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蕴写 循写促读

2023-10-24 10:49陈苗青王晨张素敏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作业

陈苗青 王晨 张素敏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多文本教学,在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中有效将读写相结合,能挖掘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同步加工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在写话和习作的仿练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水平。因此,在新课标的改革下,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中依据阅读与写作需求进行分层次仿练尤为重要,阅读教学、作业设计与仿练并行发展,共同发力,才能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

(一)教材精读课文落实单元写作要素,引领多文本阅读习作仿练教学

在设置单元教学目标时,教师应以教材单元语文要素为出发点,注重从多文本读本选择、发掘文本中有价值的仿练契合点,尽可能做到课内得法,课内用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实现单元教学目标中仿练素养的形成。

小学阶段学生还未能准确地掌握阅读的含义,这需要教师充当学生阅读与仿练的引领人,带领学生走进多文本阅读的世界。如在学习了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鸟的天堂》一文后,拓展《石湖》和《雪》两篇文章,引导学生从阅读宽泛的感受体会到专门的初步文学品鉴,进行动态仿练教学训练:1.比较思考文章在动态描写中表达主题情感的异同;2.朗读动态描写的语句,说明给你印象深刻的原因;3.归纳动态画面写具体的方法;4.学生进行仿练交流。

(二)课外多文本选文落实单元写作要素,触发多文本阅读仿练内需

学生是多文本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根据所学去阅读选文,并且循着选文去模仿、实践。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小学生能不能写出东西以及写出什么东西,都是与他读了多少书相关联的。

新课标环境下,学生之所以被要求阅读书籍文章是为了开阔自身视野,陶冶情操,还能够增加人生阅历,这是因为自传中的名人经历或多或少都会促进小学生思维上的成长。学习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选择《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组文教学,以“奇特”为仿练切入点:1.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冯骥才笔下“人物之奇特”的共同点;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学习人物描写方法,体会作者津味文学的语言特点:使用插图画面导入,学生仿佛看到一天津老者,手捏紫砂壶,拿着长烟斗,慢腾腾地一字一句,将浓浓的天津味徐徐道来;3.学生以作者语言或者本地地域性的语言仿练身边人特点。

基于多文本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设计多文本作业引发仿练质变,让学生在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习得阅读技能,同时在作业设计的引导下写出符合年龄阶段写作风格的作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增长人生阅历。

(一)以图索字词,设计仿练情境记录点滴

不同的年级段,语文新课标的语言训练的要求也不同,低年级教学实践中要把字词句、朗读和说话作为仿练点。在低段实施多文本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教材内容,挑选学过的偏旁部首,写出对应的字并组词,或画出对应的图画;也可以从植物、动物、人物等角度入手进行分类引导学生绘制识字思维导图。一篇篇文章读完,学生应能读得正确流利,交流自己的理解,并根据已有的语言情境,仿写出生活中的些许片段。

(二)以文本索文法,设计仿练阶梯记录生活

仿练作业设计是教学读写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下的多文本阅读教学更应当注重拓展阅读,为之后学生的自主阅读写作打好基础。在中高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厘清文章脉络等方式,有条理、有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手法。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将名言警句记录下来,以此增加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量。

中段设计以“阅读摘录小报”打好仿练模板。作业设计依据单元教学和所配备的多文本阅读丛书,在教材和多文本阅读丛书中依据单元语文要素模仿为其对应的拓展阅读部分,设计一单元、一主题、一留白、一“绘”报等阅读摘录小报活动。作业模板实施之初,由教师在课上带领学生一同阅读,将课本和阅读篇目进行链接,共同概括主题。同时指导学生依据主题设计小报版面,依据教材小练笔作业及文本内容和思考提示设计每篇文本的摘录内容,在每一份小报的留白处做仿练实践,课上完成阅读摘录小报。之后,教师由扶到放,由学生独立概括、设计、摘录直至完成。最终,通过一学期的八次“绘”报,每个学生的概括、设计、摘录、阅读思考以及仿练的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高段設计以“跨学科框架小报”带仿练到自主写作。高段学生的阅读笔记,不是只以摘录为主的作业形式,更侧重于对优美句段、重点词句的批注与鉴赏,让学生在经典书籍中涵泳,促使其能够积淀文化底蕴。五年级间周布置一次“书摘细语”读书作业,引导学生将自己阅读书籍的主要内容、好词好句、佳句赏析、读后感悟等整理成读书信息报,融合信息技术课上所学到的技能,设计刊头艺术字并插入适宜的图画内容。在六年级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针对精选的世界名著片段赏析文章,引导学生自选阅读的文本,通过教读、自读、读写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设计漂流日记作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实现写作的个性化,比如六年级学生互传毕业纪念册,开展“班级漂流日记”活动。初期,由几名优等生轮流写,提供日记范文样式,接下来全班学生轮流写,共同记录最后的小学校园生活。

(三)以“古诗文”索情,设计仿练升华培养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和多文本读本丛书所收录的古诗文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每一篇名作的背后都有一段或为人津津乐道或心酸凄苦的往事。结合多文本丛书和教材全学段设计诗配画作业,让学生用画笔解读自己眼中的诗词古文世界,实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互动。浓浓的画意和留白写话将课文衬托得古韵十足,也能尽情释放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画卷中展示市井烟火,在词句摩挲的泪滴中叹人生、写人生,在感受成长中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综上所述,“以读蕴写”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是比较自然的读写结合的语言实践方式,充分利用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对学生进行“以读蕴写”的训练,让读写相辅相成,提高他们“循写促读”的能力。而再次阅读的过程将会使语言变得丰厚,让情感在探究的过程中更为丰富,以此完成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语言知识的积累,也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以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专项课题“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中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项目编号:dwbyd2002071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苗青,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和平路小学语文教师;王晨、张素敏,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一街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作业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