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二、三年级学生第一恒磨牙健康调查和窝沟封闭情况分析

2023-10-19 05:59王莹莹何继红何丽于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8期
关键词:牙位龋率口腔疾病

王莹莹 何继红 何丽 于彬

龋齿是细菌生物膜介导的,由饮食调节、多因素、非传染性、动态的疾病,导致牙硬组织的矿物质损失,它是由生物、行为、社会心理和环境因素决定的[1]。国内外的口腔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儿童龋病的发病率位于儿童疾病首位,在全球范围内对健康和经济均产生重大影响[2]。我国分别在1983 年、1995 年、2005 年以及2015 年开展过4次全国范围内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龄前儿童患龋率和12 岁儿童患龋率一直呈上升态势,相对应的儿童龋齿充填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所以我国儿童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任务艰巨。窝沟封闭作为一种无创、无痛的治疗方式,通过将封闭剂涂抹于牙面窝沟处,能够有效防止酸性、腐蚀性物质对牙面产生损害,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评价[3-4]。目前,窝沟封闭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健委都推荐的预防儿童龋齿简便有效的举措。2021 年,德阳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所有工作人员承担了“四川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德阳市旌阳区的工作,对德阳市第一小学和青衣江小学2 所公办学校全部二、三年级小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符合窝沟封闭相关标准的第一恒磨牙进行规范化窝沟封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1 年10 月对参与“四川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德阳市第一小学和青衣江小学2 所公办小学的全部二、三年级小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记录牙齿健康情况,对符合窝沟封闭相关标准的第一恒磨牙进行规范的窝沟封闭。窝沟封闭相关标准:(1)2 所学校内二、三年级学生,年龄7 ~9 岁。(2)口内已萌出符合窝沟封闭适应证的第一恒磨牙。(3)家长知晓“四川省学龄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具体事项且同意参与,已签署知情同意书。(4)儿童身体健康,可以良好配合具体操作步骤。

1.2 方法

1.2.1 口腔检查

在学校现场分别布置牙椅,吸唾装置等,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在牙椅上使用一次性检查盘对调查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口腔内第一恒磨牙萌出和健康情况,并且现场填写国家项目办要求的登记表[5]。检查和记录人员均通过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 值达到0.8 以上。

1.2.2 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具体操作地址在2 所学校内事前准备的场地进行,具体操作由德阳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执业医师经过培训并且合格后进行规范操作。培训文件和要求参照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川疾函2021[30] 号)印发的《2021 年度四川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方案》和《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卫办疾控发〔2009〕15 号)。

1.2.3 窝沟封闭复查

2022 年10—12 月对窝沟封闭情况进行复查,检查全部学生的窝沟封闭脱落情况。另随机抽取4 颗第一恒磨牙都进行窝沟封闭的学生80 名作为试验组,另在符合窝沟封闭适应证但未进行窝沟封闭的学生中随机抽取80 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儿童1 年内新增龋失补牙数。

1.3 观察指标

第一恒磨牙萌出达牙合平面且表面无软组织覆盖即为完全萌出。第一恒磨牙萌出率=完全萌出牙数/受检牙数×100%。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6]的标准诊断龋损,记录龋齿相关数据,该项目中所有儿童均未发现因龋丧失的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患龋人数/受检人数×100%,龋齿检出率=龋失补牙数/受检牙数×100%,龋补充填比=因龋充填牙数/龋失补牙数×100%。复查时,记录全部窝沟封闭保留情况和试验组、对照组人群新增龋失补牙数。根据儿童口腔综合干预项目四川省项目办的要求,窝沟封闭剂保留率的统计以牙为单位,分为完整(a)、部分脱落(b)和全部脱落(c)3 种情况,窝沟封闭保留率=(a+b)/(a+b+c)×100%。新增龋齿检出率=新增龋失补牙数/受检牙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双人记录统计核对,运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牙位的第一恒磨牙萌出情况比较

2021 年项目初期的基线调查,对德阳市2 所公立小学二、三年级1 447 名儿童(男生777 名、女生670 名)的第一恒磨牙的萌出和健康情况进行检查。所有儿童第一恒磨牙5 788 颗,完全萌出5 060 颗,完全萌出率为87.42%。其中同年级不同牙位完全萌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同年级学生的相同牙位(16 牙、26 牙、36 牙、46 牙)的萌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牙位的第一恒磨牙萌出情况比较

2.2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儿童和不同年级不同牙位儿童的患龋情况比较

1 447 名儿童中,按性别统计,男生777 名,患龋人数196 名,患龋率为25.23%;女生670 名,患龋人数220 名,患龋率为32.84%,不同性别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就读学年统计,二年级710 名,患龋人数165 名,患龋率为23.24%,三年级737 名,患龋人数251 名,患龋率为34.06%,不同学年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儿童的患龋率

