造之业。党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表明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干部必须充当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实干家。因此,干部学习不能“空对空”单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学、思、用三个环节的有机统一。

学是基础。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因此,百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理论学习是各级干部的头等要事,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纵观党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也都是从思想教育入手,着力解决学习不深入、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的问题。

思是关键。学习与思考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化他人的智识为自己的智慧需要思考,变书本上、文件上固态的知识为己所用也需要思考。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既要防止成为学而不思的复读机、思而不学的空想家,力戒机械式学习、识字式阅读、空头式想象;又要防止成为不学不思的木头人,力戒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躺平”了事。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带着对工作实际的思考学,带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学,带着对理论困惑的思考学,着力培养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

用是根本。党的事业能否顺利向前推进,取决于各级干部是否按照既定的政治路线扎实推进。领导干部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在于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学习的成效也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把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使认认真真学习成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深刻领悟学用结合的重要意义

在党的集中教育活动中,强调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来看,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一贯传统。理论是否联系实际,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我们党在百年征程中既取得了辉煌成就,也经历过失误挫折。之所以有这些失误挫折,在于犯了“左”或“右”的错误,根子上是因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脱离了中国实际。党的七大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就将理论联系实际确定为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之一并写进党章。历史也反复证明,只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

从党的事业发展角度来看,改造“两个世界”是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必然要求。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共产党人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指路明灯和行动指南,是各级干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具有深刻的真理力量和强大的实践伟力。各级干部只有真学真懂,把厚植于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转化为自己的思想锐器,改造好主观世界,进而真信真用,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才能解决好实践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从共产党人的内在属性来看,实事求是是干部增强党性的应有之义。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出,“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作没有党性,或叫作党性不完全”,并且明确指出,马列主义的态度就是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态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学习这一理论,就是要有将这一理论与当代中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奔着解决其中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难题去的态度。同时,这一理论不仅包含着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要求,深入学习的过程也是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过程。

从干部成长规律来看,学用结合是克服本领恐慌的有效途径。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自然会带来接连不断的新矛盾、新问题,也会给各级干部带来工作上的新困难、新挑战。能不能有效解决、战胜这些问题和挑战,是考验干部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干部也只能在各种实践历练中增强本领、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各级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切实把握学用结合的实践路径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关键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以追求本真的精神“学懂”: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学,试图捷径不行、浮光掠影不行。一是要忠实文本读出“原味道”。真正学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贯彻落实这一理论的前提。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就是强调原原本本学,突出原汁原味,着重解决“学懂”的问题。因此,干部学习理论不能仅仅满足于听专家辅导、看辅导资料,或者仅仅学习与本部门、本系统相关的论述,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必须深入到理论文本之中,全面掌握理论背后的逻辑体系、实践导向、战略价值、时代意义,用心领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要反复学习悟出“新智慧”。理论学习的深入不是一蹴而就、短期之功,学习成果向思维方式、领导智慧的转化也需要时间的打磨和沉淀。毛泽东曾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因此,不能满足于读过就算学过、一遍即可完事,要有常读常新的态度经常学、反复悟,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切实将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新的思维方式、领导智慧。

以刨根究底的态度“弄通”: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空中楼阁不行、浅尝辄止不行。将理论学习变现,拉近与工作实践的距离,就是要联系工作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弄通理论背后的现实蕴意,不能将理论变成空中楼阁。一是在学习中结合工作思想实际对标对表找差距。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我解剖,常问中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指示批示精神是否真正落实落地,有没有把理论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能力储备,有没有把党对干部的党性要求转化为培养高尚品德和发扬优良作风的自觉性。二是在学习中找到解决现实困惑的思路办法。各级干部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一些想不透、理不明的理论困惑和棘手的工作难题,需要在不断地学习中找解题思路。现阶段,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联系党的百年奋斗史、理论发展史和现阶段使命任务、理论创新要求的实际,深入思考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是什么、理论发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联系下一阶段的目标规划和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的实际,深入思考党中央的要求是哪些、我们怎么做。

以干好工作的立场“做实”:干好岗位事、抓好执行力,学用脱节不行、束之高阁不行。干部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将贯穿理论始终的世界观、方法论转化为解决问题、攻坚克难、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一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开展工作。干部理论武装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推动工作,而不是将理论抛之脑后、束之高阁、远离实践。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落脚点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深对这一理论的学习,更应该增强用这一理论指导工作的自觉。二是以调查研究为抓手找准问题。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在联系实际学理论、深入思考学理论的过程中,各级干部要根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聚焦12 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广大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真情况、掌握真问题、找准突破口。三是以真抓实干为重点破解难题。正视调研中了解到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切实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直击各个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并加强各层面工作督导,确保调研真管用、问题真解决、工作真突破。四是以群众满意为标尺检验成效。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干部学习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抓得实不实准不准,有没有抓到群众的心坎上,最终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

猜你喜欢
本领干部特色
小透明,大本领
特色种植促增收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谁的本领最大
中医的特色
谁的本领大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