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腰鼓劲,战挫奋进
——初三年级学生挫折应对心理活动课设计

2023-10-25 00:48张佩琳舒晓丽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潮州5210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8期
关键词:牙签挫折力量

◎ 张佩琳 舒晓丽(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潮州 521000)

【活动理念】

初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尚未形成健全的思想和社会行为方式,更易受到挫折的影响,产生挫败感,丧失信心,甚至形成习得性无助。此时学生总体抗挫折能力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应对方式不正确,缺乏寻找积极支持的意识,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等。因此,对初三年级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更好地寻找身边及自身支持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课在理论上借鉴了IRP 国际心理韧性课堂中提出的心理复原力优势视角理论(也称3I 理论)[1]。3I理论认为心理复原力具有外部支持因素(I have)、内在优势因素(I am)以及效能因素(I can)三个部分。

“I have”指当遇到压力或逆境时,调动外部资源和支持去应对;

“I am”指寻找自己内部优势;

“I can”指当遇到逆境时,个体用各种方法和能力应对。

根据教学的需要,我将3I 策略合并为内部力量和外部资源,外部资源为“I have”利用所拥有的外部资源,内部力量为“I am”和“I can”积极肯定自己,并运用各种方法和能力应对挫折。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的四大活动板块。通过趣味小实验“牙签站起来”转变学生应对挫折的方式,让学生能更好地领悟到战胜挫折的关键,并体验到积极应对带来的积极情绪,激发学生的潜在力量和前进动力。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挫折来临的活动和分享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挫折是常事以及正确应对挫折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演示成功的结果,让学生体验到积极面对挫折后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应对挫折。

3.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体验与教师总结,使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内部力量和外部资源去应对挫折。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并学会运用内部力量和外部资源来应对挫折。

活动难点:将所学应用到以后的生活、学习中。

【活动准备】

课件、剪辑视频《贝肯熊雪山摘宝》、音频、牙签等实验材料。

【活动对象】

初三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挫折来临

师:欢迎大家来到心理课堂。现在我的手里有课前匿名收集的同学们关于自己经历挫折简单描述的小纸条。等会我简略说出小纸条的内容,感觉与自己情况符合的同学就站起来说出相应的情况,比如跑步摔过跤,对期中考试成绩不满意,和同学闹矛盾,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等。

活动时间为三分钟。活动结束后教师提问。

问题1:在活动中,你的感觉如何?你发现了什么?

生 1:感觉有点害羞,不太敢站起来,但周围同学都站起来了,我就敢站起来了。

生 2:大家都会经历那么多的挫折。

师总结:我们每一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那什么是挫折呢?挫折是指在实现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避免或者无法克服的阻碍或干扰,导致活动失败的现象。那在各种各样的挫折之下,我们是否有能量继续前进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活跃气氛,同时可以让学生彼此了解其他同学的受挫情况,知道生活中挫折是常事,难以避免,引出主题。

二、撑腰鼓劲

(一)播放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贝肯熊登山摘宝》的前半部分。

憨态可掬的贝肯熊想要爬上雪山摘取宝石,爬到半山腰,山腰坍塌,掉落在树枝上,结果树枝支撑不住,于是掉落到地面。想依靠树枝撑杆上去,结果撞击到山上又摔倒在地,甚至巨石因此掉落,情况危险。

师:贝肯熊想要摘取宝石,但是它在攀登的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它一次又一次受挫了。大家有和贝肯熊类似的经历吗?

生1:我打游戏一直都输,总开不了宝箱。

生2:这几次考试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我很受挫。

师: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甚至可能会一挫再挫。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站起来继续前进呢?

设计意图: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同学思考类似的经历以及自己可能的选择。

(二)实验演示

师:我们来体验一个实验,从实验中寻找答案。这个实验是尝试利用水和一个盘子让牙签在板上站起来。这个目标看上去很难实现,就像一位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他总认为自己没办法考好,其实,我们生活中同样也充满着各种的可能。

请一位同学来帮助老师演示,其他同学仔细看。(先让学生尝试,而后教师辅助学生完成。将水倒入盘子里,将牙签蘸水并拢后对齐便可使牙签站立)实验结束后询问学生:我们是如何让一根牙签从跌倒到站立的呢?