二年级学生中不同牙位的龋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级学生中不同牙位的龋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三年级的同一牙位的龋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不同牙位间的龋补充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年级不同牙位的患龋牙数和充填牙数情况

2.3 窝沟封闭保留情况和新增龋齿情况比较

1 年前,对所有符合窝沟封闭标准的牙齿3 571 颗进行规范化窝沟封闭操作,1 年后检查窝沟封闭全部保留牙数2 453颗,部分脱落牙数621 颗,完全脱落497 颗,窝沟封闭保留率86.08%,达到儿童口腔综合干预项目国家项目办的要求。

1 年后检查试验组儿童发现新增第一恒磨牙龋齿和因龋充填牙数(未发现因龋失牙)共7 颗,新增龋齿检出率2.18%;对照组发现新增第一恒磨牙龋齿和因龋充填牙数(未发现因龋失牙)共26 颗,新增龋齿检出率8.13%;两组龋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试验组和对照组1 年内新增龋失补牙齿情况

3 讨论

口腔龋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但其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仍然非常普遍,并对个人、社区和更广泛的社会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7]。我国《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6]报道,12 岁儿童恒牙龋患率高达34.5%,但是对7 ~9 岁低年级儿童的恒牙患龋率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

本调查详细统计了1 447 名二、三年级(7 ~9 岁)儿童的第一恒磨牙的萌出和健康状况,可以为国家第六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本地区数据参考。二年级学生的第一恒磨牙萌出率已经很高,三年级学生的萌出率更高,说明进入小学初始阶段,绝大部分儿童也进入了混合牙列早期,口腔内最重要的,需要使用终身的第一恒磨牙大部分均萌出。但是近年有研究指出,6、7、8 岁儿童4 颗第一恒磨牙均完全萌出率呈下降趋势[8]。本研究中调查数据样本量足够大,但是未进行纵向对比,后续可跟踪调查。

学龄儿童龋病发病率以第一恒磨牙最高,84%发生于第一恒磨牙的窝沟裂隙处,早期恒牙龋坏又常被家长误认为乳牙龋坏,而忽视或延迟治疗[9-10]。所以早期进行口腔宣教特别是提高父母对“儿童口腔”的知信行态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举措。本调查显示男生患龋率和女生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患龋率稍高,可能与女生喜欢进食甜食,进食频率较高具有一定关系。本研究显示,二、三年级学生的第一恒磨牙患龋率约为28.75%,略高于成都市钟婷等[11]在2020 年报道的7 ~9 岁儿童患龋率为26.23%。另同种牙位比较三年级学生的龋齿检出率高于二年级,但是不同年级不同牙位的龋补充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三年级儿童的恒磨牙已萌出一段时间,在口腔中的使用时间较长,龋坏风险增加,但是家长和儿童对口腔问题的重视程度却没有提升。

针对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从2008 年发起“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旨在对项目覆盖地区进行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检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并对符合适应证的7 ~9 岁儿童施行免费的窝沟封闭措施。多项研究表明,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恒磨牙使用窝沟封闭剂,特别是以前有龋齿经历的“龋病高风险”的儿童和青少年,可以延迟或防止侵入性修复治疗,从而降低医疗卫生成本[12]。多项国内外研究报告显示,窝沟封闭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防龋措施之一[13]。本调查中随机抽取的窝沟封闭儿童1 年后复查,新增的龋齿检出率较低,与对照组的新增龋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了窝沟封闭对儿童的恒磨牙的龋病预防有着明确的效果。但是本调查统计的1 年后复查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位86.08%,与成都市报道的1 年后窝沟封闭完全保留率87.75%尚有差距[11]。评价窝沟封闭的临床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封闭剂的保留率[14-17]。林恺丰等[15]2022 年的报道中详细阐述了增加窝沟封闭剂保留率的相关因素,笔者团队工作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逐步改善。

综上所述,本市二、三年级小学生的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率较低,从儿童龋病的预防方面来说,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是一项综合的健康促进项目,不仅对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还包括服务对象全覆盖的口腔健康检查和多角度的口腔健康教育,尤其是包括窝沟封闭时的椅旁教育。因此,患龋风险的降低,不仅局限于儿童第一恒磨牙,还有可能降低服务对象整体的患龋风险。从干预措施来说,窝沟封闭对预防年轻恒牙龋齿具有明确的效果,笔者还应积极寻求增加窝沟封闭剂完全保留率的各项举措。

猜你喜欢
牙位龋率口腔疾病
儿童乳牙龋病的研究进展
滁州市南谯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病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使用牙位标示法的说明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关于使用牙位标示法的说明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骨性Ⅲ类错畸形上颌骨前牵引方法及辅助扩弓的研究进展
关于使用牙位标示法的说明
苏州市姑苏区小学生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