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道建设及治理的解决措施

2023-10-25 02:48王文渊安徽省科兴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3年17期
关键词:内河航道建设

◎ 王文渊 赵 亮 安徽省科兴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内河航道建设及治理是一个涉及水运、交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问题。在中国,内河航道的建设和治理一直以来都是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河航道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内河航道的建设和治理,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内河航道建设的重要性

1.1 促进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

内河航道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具有重要意义。内河航道连接了内陆地区和海洋,使得内陆地区能够直接与国内外市场进行贸易往来,缩短了物流运输时间,提高了物流效率[1]。特别是对于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内河航道的建设能够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货物流转速度,提高物流效率,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内河航道建设也能够促进地区间的互通互联,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例如,长江内河航道的建设能够连接重庆、武汉、南京等地,加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联系。同时,内河航道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1.2 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内河航道建设对于提高物流运输效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对于公路、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内河航道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如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等。同时,内河航道还可以避免城市交通拥堵、减少货物运输时间和成本等问题。内河航道的建设可以实现水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形成一条多元化的物流运输网络,从而提高了整个物流运输体系的效率。内河航道的建设还能够形成区域内的物流集聚,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提高物流运输效率[2]。例如,我国的长江内河航道经过多次的改造和升级,其通航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成为我国内河航道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内河航道的开发利用,实现了水路、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形成了高效、低成本的物流运输体系,为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总之,内河航道的建设可以提高物流运输效率,优化物流配送,降低物流成本,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互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1.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建设

内河航道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内河航道可以促进沿岸城市的建设,提高沿岸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形象。首先,内河航道的建设可以带动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随着内河航道的建设,运输成本的降低和运输效率的提高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进入沿岸城市,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其次,内河航道的建设可以提高沿岸城市的交通便利性,缩短交通时间,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和可靠性。这将有利于沿岸城市的人口流动、劳动力流动和资金流动,促进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3]。最后,内河航道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环境建设。水运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减少道路运输的污染和交通拥堵,减少城市的环境负担。此外,沿岸城市可以通过沿江绿化、保护水源地等措施,打造美丽河岸,提升城市形象。总之,内河航道的建设可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建设,推动沿岸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内河航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建设投资大、周期长

内河航道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资源[4]。因此,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是内河航道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之一。首先,内河航道建设需要进行大量的土地征收、拆迁和环保等前期工作。这些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同时还需要进行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协调。因此,内河航道建设的前期工作周期通常较长,建设投资也较高。其次,内河航道建设需要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和水文条件进行综合规划和设计,同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勘探和设计工作。这些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专业技术力量和物资资源,因此建设周期也相对较长。此外,内河航道建设还需要建造大量的港口、码头、船闸和其他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周期也相对较长。以上种种问题导致了内河航道建设的投资和周期较大,给政府和民众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和压力。

2.2 航道疏浚和维护不足

航道疏浚和维护是内河航道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航道疏浚是指在航道中清除淤泥、浮游物等物质,以保证船只航行的安全和畅通。而航道维护则是指对航道的保养和维修,以保证航道的长期使用。然而,在内河航道建设中,航道疏浚和维护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航道疏浚不及时。由于内河航道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条件的复杂性,航道淤积的情况较为普遍,但疏浚工作却存在着时间上的滞后和不足。因为内河航道疏浚需要定期进行,但由于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疏浚工作常常不及时得到处理,给船只通行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其次,航道疏浚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一些区域缺乏相应的疏浚设备和技术人才,导致疏浚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有些地区虽然进行了疏浚,但由于工艺和材料不当,导致疏浚效果不佳,反而加重了航道淤积的情况。第三,航道维护不到位。内河航道的使用寿命较长,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会出现裂缝、断面变形等情况。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及时进行维修,将会对船只的通行造成影响,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3 航道安全隐患大

航道安全隐患是内河航道建设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内河航道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往往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水文条件恶劣、水深不足、障碍物遗留等,这些隐患会严重威胁内河航道的通航安全。第一,水文条件恶劣是内河航道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因素。内河航道水流湍急、水深不一、水流方向变化大,对船只的操控能力要求很高。特别是在雨季、涨水时,水位急剧上升,航行更加危险。第二,水深不足也是内河航道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内河航道的水深往往受到河流淤积和泥沙冲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航道水深不足,容易发生碰撞、搁浅等事故。第三,障碍物遗留也是内河航道安全隐患的一个问题。由于内河航道流域多为人工开发,因此会有各种障碍物如石头、树枝、垃圾等遗留在航道中,这些障碍物不仅会损坏船体,还会对船只的航行安全造成威胁。

2.4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内河航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河航道建设和运营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内河航道建设需要开展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河道改造,这样会导致土地沉降、水流变化等,进而影响水生态环境。而内河航道运营过程中,船舶排放废气和废水等也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其次,内河航道建设和运营还会破坏沿岸生态环境。沿岸的植被、湿地等是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内河航道建设过程中,这些地方往往需要进行砍伐和填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5]。同时,在内河航道运营过程中,岸边的垃圾、废弃物等也会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最后,内河航道建设和运营还可能带来生物入侵问题。航道连接了多个水域,因此在内河航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外来物种和生物入侵问题,导致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3.内河航道建设及治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

为了解决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首先,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划,加大对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的支持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推出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土地和资源等方式,来促进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的进展[6]。其次,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的财政拨款、加大金融机构对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的信贷支持力度等方式,来保障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所需的资金投入。此外,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和资金管理机制,避免浪费和资金滥用。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明确资金使用计划和流程,建立健全的审批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需要注意的是,政府的投入和金融支持应该落实到实处,确保资金到位、项目可行,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加强对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3.2 建立完善的航道管理体系和技术保障系统

建立完善的航道管理体系和技术保障系统也是解决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航道管理方面,应该建立起专业的航道管理机构,加强航道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航道畅通和安全。同时,应该建立航道建设、维护、疏浚、安全等全流程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航道管理工作。在技术保障方面,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航道建设和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采用先进的航道测量、航道疏浚和航道安全监测技术,对航道的深度、宽度、水流、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做出科学、准确的决策。此外,应该加强对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确保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工作的高效实施。总之,建立完善的航道管理体系和技术保障系统,是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内河航道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

3.3 加强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预案

加强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预案也是解决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内河航道的安全问题一旦出现,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严重影响内河航运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预案,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应对事故,减少损失。具体来说,应该加强对内河航道的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实现对航道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7]。此外,还应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内河航运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应该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减少损失和影响。应急预案应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安全事故,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人员,定期组织演练和评估。总之,加强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预案是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助于提高内河航道的安全水平,促进内河航运的健康发展。

3.4 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是解决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避免破坏河流生态系统,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具体来说,应该加强对内河航道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明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内河航道建设和维护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同时,应积极推进内河航道沿线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减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此外,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还应当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协调发展。在保证内河航道的基础功能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效率,促进内河航运的可持续发展。总之,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内河航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是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建设和治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航道疏浚和维护不足,航道安全隐患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建立完善的航道管理体系和技术保障系统,加强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预案,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总之,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各方的合作和协调,共同推动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内河航道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新航道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内河搜救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规则库和证据推理的内河通航风险评价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
我国首条40万吨超大型航道将迎来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