生3:用了水。

生4:还有其他牙签。

师:我们使用了水和牙签。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水和其他牙签的支持对一根牙签站起来起到的作用和带给我们的启示。

生5:其他牙签起到支撑作用,我们要寻找到我们的支撑或支持。

师: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跌倒后寻找到支持很重要。我们可以寻找哪些支持呢?

生6:可以寻求父母、同桌、班长的帮助。

生7:班主任和老师。

生8:我觉得还可以自己给自己支持,可以给自己鼓劲,还可以分析问题,不断反思。

师总结: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可以寻求父母老师同学的帮助,还可以从自己身上寻找帮助。如果将我们可以寻求的支持分类,可以怎么划分呢?

生9:他人的支持和自己的支持。

师总结:我们的支持可以是从他人身上获取的外部资源,也可以是从自己身上挖掘的内部力量。这些支持能为我们撑腰,让我们更好地鼓劲向前。

设计意图:实验的过程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积极情绪,并且从中领悟应对挫折的关键。

(三)学以致用

教师呈现小林遇到考试挫折的例子。

小林:我又考砸了,一到考试总是犯错,失分很多,这次数学和物理都没及格。我好痛苦,就要中考了,我该怎么办?

师:如果我们身边遇到了和小林同学一样的同学,我们该如何运用今天所学的内容帮助他呢?

生10:寻求数学和物理老师帮助,找同学倾诉。

生11:向成绩好的学生请教。

生12:自己认真分析问题,给自己鼓劲。

师总结:我们可以帮助小林寻找他的外部资源和内部力量,帮助他更好地战胜挫折,勇敢前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贝肯熊能不能寻找到它的支持继续前进。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及分享交流,让学生明白人生之路是曲折向前的;而思考写出奋进方法的过程,能让学生更好地将方法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战挫奋进

(一)播放视频

教师继续播放《贝肯熊登山摘宝》的视频。

贝肯熊最后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依靠各种支持最后成功靠近宝石。

师:贝肯熊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了哪些支持呢?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分享。

师总结:贝肯熊最开始给自己打气,利用了自身的内部力量向上攀登。后面也一直寻找各种外部支持,比如:树枝、巨石。回顾贝肯熊整个攀爬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贝肯熊虽然经历了重重困难,但是他一直在前进,曲折地前进。

(二)绘制成长曲线

师:贝肯熊的成长曲线是曲折向上的,同学们,你们的成长曲线又是怎么样的呢?请你画出自己的人生曲线,在一个个过去、现在、未来的已有或者可能的最低点(低谷)想想怎么站起来?将方法写在每一个低谷的周边,并在小组内分享讨论。

学生分享。

师:在前进的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我们可以通过寻找支持,帮助自己战胜挫折,勇敢奋进。

四、信心传递

过渡语:这节课大家收获了什么?

学生分享。

师:很高兴大家可以找到自己的支持力量,帮助自己战胜挫折继续前进,现在老师送大家一首诗,给大家更多的力量。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齐读:

向上攀登尽头是梦想,

敢爱敢做鼓劲闯一闯。

哪怕遇见再大的风浪,

也能找到撑腰的力量。

设计意图:总结帮助学生明晰所学,送学生寄语能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支持力量,传递信心,过好当下,迎接中考。

【活动反思】

1.本节课以“挫折来临”作为热身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在成长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在此活动中提醒学生按照最真实的情况进行反应,鼓励学生敢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情况。

2.在第二环节撑腰鼓劲的实验演示中,要尽可能给予学生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带来的积极情绪,并从中领悟应对挫折的关键。

3.在战挫奋进引导学生思考贝肯熊的支持和收获时,教师可一边带着学生回忆视频里贝肯熊的经历,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贝肯熊的成长曲线。这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出贝肯熊的成长历程,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意识到成长往往是曲折向上的。只要不放弃,持续努力,就能够前进。

4.在总结之后可以留课后作业,让同学们互送鼓励话语,比如:每一次跌倒后的成长都在让你成为更耀眼的自己,从而为其他同学提供支持力量,将信心传递,过好当下,迎接未来。

猜你喜欢
牙签挫折力量
爱“吃”糖的牙签
挫折使我更坚强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神奇的牙签
怀疑一切的力量
牙签城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