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2023-10-24 11:14杨彩霞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直观辅助课文

杨彩霞

鲁迅先生提出,书籍的插图原本是装饰,是為了增加读者的兴趣,但同时又具有另外一种力量,也就是能够有效弥补文字的不足。由此也可说明,语文助读系统中,插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是值得教师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力,也能够全面提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计的丰富性,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插图的数量与其他教材相比较而言,出现了明显的增加,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增加了作者的肖像画或者文本插图,所以我们应当更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教学价值,尽可能做到“图”尽其用。

教材中所辅助的插图大多是对文本内容的直观再现,所以,在进行教学预设时,需要针对插图以及文本内容展开深度解析,这样才能把握合理的运用角度以及运用契机。在课堂预习以及导入环节可以插图,实现启动教学、聚焦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并对插图展开全方位的细致观察,这样可有效把握插图和文本之间的关键衔接点。

例如,在教学《鸟》时,可以先带领学生聚焦插图,说一说其中包含了哪些事物,然后根据插图自主推测文本内容,了解主题思想,之后再启动课堂教学,这样在开始教学之前,学生就已经拥有了初步感知。还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有学生认为“在这幅插图中,主要包含了两个人物——老人和孩子,老人的手里提了一个鸟笼,但是孩子却仰望天空,看的是天空中飞翔的鸟”,也有学生提出:“这篇文本渴望表达的主题就是爱护鸟类,当看到被囚禁于笼内的鸟时,当听到这些鸟的哀鸣时,往往会让人生发悲悯之情,渴望为其提供能够自由翱翔的天空。”

基于插图的观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在辅助了插图之后,学生不仅形成了完善的学习认知,而且可以通过插图接受视觉冲击,以此展开阅读引导,能够激起显著的阅读以及学习热情。

自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之后,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为便捷,更为高效。教师常常会在课堂教学之前,以图像或者音视频的方式进行导入,但是这些导入素材大都来自网络,很显然教师忽视了对文本插图这一宝贵资源的合理利用。

实际上,课文所呈现的插图与文本内容更为契合,是最应当得以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可以在课堂教学时以插图的方式聚焦学生的注意,实现有效的激趣目的,然后了解文本的背景知识,以此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插图,使用方法以及使用契机有所不同,以下对此进行简单介绍。

(一)人物插图的运用

其中包含两种类别,其一是作者的肖像图。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增设了很多作者的肖像图,开始正式教学之前,可以先根据肖像图了解文本的背景知识,当学生拥有丰富的感知之后,必然能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也可以结合这些插图放飞学生想象,体会作者感受,这样就能够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对文本展开阅读和学习。

其二就是文本的角色图。需要基于不同的文本合理运用,了解插图中人物角色的神情、动作等细节,然后结合文字帮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直观感受。

以《纪念白求恩》一课的教学为例,其中所辅助的插图是白求恩在救治伤员时的情景,而且文本中对此也做出了相应的描述,但是文字的叙述非常简单,需要教师结合文本中的插图,对白求恩的神情以及动作展开全面分析。这样,不仅可以直观地了解白求恩极高的专业性,也能够体会其对待病人的认真态度,还能感受其“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风景插图的运用

风景图是培养学生美感最有效的一类插图。鉴于此,教学时应利用这些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在课文中所辅助的风景图包含两种类别。

其一是实景照片类。此类图片虽然并非为了文本内容而专门拍摄,但却与文本内容密切相关。

以《苏州园林》为例,所辅助的就是拙政园秋色图,同时还包括其他实景照片,所呈现的都是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可以在教学时引入相应的插图辅助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更直观、更丰富的感知。除此之外,也可以结合这些实景照片展开赏析,不管是构图、色彩,还是拍摄的角度,都具有极高的美感,因此通过对这些照片的欣赏,能够有效地渗透美育教育。

其二是针对课文中的风景进行描绘的插图。这些插图必然与文本具备较高的关联度,而且大都呈现于写景课文中。

例如《济南的冬天》,针对济南冬天的雪景做出了极其细致的描述,在插图中所辅助的背景有山,有雪,有草,还有文本所说的村庄等等,可以在课文学习结束之后带领学生共同欣赏,促使学生将其与文本内容相关联。

对于初中生来说,既不具备足够的空间意识,也不了解其中的地名,但是基于这种插图的形式,便能够使其更准确更快速地把握其中所传达的关键信息。在教学有关横渡长江的课文时,先带领学生从地图中找到课文中所谈到的地点,然后再对地图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体会横渡长江的艰难。

将插图引入课堂训练设计时,往往能够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启示,看图作文就是这样一种最普遍的教法运用。初中生大都会对直观的插图产生特殊的情感,而且插图大多拥有极其丰富的内涵,通过观察可以介绍其中的内容,也可以谈谈个人感受或者发表观点,既有助于确定写作思维,也能够突出训练效果。看图作文不仅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路径,还可以促使学生展开学习和反思。

以《猫》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性散文,作者所描述的是自己三次养猫的经历,针对这三只猫展开了详细的叙述。文本所辅助的一幅插图就是一只动感十足的猫,但是它的表情非常奇特,仿佛很警觉的样子,摆出一副要逃跑的架势。在组织课堂训练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只猫,它的表情和动作能够给学生带来无限的遐想。教师可以提出写作要求:如果抛开课文内容,你会如何对它进行介绍呢?在介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描写手法。学生在拿到这一写作任务后,不仅会对插图展开仔细观察,还会自发地展开探讨。有学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很显然这只猫受到了惊吓,因为它的两只眼睛始终聚焦面前,两只耳朵高高地竖起,特别是两只前脚,一前一后,仿佛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这只猫究竟是想要逃跑还是要时刻准备出击呢?恐怕谁也说不清楚。”针对学生的描写,教师给予了专业的点评,特别是对其细致的观察予以充分的肯定。

总之,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插图不仅是教材的重要辅助,也是极其宝贵的学习内容,插图让教师能够立足于教学实践进行充分的展现,教师也要结合文本高度重视其所具有的教育教学价值,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教学设计视角,这样才能够使其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

作者简介: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直观辅助课文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倒开水辅助装置
背课文的小偷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