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企业新闻传播中的创新应用探究

2023-10-25 04:13卢诗宇
新闻传播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受众用户过程

卢诗宇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 530025)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其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为企业新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企业新闻结构中,传播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在以往工作模式中,传播方式主要以电视、报纸以及广播等形式为主,这些方式由于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传播效率偏低且覆盖面较小,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化应用,互联网将人们生活以及工作等各个方面全面覆盖,并且智能手机以及电脑等工具的广泛应用,为新闻传播拓展了新的途径,极大程度增强了新闻传播效率[2]。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环境下,在为企业新闻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为此,企业在对新媒体技术优势进行充分应用的基础上,还应对新闻传播方向进行适当调整,推动企业的综合发展[3]。

一、新媒体应用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

(一)时效性强

新闻传播期间,时效性占有重要位置。而新媒体的应用,可以将新闻消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给大众,使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得到显著改善[4]。例如,在网络媒体发展过程中,传播环境相对自由,因此用户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来获取相应的信息,同时用户还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发表自己的评论以及观点,使有关评论及建议得到更加有效的传播,此种环境下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使新闻传播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强化新闻的影响力

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与受众的网络平台得到拓展,为二者之间的沟通及互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显著提升新闻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可强化新闻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此外,新媒体的应用增强了新闻资源整合质量及效率,拓展了新闻传播渠道,强化了新闻传播力度[5]。与此同时,在实践工作过程中,还可对网络新闻具备的互动性进行充分利用,使新闻得到有效推广,强化新闻整体影响力。

(三)提升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

在网络媒体不断发展中,使用户上网戒备心理慢慢降低。由于网络环境具备自由的特点,大众参与新闻事件的占比呈现了逐年攀升的局面,用户可通过网络平台,将自身对新闻事件的见解发布到网上,有效激发了大众参与的主动性[6]。

二、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的形态变化

(一)传播环境变化

在上世纪80 年代末,我国批准建设高速铁路,截止到上世纪90 年代中期,高速铁路开通,开通后的年运输量达到75 万吨,在不断的发展中,到2005 年年底,运输量已经高达1亿吨,在2012年,运输量更是打破了以往纪录,运输量高达2亿吨,到了2017年年底,整年运输量近2.7 亿吨。随着运输量的不断增长,运输收入持续增加。到目前为止,年运输量在3 亿吨以上,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7]。在20 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新闻传播将高速建设及运输量作为核心,以独特的方式以及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坚持为党政思想和企业经营目标提供优质服务。然而,在目前社会发展环境中,企业传播过程中,也会伴随着新媒体的到来而出现巨大改变,为此新闻工作人员自身所具备的多元化也会在企业新闻中出现更加明显的非专业性因素,例如虚假新闻以及网络暴力等。

(二)传播方式的转变

在新媒体持续优化和完善的环境中,新闻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新闻传播方式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在此种条件下,企业可以运用更多的平台来传播新闻,而这也正是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传播不可或缺的途径[8]。在对其实践应用过程中,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诸多媒体平台,对企业新闻进行动态掌握,这对于企业新闻传播多样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传播主体的变化

在新媒体不断的发展中,企业新闻主体也在发生改变,例如由以往政府、企业以及社会逐渐向职业新闻主体以及社会公众转变,使以往新闻传播模式得以改变,有效提升了新闻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速度。

三、新媒体在企业新闻传播中的创新应用

(一)打造快、强、新、活的新媒体传播平台

1.发布为先

有效掌握时效、预热广告、抢首发。企业在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重大事件往往可以掌握一手资料,而这也是最具权威的信息,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消息发布到自有平台中,如此可掌控事件舆论发展方向的主动权,彰显企业形象。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话语权,不断地提升稿件量,可实现拉新促活,使平台活跃度得到显著改善[9]。稿件首发有利于形成首发效应,对于新闻信息传播而言,具备较强的引领作用,因此企业应做到“快”,换句话来讲,也就是尽量确保新闻的“时效性”,把控“时”,也就是要增强时机意识,充分落实早和快,始终走在他人前面,做到先声夺人,在一些关键时刻做到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席,始终有效把控时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自身发生的新闻事件在发布方面存在较强的资源优势,不仅可吸引受众目光,还可提升关注度及活跃度。例如在今年2 月份所发布的《刚刚!全线贯通!!!》推文,在发布的当天,新增关注人数近800 人,结合当天数据实施估算,在全年净关注人数中的占比高达50%以上。

2.内容为王

充分发挥报道引导作用,深耕新闻信息内容,占领优势场地。新闻内容不仅可极大程度提升新闻媒体账号传播力度,并且还会对新闻影响力起到关键影响。因此,应对用户需求进行充分考虑,深度挖掘新闻产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用户行为理论,为新闻信息广泛传播提供有利条件,使新闻报道生命周期得以延长。新闻标题的亦庄亦谐以及措辞精妙的新闻内容,对新闻传播效果以及形成舆论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对企业形象会产生长远的影响[10]。此外,巧妙地设置话题以及专题可使新闻形成供应链,为今后新闻的延续性传播奠定基础。

