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个性化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23-10-24 11:14高震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孔乙己个性化课文

高震

阅读是一个人主动理解、领悟、鉴赏文章的过程,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行个性化阅读成为一种趋势。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提升个人的阅读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个性化视角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策略,希望对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推动提供建设性意见。

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是保证个性化阅读教学顺利推动的首要前提。教师要树立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在设计具体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调动一切有效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构成,合理把控学生的阅读计划。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济南的冬天》时,就注重结合课文内容,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对于文本内涵的把握程度也会各有差别,教师要重视这些差异,制定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反复诵读文章来体会作者情感,掌握文章主旨;而针对领悟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以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反复理解字面意思后再进行情感体会。同时,教师还可以从细节处完善其教学计划,确立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同时积极发挥创造性思维,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趣味性的学习,往往能快速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重视兴趣的激励作用,以学生的兴趣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有效运用现有资源为学生创设独特的阅读氛围,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带入自身情感,更好地与文本情感交融,让学生学会享受阅读。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动物与人》时,就为学生创设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内容之间的距离,教师利用投影,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森林背景,标题上写着“‘动物与人’研讨会”。教师让学生围坐在一起,鼓励大家说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说说它的外貌特征。接着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趣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为后续的《猫》《鸟》等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兴趣基础。可见,阅读教学离不开兴趣,更离不开课文。教师要把学生的兴趣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为学生创设适合的阅读情境,帮助学生在形象化或趣味性的氛围中,培养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1.开展多元化阅读活动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阅读作为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往往过分强调阅读策略的学习以及阅读答题思维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阅读情感上的享受,这并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動,引导学生尝试阅读不同题材的文本,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深化对阅读的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孔乙己》时,就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深化学生阅读体验。在作者的笔下,描绘了一位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固执书生形象。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标记阅读过程中的难点,或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第一遍阅读完成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大致内容。接着,教师以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征。针对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师会加深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在孔乙己性格的基础上,思考造成悲剧的原因。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学生进一步剖析人物形象,最终理解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由于我们与孔乙己生活的封建时代相距甚远,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特征时,还适当地为学生扩充了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孔乙己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多元化的阅读引导,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更促进了自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2.开展创新性阅读活动

个性化阅读要求学生从整体中把握细节,又在细节中进行思维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将自身的情感与生活经验带入作品之中,找到情感共鸣,获得阅读享受,这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但由于初中生阅读经验不足,知识文化水平与认知能力不足,并不能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阅读。教师作为学生重要的阅读引导者,需要发挥好引导职能,寻找文本中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帮助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能,达到认知上的创新。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孔乙己》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就通过多角度引发学生思考,丰富阅读体验。学生在自读完课文后,对于孔乙己的悲剧造成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有学生认为他的悲剧完全是他个人的固化思维造成的;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他是被封建制度残害的。无论是哪一种观点,教师都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并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反复阅读文章,在整体中把握细节,又在细节的比较分析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升华了个人情感与价值观。

强调学生的个性,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显著特征。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展示空间,引导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

为活跃课堂氛围,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会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我的叔叔于勒》进行教学时,就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课堂进行延伸,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本轮课堂开课之前,就已经组织学生自由分组,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形式,小组成员自由分工,各司其职,在课堂上选择课文的某一片段进行表演。为了顺利完成表演,一方面学生主动阅读课文,在理解全文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剧本创作;另一方面又深入分析文章,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性格模仿表演,在锻炼自主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了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推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要重视课文的延伸,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阅读空间,帮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会享受阅读。

综上所述,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永恒动力,也是当今时代人人必备的品质。追求个性化发展则是创新的体现。作为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个性化阅读教学,以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为目的,整合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广泛阅读、享受阅读,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

作者简介: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孔乙己个性化课文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孔乙己(下)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