企业新闻应做到以下三点,其一为人无我有;其二为人有我精;其三为人精我特,若想要实现以上三点,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此种较强的内容输出,可做到求精,而这也定然会给用户带来全新的认知感受,相较于拼接新闻,是其始终无法超越的,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在符合受众需求的前提下,对宣传工作应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记者所发现的新闻线索,是企业工作人员编辑稿件的重要参考资料,企业所生产优质的新闻内容,可优化企业宣传状态,其不仅是一种“信号”,也是“先锋”“向导”。引汉济渭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曾经编写过《引汉济渭的前世今生——写在秦岭输水隧洞即将贯通之际》,在编写前期,记者深入了解了引汉济渭公司情况,并且在该文发表后,得到了多次引用,给其他新闻稿件编写奠定了材料基础,同时受众通过对该稿件的阅读,对工程建设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人格化互动增强传播力、影响力、生命力

1.及时互动形成滚雪球效应

在人们沟通过程中,理想的沟通模式便是有问有答,在新闻媒体账号中,受众是对新闻媒体账号留言的主体,留言得到及时的回复,不仅可使用户感到尊重,并且也可获得较强的满足感,与此同时,还有助于形成“裂变式”传播局面。在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中充分彰显了社会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在传播架构中,互动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读者和编辑可通过互动的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同时其还可反馈编码及译码效果,如此不仅有助于传播形成良好的闭环,强化传播效果,并且还可最大程度强化传播能力。

2.留言回复注重答疑解惑

在与受众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解答受众提出的疑问,在解答过程中,应做到态度鲜明、言辞确切,在稿件的协助下,评论所具备的影响力不容忽视。评论传播过程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为读者,第二步为编辑,第三步为读者,评论往往不单单只是代表某人的疑问,其可能会代表某类人共同的质疑来寻求答案,评论区是意见互相交流的重要场地,同时也是舆论的高发区,答疑解惑可对舆论走向进行引导,有助于与受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强化其信任度,增强用户黏性。

3.用户反馈促进内容生产

企业在运行期间,领导人员应对互动所具备的直接和间接价值进行高度关注,从更深的角度而言,受众的留言,可将其视为传播内容的二次生产,从受众视角来看,其是一种创新,留言虽然很短,但可清晰准确地呈现出受众所关心的话题。此外,评论对运营人员设置专题有着积极的促进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回复留言的基础上,对留言进行有效梳理,有助于精确地预测舆论风险点,对民意以及民情有充分的了解,这对于企业进行宣传工作以及制定舆情防范措施等具有较大的助益。互动传播对受众议题设置起到引导作用,在增强重要信息的基础上有效改善受众情绪,引导用户观点走向,拓展自身舆论空间,为企业传播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人格化传播互动助推形象力、公信力、软实力

1.多元传播,打造形象力

企业在落实人格化传播过程中,在将标题写活、深耕内容的基础上,还应做到及时有效的互动,使用户可以深刻地感知内容,为塑造拟态化传播空间提供有利条件。部分用心的企业不仅着眼于优化传播平台,还会将回复用户留言作为常态化工作,最大程度上进行多元化传播。在对外传播期间,充分运用不同的情感方式,例如感性及理性感等,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同时还可与其他传播平台形成相互联动的传播局面。

2.注重细节,建立公信力

在进行人格化传播期间,传播者以真实的方式出现,传授双方在各方面的平等,可有效缩短双方的距离感,使传播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天然的优势,如人格化传播,一些大规模企业在以往媒介传播过程中,呈现在用户面前的通常是宏大的形象,如重要性、公益性以及基础性等,但在新媒体传播期间,则倾向于塑造具体形象,如承担责任、积极奉献以及攻坚克难等,企业所具备的公信力在日常传播中逐渐提升。

3.以点带面,提升软实力

整理和分析受众关心的话题,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话题,或者对留言给予针对性回复,同时进行及时交流互动,注重平等关系,其即是充分尊重受众的一种体现,并且也是提升受众信任感行之有效的方式。若编辑人员具有较强的朋友感,在工作中做到有态度、有温度、有情怀、严肃认真的基础上,还需具备插科打诨的能力,对于正向的评论,做到谦虚自信,对于负面言论,应给予包容,这些均是企业具有较强亲和力的表现。新闻传播有利于企业建立健康形象,在与受众沟通过程中,可滋养企业形象,强化企业文化软实力。另外,在新闻传播模式中,直播是其传播方式之一,直播不仅具有传播速度快及现场感强的特点,并且更加容易使客户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具备直观、互动频率高以及体验感强等优势,正因如此,该种传播方式得到了受众的高度青睐。人格化运营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屏障,对即时高效传播以及塑造健康的企业形象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结语

企业形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长期的积累,在此过程中还会出现累加效应,企业应充分地认识到,每次发布新闻或回复受众留言,均是企业传播的过程,其可在受众心理形成形象的单元。人格化传播对塑造健康的企业形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将一些严肃的新闻信息存在娱乐性质,为此,企业新闻在传播期间,应始终坚持严于律己,重视和遵守新闻传播规律,在确保新闻传播质量的同时,在回复受众留言方面,应做到恰到好处,人格化运营模式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趋利避害的特点,有利于企业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不仅可强化企业口碑,还可得到广泛支持。

猜你喜欢
受众用户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注用户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